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点赞
小时候,我寄养在浙江农村一个老人的家里,我叫他爷爷。那时,老人已经不下田了,大部分时间在家里打草鞋。他打草鞋,不是为了上集市卖,而是挑到岭中的凉亭里,挂在那里给过往的客人和挑夫替换。那凉亭是窑工、柴夫、跑单帮的小贩、过路的客人途中休息的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草鞋坏了,常常把人急得一筹莫展。爷爷知道后,就往那里送草鞋。
前几天,我们小区的休闲亭里也挂了几双鞋,几双放在塑料袋里、洗干净的小孩旅游鞋。袋子里有一张纸,上面写着:“这是我家宝宝穿过的几双鞋,现在宝宝大了,穿不下了,如果哪家宝宝穿得下,又不嫌弃,就拿回去穿。鞋,我已经洗干净,并且消过毒了。”过了几天,休闲亭不仅有鞋,还有衣服、玩具等。一位居民还在包装袋上写了这样一句话:“物尽其用,低碳生活。”人们把这个休闲亭称为“爱心驿站”。
我给这种传递爱心的行为点个赞。
小时候在农村见过捡粪的人,他们一手拿着长柄簸箕,一手拿着粪勺,抢在社员出工之前到乡间道路、广袤田野去捡粪。那时候有一句口号,叫做“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几十年过去了,再没见到捡粪的人。一则我回城了,二则,农村现在都用化肥了。前几天,我在小区的花园里又见到一个捡粪的人,一个捡狗屎的老人。他是小区居民小王的父亲王老师,自称“老漂一族”。那天,王老师带小孙子到小区绿地玩。小孙子刚会走路,跌跌撞撞的,一不小心踩在狗屎上摔倒了,弄得手上身上都是狗屎,恨得王老师牙齿咬得咯咯响。恨谁呢?满眼都是遛狗的人。说是遛狗,就是放狗出来方便的。狗狗方便后,主人又不把“便便”处理掉,绿地上,道路旁,狗屎星星点点。怨无头,恨无主,王老师只得劳动自己,每次带孙子到小区绿地前,都要一手戴着橡皮手套,一手拿着蛇皮袋,把草地上、道路旁的狗屎捡干净,再把孙子从童车里抱出来,让他自由活动。王老师的无奈之举,倒是感动了一些“狗爸、狗妈”,从那以后,好多遛狗的人,都自行处理掉自家狗狗拉的屎,小区绿地和道路旁“星星点点”少多了。
我为王老师的无奈之举点个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