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迟迟未落地 原因为何?
本帖最后由 鄱阳湖 于 2016-7-6 09:53 编辑最近,微博上经常流传有个关于“海南养死院”的话题,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兴趣。从新浪微博提供的统计数字看,点击率已近2000万,其中积极发声参加讨论的网友将近6万。引发这场围观和讨论的事由是:海南普亲养老服务公司的一个社区养老项目被业主暴力阻止,反对者还就此发明了一个新词,把老年服务机构称作“养死院”。新浪话题的导语中,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养老机构进社区既被国家鼓励,又频频受居民反对,社区养老困难重重,到底要如何做?
就全国而言,老年服务机构进社区受阻的风波已经不是第一次,在上海、重庆、南京、杭州、长春、福州等有着诱人的“城市精神”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都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更可悲的是,对于此类事件,目前还看不到问题解决的前景,因此很可能不是最后一次。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日益加速,老年服务业的发展也就成为必然。2013年以来,在中国掀起了一股“养老热”,主要的操盘者是地方政府和房企险企,目标大都聚焦“高大上”。最典型的说法和做法就是在风景秀丽、空气新鲜但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地方修建“五星”、“六星”乃至“N星”级别的养老机构。然而,这些投资的效率和效果都极差,原因是这样的“高大上”既不符合中国国情,也与国际上老年服务机构发展的大趋势南辕北辙。
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国外也有在偏僻之地修建大型养老机构的做法,但事实证明这并不明智。中国社科院景天魁教授曾讲过一个故事,他去日本参访,在一个设施设备较好但地理位置偏僻的老年服务机构正与一位老人谈话,突然进来一位中年妇女,与老人说了几句话,又匆匆地走了。她走了之后,老人就开始流泪。景老师问怎么回事,翻译告诉他,刚才来的是老人的女儿,她已经很久没来看望老人。景老师说:那今天女儿来了应该高兴啊?翻译说:她露了一面,就匆匆走了。临走前她对老人说,她已经帮老人付了两年的费用——这可能意味着今后两年她会很少来,甚至不来了。
这个故事说明,养老确实需要好环境。但好环境有二: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文环境,而且后者对老人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前者。故事中的老人,说严重点,是被精神遗弃了。但是,她的女儿只怕也有她自己的难隐之苦。
所以,如今在老年服务方面的国际趋势是“原址安老(Aging in Place)”。也就是说,尽量让老人在他熟悉的环境中,最主要的就是,让他在他长时间居住和生活的家里和社区里度过晚年。健康的和轻微失能的老人,是在社会服务和社区服务支持下的居家养老;部分失能的老人,是白天由社区的日渐照料中心提供服务,晚上则由子女接回家中;到老人完全不能自理时,再接受老年服务机构的全天候照护——海南普亲养老服务公司正是秉承这样的理念在部署他们的综合性老年服务。
孰知这样的好事却被少数“未来的邻居”用暴力阻扰,老年服务机构并被诅咒为“养死院”。把“养老”置换成“养死”,可谓一大“发明”。但是,这里的逻辑却大大的有问题:毋庸讳言,人总要老,总要死,大自然的这一安排对谁都是平等的。当把“养老”等同于“养死”时,老年服务机构受到了诅咒。然而,结果恐怕不仅如此。老年服务机构有老人,出言不逊者家中也会有老人;就算现在还没有,而且他本人如今也还年轻,但总有一天他家里也会有老人。当他的家中出现这种情况时,是否也可以用那个恶毒的字眼来形容呢?
电视剧《嘿,老头!》里讲了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不知哪个地方有个传统,一旦家中的老人完全失能了,后辈就把老人送到深山老林里,任其自生自灭。有一天,有个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了,儿子就送他进山。正走着,孙子在后面大喊:“爸爸,爸爸,你别忘了把背爷爷的背篓带回来。等你老了,我还要用它背你上山呢!”
一个寓意极其深刻的故事,人都是会老的,你今天怎样对待老人,你的后代将来就会怎样对待你!政府也好,社会也好,个人也好,都别忘了给后代做个好榜样,你懂的。
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遏制。20多年以后,到老龄化最高峰时,中国每三个人就有一个是60岁及以上的老人,每四个人就有一个是65岁及以上的老人。想一想,到那时候,社区里、家门口有个老年服务机构就是个宝。对于失能老人,在那里住着,儿孙天天可以来探视,仍然可享天伦之乐;对于中年人和青年人,有个很近的机构可以托付老人,既不影响工作,也不会担心老人出现意外。你现在就算一算,20年之后,你是老年人还是中年人?
总而言之,“养死”的“发明者”别自以为得计了!聪明人会发现,十多年以后,到老龄化高峰越来越近时,有老年服务机构的社区,房价一定更高。现在诅咒老年服务提供者,其实是在诅咒自己口袋里的钱。市场价格是随着需要和需求走的,对比一下今天的“学区房”,就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是逗你玩吗?呵呵,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