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园的中心广场,以老式里弄为原型,青砖层叠,光阴流转,幕幕往事现于眼前……此次“上海弄里真情”活动还原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弄堂里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场景造型借鉴了老上海的“上家下铺”,又融合“过街楼”等建筑特色,漫步其间,体验时光倒流,携手回味“弄里人情,弄里真情”。
青砖砾石的弄堂口,屹立着木质的电线杆,灯光虽然散漫,但这柔和的昏黄为晚归的人点亮了回家的路,也温暖了他们的心。不少上海人的童年记忆总也离不开弄堂口的烟纸店。在豫园中心广场的一角,就有这样一家便民烟纸店,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开面”,体现出上海人“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特点。而“上家下铺”的布局更是当时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下间营业,楼上居家过日子。零星日用品的需求,不必跑几条马路,烟纸店都能解决;为了方便邻里间的急需,店铺即便打烊,但只要有人对着阁楼喊一声:“李伯伯,能买点东西?”不消片刻,伴着下楼声,店里就亮起灯光,也点亮了邻里之间的真情。
马上就是8月20日,也就是有“中国情人节”之称的农历七夕。过街楼下,一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结婚“标配”的小景带你重温往事。当年结婚都流行置办“三响一转三十六条腿”。所谓“三十六条腿”,指的是包括1床(4条),1桌(4条),4椅(16条),2箱子(8条),1橱(4条)在内的全套家具。“三转一响”指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即便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对未来新生活的美好愿景依旧。此处小景现场还应景地配以子孙桶、对碗、对筷等讨喜物件。
紧挨着烟纸店的,是“南市第八粮店”:店里有好几只储米柜,每个柜子有一只方形斜向下的出米口。正对出米口的地上,放置一张方形木托盘。从前,买米的人都是带着自备的米袋来,将米袋套在出米口。营业员一声:“准备好了吗?”然后,只听到“哗”的一声,米就从大漏斗中一泻而下。经常有顾客米袋口没收紧,造成米粒倾泻满地的热闹场面。除了米,店里还有切面、油、豆子、三角包的蜜饯等等。
当年,顾客都是街坊邻里,粮店的营业员们也都和蔼可亲,老少无欺,给人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