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 发表于 2016-9-14 11:09

调查:公办的一床难求民办的入住率低


  公办、民办入住率的差距,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收费,这个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另一个就是信誉,老人对公办的信任度更高,还有一个就是服务了,公办的相对来说整体服务好于民办,民办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有非常好的,也有非常差的,导致民办的口碑不好。公办、民办的不平等待遇,也是原因之一,李克强总理强调公平,公办、民办享有同等待遇。如果真的能够享有同等待遇,那民办的入住率将会得到改善。

  2005年,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甘肃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截至2015年底,我市老年人口达63.8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9.83%,高于全国、全省老龄化水平,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连日来,记者走访我市养老产业建设和发展情况时了解到,近年来,我市通过政策扶持,产业规划,资金投入,重大项目,设施建设等措施,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目前全市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30家,其中城市养老机构19家(公办8家,民办11家),农村敬老院11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不断提高,已建成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35个,其中城市122个,农村313个。享受居家养老服务人数达到24万人,吸纳加盟企业253家,虚拟养老餐厅78家,虚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96家,为老服务人员3000多名,服务涉及十一大类230多项服务,每年为400万人次老年人提供服务。但是,目前全市养老床位总数18248张,每千名老年人只有30张床位。由于观念问题,目前很多人对养老院依然存有偏见,而且在养老院的选择上也是首选公办,再选民营,从而造成原本就很欠缺的公办养老院满足不了老人的需求,而民营养老院的发展则更是举步维艰,难上加难。

  1.公办养老院:老人排队等床位民
  办养老院:夹缝中艰难生存

  成立于2001年的兰州市老年公寓,建筑面积近4000平米,建有58间房间共116张床位,入住率百分百,而目前排队等候的人却有1000多人,是床位数的9倍。该公寓负责人说,2004年开始,就出现老人排队入住的情况,从2010年至今,排队等床位的老人逐年增多。

  据了解,公办养老院大多规模不大,床位少,跟不上老龄化人口增长的需求,不能更多地服务老人。市民政局福慈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办养老院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如果要扩大规模,投资更大。

  与此同时,民营养老院却在人们“首选公办”的思维夹缝中艰难生存。

  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社会办养老机构11家,约占全省社会办养老机构的三分之一,设置床位3933张,床位数是公办养老机构的近3倍,有效弥补和缓解了公办养老机构数量不足的问题,只是入住率相对公办养老院较低。根据不同的护理级别,费用也从每月1400元到5000元左右不等。而且,由于民办养老院需自负盈亏,又缺少政策扶持,有小部分民办养老机构因陋就简,服务单一,老年人的生活显得十分单调。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市的养老结构基本是90%为居家养老,7%为社区养老,3%为机构养老。机构养老,到“十二五”末,全市达到每千名老人拥有30张床位的目标。虽然我市民政部门一直积极在政策层面和实际工作中应对日益严峻的养老问题,但还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所以呼吁社会力量投入到养老事业中来,鼓励社会力量建立养老院,满足日益增加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2.将建全市首家公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随着年纪的增大,老人们平日里难免有个头疼脑热的,这样就催生出“医养结合”的新养老模式。所谓“医养结合”模式,既包括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更重要的是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投资9348万元新建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养护中心,该项目总建筑面积21700平方米,计划于2017年竣工投入使用,设床位500张,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市第一家公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同时,市民政部门还将与相关部门协调,做好机构内医保工作。条件成熟的养老机构(如兰州市社会福利院等),积极与卫生、医保、社区卫生服务站等部门协调,力争使医保进入机构内的医疗所,使老年人不出养老机构就能得到很好的医疗服务。

  同时,将投资3.06亿元在龚家湾新建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建筑面积达54000平方米,计划今年开工,于2018年竣工投入使用,设置床位1000张,将配置卫生保健用房、医疗用房、诊疗室、护士站等医疗用房,确保建成后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养护等服务。

  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新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我市将在民办养老机构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为了使老年人便捷就医,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求,降低老年人的患病风险和养老成本,我市创办最早的民办养老机构兰州情暖夕阳老年公寓率先探索医养结合模式,积极与兰通厂职工医院联合,注入资金,探索医养结合的模式。为了加强医护力量,该老年公寓招聘了12名院校毕业的医师、护士,对原有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把医疗服务的重点转到中医养生、保健。

  兰州市老年公寓已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院达成意向,派驻30名医护人员在市老年公寓建分院,实施医保刷卡,小病不出老年公寓,大病及时转至中医附属医院救治,既减轻家属负担,更为老年人的健康提供保障。

  今后,兰州市将引导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新建医养结合型老年养老机构,或以联建、合作、参股等形式对原有养老机构进行升级改造。加大医护人员培训力度,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吸引专业技术人员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专业医护人员能投身兰州市养老事业。

  3.资金严重短缺制约民办养老院发展

  今年已经70岁的兰州情暖夕阳老年公寓的负责人金重庆说,她办老年公寓付出了很多。“最早我是在伏龙坪办养老院的,当时还有个院子可以让老人们晒晒太阳,后来由于入住的老人多了,我们就搬到了广武门附近的一家招待所。但也就过了几年,房东要收回房子改建,我只好带着老人们再次搬家,就搬到了雁滩。”金重庆说,养老院里大多数老人生活都不能自理,找一个适合这么多老人居住的地方很不容易。

  兰州颐瑞康老年公寓综合办公室张主任说,“经营这样一家民办养老机构真是太难了,我们希望政府能将公益性岗位延伸至养老机构,给我们配备一些服务人员;要让养老机构继续办下去、办得更好,只能希望政府在贷款、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我们更多的扶持。”

  部分民营养老机构的负责人表示,制约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场地、资金的缺乏。要确保民营养老院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并兼顾好养老机构的公益性和商业性。因为没有公益性,养老机构就要变味,普通老人进不去,住进去的也留不下。而民营养老机构如果无法获得一些商业收益,也无法保证正常运营,甚至无法生存下去。所以,除了政府要加大对民营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外,社会各界也应积极行动起来,共同为养老事业做出贡献。

  4.全市加速推进养老机构建设运营

  市民政局福慈处王副处长说,近年来,我市通过政策扶持,产业规划,资金投入,重大项目,设施建设等措施,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促进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发展体系。

  加大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力度,鼓励“公建民营”。近年来,市上先后投入1150万元建成市老年公寓,投入2074万元改扩建市社会福利院“三无”老人住宿区,投入500万元资助建设县区综合养老服务设施,安宁区、红古区、榆中县、皋兰县和永登县均建成了综合福利中心,城关区启动建设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公办养老机构的示范托底能力显著增强。同时,鼓励县区公办养老机构试点“公建民营”,安宁区综合福利中心采用“公建民营”模式投入使用。

  鼓励社会力量新办养老机构,根据省市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我们对在自有用地新建养老机构的给予每张床位1万元一次性补贴,对租赁房屋内新办养老机构的给予每张床位5000元一次性补贴,并在税费征收、事业性收费等11个方面给予优惠,有效促进了全市社会办养老机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调查:公办的一床难求民办的入住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