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祖传的老规矩 你知道几条?
本帖最后由 柳绿花红 于 2020-6-21 09:16 编辑民间流传着许多“老规矩”都是带有一定迷信色彩的,其中有许多都是与餐桌礼仪有关的。作为中国人,大家都应该了解一下!
01 吃鱼“不能翻身”
比如在香港等港口城乡吃鱼,当吃完了一面鱼身,不要用筷子把整条鱼翻转至另一面,若翻鱼时弄破鱼身,便意味着渔船会翻沉,这是由于香港在开埠初期是一个渔港,渔民很关注船只的安全航行。
02 “筷子不可垂直插入饭碗里”
许多人很忌讳这一点,因为“将筷子垂直插入饭碗中”象征着香炉,有点像在拜祭祖先的样子。
03 结束用餐,不说“我吃完了”
用饭后不可说“我吃完了”,这意味今天这顿是最后一餐,自己以后不再会有机会吃饭了,而应改口说“我吃饱了”或是“我吃好了”!
04 碗中别剩饭米粒
“要珍惜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不能浪费任何一粒粮食”,大多数家长都是这么教育孩子的。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有趣的说法,如果吃完饭碗中剩了饭米粒,将来自己的太太或丈夫就有可能是“痘皮脸”。
05 不能用筷子敲碗碟!
一些生性活泼好动的孩子,把筷子在盘子和碗上敲打,这是非常失礼的做法。古时候,叫花子讨饭才会“用筷子把碗敲得铛铛响”,故这样做有“乞丐之嫌”,着实不太雅观!
06 添饭不问“还要饭”吗?
有些人饭量大,一碗不够还要添,但碍着面子不好意思直接表达,做主人的懂得察言观色,想劝人多吃点时,一定注意措辞,别脱口而出便是一句:“还要饭吗?”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特别是长辈,还是比较忌讳这一点的。
07 吃饭时手要扶着碗
无论你的惯用手是右手还是左手,吃饭时一手拿筷子,另一只手一定要扶着碗,决不允许一只手耷拉着放在桌下,这样会显得很没有礼貌。坐没坐相、吃没吃相,同时手不扶碗也是“没福气”的象征,因为(饭)碗会很容易丢。
另外:
请客要提早,赴约别太早!
请客需要提前几天通知!
如果一月一日18:00入席的宴会,您当日17:30才打电话告诉别人:“唉!朋友,半小时后到XX吃饭”。给人感觉是:“我这里缺人陪吃饭了,找不到合适的,临时拉你当替补,你赶紧过来吧” 这是非常不礼貌的!
请客的主人一定不能迟到!
假如你是客人就可以稍稍迟到5-10分钟,但最好别提前好几小时就到了。守在酒店或者主人家里等着开饭是十分不礼貌的,给人感觉:我肚子饿了,我来守着你做,你可得弄快点啊!
主人应该坐哪个位置?
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这是传统的排位方式,意思是若是圆桌,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
主宾入座再坐下
中餐讲究主宾不入座,客人不能入座,如果主人请你当主宾的时候,略表谦逊即可,万万别推搡扭捏,仪态尽失,还让其他人陪着罚站。
进餐“4不要”
一不要“狼吞虎咽”
终于等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了,就往自己的盘子里夹很多,张开大嘴,大块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地吃下去……这样的吃相真的不好看。
二不要“吧唧嘴”
有的人吃饭喜欢咀嚼食物,比如干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整个嘴巴像搅拌机一样,很没有风度,喝汤的话最好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汤太热时可以等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呼哧呼哧”的喝。
三不要“边嚼边说”
吃饭的时候难免想要聊聊天,可是千万不要在嘴里有食物的时候说话。边嚼边说是极不文明的行为。试想一个场景,满嘴食物的状况下说话,万一要是不小心将嘴里的食物残渣喷溅出来,倒胃口不说,而且对方甚至可能都没听清你在说什么!
四不要“埋头”自顾自吃
进餐过程中适时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不要只低着头吃饭不管别人。如吃到菜肴有昆虫或碎石,轻巧的用拇指和食指取出,放入盘中。不要大惊小怪,宜候侍者走近,轻声告知侍者更换。
喝酒助兴不以多少论情谊
酒在中式聚餐的盛宴上担当重要的角色。在宴会开始时,主人先向客人祝酒,这时客人的饮酒兴致便油然而生。
碰杯和喝多少也应随各人之意,以喝多少论诚意的做法是不通情理的。若你不想饮酒,应在宴会开始时便表明,以免出现尴尬场面。
公筷夹菜健康大家
不要用筷子穿刺菜肴,也不要将筷子含在嘴里,更不能把筷子当牙签使用。如果筷子上有饭粒或菜渣,应吃干净后再夹菜。
如何优雅地夹菜?
夹菜应先拣离自己近处的菜下箸,别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动,夹之前应先用眼睛看准你想取的食物。用筷子去取食物的同时,也应尽量避免碰到其它食物。
若有公筷,要用公筷为自己或别人夹菜,尤其是在感冒或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情况下。共同进餐时,避免将个人使用的筷子、勺子接触公众食物,以防经口、唾液传播一些传染性疾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