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行心科技 发表于 2019-4-24 11:54

关注:全方位多元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怎么实现?

有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广州市户籍老年人口超过160万人,大约占户籍人口18%,而越秀、海珠、荔湾三个区,更是进入了“中度老年化”,养老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也催生了不少新型养老服务。

[*]http://www.xyhis.com/upload/201904/1554886562908314.png


在东湖西路一家日间托老中心,每天都有很多长者聚集在这里做做手工,聊聊天,或者看看报纸看看书。


[*]http://www.xyhis.com/upload/201904/1554886581467497.png


午晚餐的时候这些长者可以享受长者饭堂的配餐服务,有社工照料,还有休闲和休息的设施。其实这些为社区老人提供的日托服务,只是这里养老模式的其中一项。
通过整合和盘活周边资源,这里还配有医疗护理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及拥有48张床位的微型养老院。

[*]http://www.xyhis.com/upload/201904/1554886602104025.png


这种以社区为载体,为老年人就近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和便利化的养老服务,被称为嵌入式社区养老模式。不过由于资金、用地、人才等问题,这种模式在市中心寥寥无几。


[*]http://www.xyhis.com/upload/201904/1554886619529549.png

社工黄柳姗:“我们这边很缺护士,从春节到现在都招不到人。” 社工阿姗说,一提到老人护理,大家就觉得辛苦,钱少,所以不愿做,除了招不到人,街坊对“社区居家养老”的知晓率也不高。
社工黄柳姗:“我们三栋建筑连在一起,就比较显眼,有些社区养老机构隐藏在内巷 ,街坊见到甚至误认为是民居,不知道这其实是养老院。”
在《羊城论坛》的录制现场,就围绕“社区居家养老”展开了讨论。

[*]http://www.xyhis.com/upload/201904/1554886666373171.png


广州市人大代表张重阳:“半失能的老人特别需要上门医养服务,对于工作繁忙的儿女来说,最好是社区里面有‘托老院’,就像幼儿园一样,方便接送老人。” 而针对城区紧张的用地问题,有专家表示:可以盘活社区里的空置建筑,新建小区的话,可以尽量使用“公建民营”的方式,建立养老服务人员的培养机制也很重要。
针对大家普遍关注的居家养老服务分配不均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负责统筹的民政局也做出了回应。 广州市民政局巡视员易利华:“广州的居家养老服务,绝对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但发展时间短,项目确实存在不足,未来将大力扶持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借助医养信息化工具,打造高质量服务队伍,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行心医养结合信息化解决方案
(一)以健康评估为基础,完善健康养老监测评估体系。开展全省范围内的老年人健康专项基线调查,摸清不同地区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疾病谱及健康危险因素水平。充分利用现有卫生、养老等服务资源,每个县至少在1家医疗机构或养老机构内设置健康养老需求综合评估中心。建立健全医养结合工作监测评价机制,对重点工作进展和服务效果进行跟踪评估。


[*]http://www.xyhis.com/upload/201904/1554886698138372.png

行心云居家养老——健康评估界面
(二)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实现居家服务医养结合。1.开展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进程,优先满足老年人签约服务需求。分层分类设计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签约服务包,为居家老人提供“五保障四优先四重点”的居家健康养老服务(五保障:一个常见病、多发病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的专业医护团队,一份老年人健康档案,一次年度免费健康体检,一份年度健康管理方案,一个慢性病长处方;四优先:优先就诊、优先转诊、优先预约专家、优先保障用药;四重点:对居家重病、失能及部分失能老人提供家庭病床、家庭巡诊、长期护理康复、安宁疗护服务)。2.健全服务规范和标准。完善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指南,规范居家养老、医疗、护理、康复、药品配送、延伸处方等服务内容。制定健康管理、远程监测等新增服务的收费和价格标准,提高家庭诊疗服务项目标准。研究出台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监护制度,建立居家医养服务质量监管机制。
(三)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支撑,实现智慧化医养结合。1.建立老年人健康养老信息平台。以打造全息数字人为目标,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立老年人健康养老信息平台。加强海量信息的深度挖掘与分析应用,为制定规范标准、促进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提供信息化支撑。 2.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智慧化。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以居民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为载体,推进养老金、护理补贴等社会保障性资金领取“一卡通”,实现老年人就医、购药、医疗项目记录、处方记录、实时医疗费用联网结算、金融机构联网在线金融服务等功能。3. 推进医养结合服务产品智能化。鼓励产学研用相结合,发展适用于医养结合服务的低功耗、微型化智能传感技术、高精度定位技术、高性能微处理器。针对家庭、社区、机构等不同环境,研发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和自助式健康监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和康复辅助器具、家庭服务机器人等,促进医养结合服务的便捷、精准、高效。


[*]http://www.xyhis.com/upload/201904/1554886741127210.pn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注:全方位多元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怎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