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哥 发表于 2016-6-30 15:46

蔡澜 痛批”中国茶道“的背后

本帖最后由 福哥 于 2016-6-30 15:56 编辑

       蔡澜祖籍广东潮州、出生于新加坡、留学日本、后在香港发展电影和写作事业,被誉为“才子”、“食神”、“老顽童”。

       金庸曾这样评价过蔡澜: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是第一流的通达。虽魏晋风流,犹有不及。
       生活中的蔡澜,不仅对吃颇有研究,更是爱茶成痴,但一说起“中国茶道”,他却是一肚子的火。


       什么是喝茶的精神?
       台湾人,发明出所谓的“中国茶道”来。最令人讨厌了。
       茶壶、茶杯之外还来一个“闻杯”。把茶倒在里面,一定要强迫你来闻一闻。你闻、我闻、阿猫阿狗闻。闻的时候禁不住喷几口气。那个闻杯有多少细菌、有多脏,你知道不知道?
       现在,连内地也把这一套学去,到处看到茶馆中有少女表演。固定的手势还不算,口中念念有词,说来说去都是一泡什么、二泡什么、三泡什么的陈腔滥语。好好一个女子,变成俗不可耐的丫头。
       台湾茶道哪来?台湾被日本殖民统治了50年,日本人有些什么,台湾就想要有些什么;萝卜头有日本茶道,台湾就要有中国茶道。把不必要的动作硬硬加在一起,就是中国茶道了,笑掉大牙。
       真正最早的中国茶道,的确就是日本那一套。他们完全将陆羽的《茶经》搬了过去。不过我们嫌烦,将它优化简化,日本人还是保留罢了。现在台湾人又从那学回来。
       唉,羞死人也。
       如果要有茶道,也只止于像潮州工夫茶或文人茶那样。别以为有什么繁节,其实只是把茶的味道完全泡出来的基本功罢了。
       一些喝茶喝得走火人魔的人,用一个钟计算茶叶应该泡多少分多少秒,这也都是违反了喝茶的精神。
       什么是喝茶的精神?何谓茶道?答案很清楚,舒服就是。
       茶是应该轻轻松松之下请客或自用的。你习惯了怎么泡,就怎么泡;怎么喝,就怎么喝。管他妈的三七二十一。
       纯朴自然,一个“真”字就跑出来了。
       真情流露,就有禅昧。有禅味,道即生。
       喝茶,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就是道。

       喝茶,不要规矩,要真性情

       有人问我:茶或咖啡,选一样,你选茶还是咖啡?
       我回答:当然是茶。我对饮食,非常忠心,喜欢茶就不肯花精神研究咖啡。
       翻看杂物,发现家中茶叶:普洱、铁观音、龙井、大红袍、大吉岭、锡兰、富逊、静岗绿茶和茶道粉末,加上自己调配的,应该这一生一世,饮不完吧。
       茶的乐趣,自小养成。家父是茶痴,一早叫我们四兄弟和姐姐到家中花园去。向着花朵,用手指轻弹瓣上的露水,每人一小碟,集中之后滚水沏茶的印象犹深。
       喝茶,形式上要简洁,但心境和情趣却可以灿烂。读一读古人的茶诗就知道。好茶配好诗,才完美。
       白居易说:
       坐酌泠泠水,看蒸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杜甫的有:
       寒夜客来茶当酒,黄泥小炉火初红;       从前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苏轼的《望江南》: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茶的好对联有:
       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尘中吃苦茶。
       将酒和茶糅和得最好的还是苏东坡的:
       宛如银河下九天,       钢斧劈开山骨髓,       轻钩钓出老龙涎,       烹茶可供西天佛,       把酒能邀北海仙。
       还有个长联说得精辟: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简单,就是茶道,人生也是如此

       人要任性,但是也要能掌控自己的人生,既可以大胆去做,又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一定要有自己把日子过好的能力,在最想做事情的时候,做自己最想做的事。
       有时候,我们会问人生如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吃得好一点,睡得好一点,多玩玩,不羡慕别人,不听管束,多储蓄人生经验,死而无憾, 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和喝茶一样,一点也不复杂。
       人生的意义,简单来说,就是活得快乐。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的快乐。种花、养鸟、喝茶、逛书局、去乐器店等等,都是让我们活得一天比一天好的学校。

       我们要过的生活,应该是让自己快乐的生活。注意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小小的快乐,就能让我们享受不尽。喝茶也是如此。

       蔓姐有话说

       从我个人今天的生活阅历和年纪来说,我喝茶属于蔡澜先生这一流派。昨夜被茶圈满屏刷此文,看了很多评论 。基本两边倒,而支持蔡先生的为多数。可见蔡先生此文道出了很多喝茶人的心声,只是平时他们不敢如此发声而已。
       作为一个曾经也站在讲台上分享茶艺课的人。现在慢慢想淡出教学,因为越教学越明白,茶道是教不出来的,能教出来的,都是茶艺。其实道和艺是完全的两个层面,就目前的教学来说,多为混为一谈。道是精神层面,而艺是技术层面。曾经我自己也很不喜欢茶艺师花俏的为我泡茶,后来发现是我自己错了。
       年轻姑娘喜欢学习茶艺是没有错的,茶艺能让姑娘们感受到自己的美,能让她们随时随地施展自己的美:仪容之美,神态之美,动作之美。所有的年轻人都是希望向这个世界展示自己,这是这个年龄阶段和生活的必然状态。它其实也是遵循一种人性的自然发展,所以,明白之后,我不再看而不惯了。反而认为,倒是让她们学学规范自己也蛮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技法熟于手,礼法植于心,才能让她们以后的人生随性而不随便。
       因此,我知道,我没必要让一个20岁的丫头像一个40岁的人一样去喝茶,20岁就该有20的样子,我们应该尊重。等她到了40岁,不用谁教,她自然也就放下繁华,素手清心的喝茶了,这是需要自己走的过程,谁也教不会的。
       它就好比每天朋友圈里的鸡汤,一个个年纪轻轻的茶艺师,天天发一些人生感悟,诗词歌赋,禅茶一味。我们也只能一笑而过。因为在我们这个阶段的人明白:你不自己经历人生的磨练,苦痛,摔打,你晒出的人生也是别人的,对你的思想行为没有丝毫影响。所以,送给年轻的茶艺师们一句话:泡茶就好好泡茶,不仅要泡得美还要泡得好喝,这个很重要。但一定不要跟比你大的人去讲人生背鸡汤,专心美美的泡茶就是你当下最好的状态
       我想,蔡澜先生生性率真,估计也实在在朋友圈看不下去了。台湾人学日本人的东西这本就是殖民后遗症,也不止茶道一样,被传到大陆捧上天的又何止一个茶字?更不乏装神弄鬼之人,归根结底,既源于大陆在特殊时期的文化缺失,也说明大陆现在对文化的殷切渴望,才让台湾文化在大陆有居高零下之态势。世间事既然存在,定有它的必然性,我们可笑谈,也可不看。有人愿意演,就有人愿意看。我们能做的也就是改变自己,很难改变这个世界。
       因此,蔓姐也跟蔡澜先生一样,还是随性地、舒服地喝自己的茶去吧。

老来乐 发表于 2016-7-1 09:48

呵呵,赞同!茶嘛,就是个喝的,喝好就行了,何必整得那么复杂。

福哥 发表于 2016-7-23 10:29

老来乐 发表于 2016-7-1 09:48
呵呵,赞同!茶嘛,就是个喝的,喝好就行了,何必整得那么复杂。

哈,各有各道,不必当真。: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蔡澜 痛批”中国茶道“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