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多老年人市场为啥赚不到钱?
全国有2亿多老年人,从事老年产业的企业只有几家在三板上市,而且基本上盈利能力很低。为啥这个号称百亿千亿的老年市场“看得到鱼却抓不到鱼”?在首届“老博会”上,科技创新推动老龄产业发展论坛首次全方位给这个市场“诊脉”,各路专家学者纷纷提出,现在要从个体需求转移到产业概念,才能彻底改观目前的局面。
没钱?不愿花?
互联网金融受骗者4成是老年人
市场很肥,利润很瘦!这是很多做老年产业和相关产品的人共同的体会,有的企业家干脆归咎为中国老人比较吝啬,舍不得花钱或者根本没钱,有点钱也想留给子孙。
是不是这么回事?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陈振华在发言中解读,随着科技进步,互联网与养老也紧密结合,也出现了一些老年人掉入互联网金融陷阱的情况,而掉入互联网金融陷阱的人中,有4成是老年人群体,且受骗金额平均在18~20万元以上。这说明,老人们不是没钱,而是老年市场被污染,还有很多老年人,花1~2万元买个保健按摩床之类的,也是非常舍得,这只能说明市场的扭曲程度,没有找到真正有效的切入点。
产业没出路?
政府松手老年产业才有起色
一方面嚷嚷着床位不足,另一方面又不愿去民办养老院,这是为什么?陈振华认为,第一责任人在政府。例如,每个城市都有一个第一福利院,等于是给所有的福利院划了一条“高压线”,例如一个月床位加吃饭只收2000元。而民营养老院设施和饭菜或许不如这个,收费还比公办养老院贵,那谁愿意去?可问题是,公办养老院的不计成本,到了市场就没法做。
另外,现在很多做养老产业的都是赚政府补贴,等于是主业根本不赚钱。这就是各地大肆发展的所谓的养老地产之类的,完全火不起来,还有更多的老年产品更是无法被市场接纳。
此外,从观念上来说,由于中国的老龄化社会是“断崖式”的到来,深圳也是一样,一大批早期拓荒牛会集中进入老龄化。以前由于宣传影响,使得很多人都还停留在“政府包养老”的概念中,无论是企业、个人、市场和产业,以及政府都没有做好准备。
出路在哪里?
从老年人个体需求到产业需求
论坛分析了目前老年产业发展的两大瓶颈,首先是流通环节的缺失,越来越多的养老科技产品投入市场,由于养老产业链不够成熟,产品不能真正到老年人手上。由于缺乏经销商,以致商家不得不直接面对老年人销售,这样极大增加了成本。
其次是告知成本太高,老年人获取信息方式传统,接受新事物相对缓慢,导致商家推广的成交率非常低,往往是花了很大精力却没什么效果。
破解之道在哪里?专家以北京为例,现在不少互联网公司与街道和社区开始密切合作,例如一般社区有3万老年人,其中3000人是有糖尿病或者高血压,有多少是独居和空巢等等,这样就可以为血糖仪、社区食堂等直接找到客户,而非花费很大成本却往往得不到效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