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 发表于 2017-11-13 00:06

央视关注“老有所养”:“以地养老”的喜与忧


  养老说复杂也非常复杂,说简单也会很简单,说复杂呢,养老涉及到的面非常广,而且系统建设起来也很复杂,说简单呢,无非也就是供给和需求,这两个目前都在努力,供给侧改革,加大有效供给,以满足多层次的需求,而需求是建立在购买力的基础上的,有足够的购买力,才会有与之对应的供给,如果没能购买力,供给也就有了合适的对象,不论是以房养老还是以地养老,都是增加养老购买力的措施,我们来看看央视的报导。

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j0025jd9y8j&tiny=0&auto=0
  在我国,农村老龄化的水平高于城镇,再加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导致的农村老年人“留守”、“空巢”问题,农村养老也因此变得更加棘手。面对渐渐“老”去的农村,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退出三权获得高额补偿集中养老乐享幸福晚年

  早饭过后,位于宁夏北部的平罗县灵沙胜利互助幸福院里就热闹起来。老人们有的挥拍打球,有的下棋、打扑克,还有的聚在墙边晒太阳聊天。

  正在打乒乓球的老人马占福,是这个养老院里入住最早的老人,今年68岁,和老伴儿已经在这里生活了3年。幸福院是乡里唯一的一所养老院,由村里原来的小学改建,成立于2014年,总共住着84位老人。对于马占福来说,这里的生活虽然平淡,却既充实又快乐。

  马占福:开心嘛,街坊四邻的老爷子都住这里,比原来在家里要开心得多。

  马占福原来的家在灵沙乡胜利村,距离养老院并不远。生活虽然算不上富裕,但也衣食无忧。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地里庄稼种不动了,四个儿女三个进城了,还有一个身体不好,干不了农活。老两口守着五间房子20多亩地,却开始发愁生计。于是三年前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卖”掉村里的房屋、耕地、宅基地,搬到村里的养老院来养老。

  马占福不仅 “卖了房”又“卖了地”,还卖出了不菲的价格:一亩地九千块钱,十亩地,五间房子,共十八万块钱。

  十八万,对于马占福来说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他从来不知道自己的房子和地这么值钱。那么他把房子和地卖给谁了呢?原来,从2013年开始,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开始探索退出三权,以地养老的政策实施。

  退出三权,简单说就是农民退出自己所拥有的房屋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交给政府。退出土地的村民会获得相应的补偿。刚开始有政策时,村里很多人都有顾虑,而马占福却第一个报了名,他说自己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马占福:当时我就说,干不动,一亩田600块钱朝外承包,我还包15年对吧?15年死活谁还不知道,那么15年死了,钱我先花着呢,我心情舒畅。

  拿着这笔补偿金,2013年10月,马占福顺利住进村里的幸福互助养老院。

  马占福:电视、椅子、柜子、床,包括这个衣架都是人家配好的。卫生间热水器也是人家配好的。比在老家住着要强,也不用生火,地暖10月8号天气凉就送上来了。

  住在这个养老院里,马占福和老伴儿每月的管理费是360元,加上吃饭、电费、买药的花销,每月大概在1000元左右。马占福每月135元的养老金加上老伴儿马秀兰每月1380元的养老金,老两口在养老院的收支基本持平。马占福说,退出三权补偿金自己一直存着,不仅会有银行利息,而且可以作为应急时使用。

  中午,吃饭时间到了。马占福拿起饭盆到食堂打饭。养老院的食堂里,已经聚集了不少等待打饭的老人。今天的午饭是臊子面,中午花上6元钱就可以了。

  养老院里除了吃住方便,最大的好处是居住集中,老人们住在一起,不会孤单寂寞,还能相互照应。除此之外,宁夏石嘴山市黄河医院的医生每周都要来养老院给老人们做免费体检。从2016年9月开始,宁夏石嘴山市黄河医院就和幸福院达成协议,不仅每周给老人检查身体,而且如果需要,就接送老人到医院治疗。老人们住院还管接管送,都不用自己掏钱。因此,每周的体检,马占福和老伴儿都不会错过。

  这天下午,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老人们没法外出活动。养老院的活动室,却迎来最受老人们欢迎的客人。

  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灵沙乡胜利村党支部书记 马占虎:今天天阴,老人们无法室外活动。我们就想组织乡放映队来给老人放电影。

  听到活动室里放起了音乐,老人们都从屋里都赶过来了。乡村养老院,条件有限,村支书马占虎就想方设法让老人们的生活过得丰富些,充实些。每个月,马占虎都要请乡里的放映员,到养老院来放几次电影。

  这些附近村庄里的老人,最小的六十多岁,最大的已经九十多岁。他们或者是因为对故土的依恋,不愿离开农村;或者是因为习惯了农村的生活,不愿跟随子女进城。而在灵沙胜利互助幸福院,他们似乎找到了想要的老年生活。

  马占福所在的平罗县灵沙乡胜利村,是一个回族聚居的村落,全村680户、2232人,60岁以上老年村民有340人。近些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年轻人全都进城务工,在村里留守的几乎全部都是老人。

  马占福的老友马占山就是这样一位留守在村子里的老人。这天下午,马占福离开养老院,想回到他原来生活的村庄里转转,也看看他的这位老哥。正走着,碰巧遇见同村的马占山老人放羊回来了。

  马占山老两口,他们今年都已经70多岁,儿女都不在身边。论辈分马占山是马占福同族的老哥,每隔一段时间,马占福都要到马占山家转转看看。闲谈中,老哥俩又聊起了当初退地住进养老院的事。

  马占福:你还得烧煤烧水,总的你都得用煤,尤其老嫂子又这样,你说你苦处大小,跟养老院比起来,确实苦处大多了。

  深秋的宁夏,已经下过一次雪。马占山家里也已经生起了炉子。

  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灵沙乡胜利村村民 马占山:火钳拿上,添上,戳个洞子自己烧,用小桶桶提点来,倒到里头,一桶有二三十斤吧,冬天老两口,就在这炕上睡。

  在胜利村,现在留守的大多都是像马占山夫妇这样的老人。眼下,这些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逐渐凸显出来。2013年,平罗县开始安置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搬过来的移民。这给马占福他们带来了改变生活的机会。在平罗县灵沙乡胜利互助幸福院,共有3人退出土地产权,69人流转土地经营权,这些退出或流转土地获得的资金成为老人们在养老院日常开销的重要支撑。

  以地养老遭遇难题农村养老需要更多智慧

  半小时观察:农村养老 需要更多智慧

  “养儿防老”在农村曾经根深蒂固,但随着社会的经济变迁,指望子女全身心地回来赡养、照料农村老人似乎不太现实。宁夏平罗县“以地”“以权”养老模式无疑是一种十分有益的探索,但遗憾的是,由于资金、政策等原因,这一创新模式走到今天也被迫停了下来,眼下当地政府正在尝试能否通过引入社会力量盘活土地资源,为农村老人开辟出新的养老出路。

  农村养老问题不能被忽视,切实解决好对农村老龄人口的照料,妥善安排好他们的晚年生活,构筑社会网络的支持系统,不仅是广大老年人及其子女的迫切要求,也是应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衷心希望我们能汇集各方力量,积极探索出符合农村实际的养老方案,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央视关注“老有所养”:“以地养老”的喜与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