西柏 发表于 2015-7-9 09:54

养老院挨着幼儿园 这主意咋样?

本帖最后由 西柏 于 2015-7-9 11:10 编辑

      
       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人破2亿,郑州市60岁以上老人达百万,“养老问题”形势严峻。面对这一问题,政府部门不断出台政策,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然而“落叶归根”的观念,让不少老人对养老机构说“No”。他们之中,很多人担忧养老机构太过凄凉。有业内人士建议,应出台政策,鼓励养老院与幼儿园合并。这个想法咋样?

  养老故事

  孤独的他
  抱着鸡安详去世

  儿子成家后,老张和老伴儿就搬到郑州紫荆山路陇海北二街口附近的小区单过。

  退休后生活单调。去年,老张买了3只小鸡打发时间,在一楼的院子里搭了个鸡笼,每日与鸡为伴。

  鸡越长越大,周围的邻居也都提意见。老张却说“谁把鸡送走,就跟谁拼命”。

  打这以后,老张就更少出门了,天天围着鸡转。出来晒太阳,他就把鸡抱在怀里,晚上睡觉也放在身边。

  “儿子不常来,我们太孤单了。”老张的老伴儿说,不久前,老张抱着鸡坐在摇椅上小憩,却再也没醒来。她也不愿去养老院,只想守着家。

  因为“怕冷清”
  她始终不愿去养老院

  老张的老伴儿退休金不低,可以去个高档养老院,但她太怕冷清,“怕老人扎堆,气氛太沉闷。”

  其实,她的担忧并非个例。郑州一老年公寓的负责人说,的确有老人对养老机构缺乏信任,甚至把进入养老院视同“等死”,态度消极。

  “不过,现在很多养老机构都在探索,活动也越来越丰富。”该负责人坦言,养老业快速发展,不排除有人“浑水摸鱼”。

  在日本,企业大多积极参与养老事业,将养老院和幼儿园建在一起,老人照顾孩子时,也不至于孤单。

  “如果养老院和幼儿园结合,双方都能减少运营成本。”该负责人建议,这种“幼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值得在全国推广。

  “爷孙俩”模式

  国内外均已有先例

  “爷孙俩”模式的养老方式,真的可行吗?其实,这在国外早有先例,国内也有城市正在尝试。

  近年来,德国多地纷纷推出“一老一小”项目,即鼓励幼儿园建在养老院旁边。德国汉堡的一家养老院里,住着200多位老人,他们的邻居是80个6岁以下的孩子。

  老人们会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并协助老师照料孩子们;同时,孩子们也会帮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数据显示,和老人们相处,这群孩子比同龄人的口头表达能力更好。

  有专家建议,让老人和孩子从“邻居”变成“一家人”,幼儿园在一层,养老院在二层,设立公共休息区。

  在我国武汉、杭州等地,也出现了“老幼双托园”、“养老院幼儿园为邻”的经营模式,并已存在多年。

  七成多受访老人赞成“幼养”结合模式

  老人:能缓解对孙辈的思念

  近日,河南商报记者走访了南关街社区、紫荆山路社区、鑫苑社区、普罗旺世社区等的100位老人,73位老人赞成推广“幼养”结合。

  66岁的徐振鹏认为,老人对孩子有着天然的疼惜,一定能相处融洽。鑫苑社区的刘老太表示,这样的养老院,她愿意去住。62岁的退休教师吴冠珠认为,“幼养”结合才是人性化养老。

  家长:对这种模式不太放心

  不过,新天地社区、东里路社区、前进路社区等的100位年轻家长里,有60多人对这种模式表示担心。

  新天地社区的施凌云认为,老人有可能压抑孩子好动的天性。“现在都是一个孩子,得慎重。”邵女士直言,“这些老人毕竟是陌生人,我不放心。”

  专家观点:模式很好,但要有度

  河南商报记者采访了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领域的专业人士,多数专家赞成“幼养”结合。

  利:
  活跃生活气氛,减少运营成本

  养老院和幼儿园相邻,能活跃生活气氛。武汉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罗教讲曾公开表示,这种模式让老人在养老院里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一位老师称,身体健康的老人可以照顾儿童,可以节省不少运营成本。

  弊:
  老幼作息不同,容易出现矛盾

  心理专家赵女士认为,要慎重推广“幼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老年人与儿童作息时间、生活习惯不同,容易出现矛盾,建议让两者成为邻居,定期互访。
  这一想法被多数专家认同,他们认为,距离适度能让老人们满足精神需求,也能让老人、孩子保持各自的个性、习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养老院挨着幼儿园 这主意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