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标题:
国外如何保护老年人权益
[打印本页]
作者:
人工湖
时间:
2014-8-26 14:25
标题:
国外如何保护老年人权益
1.jpg
(15.39 KB, 下载次数: 20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26 14:24 上传
漫画 孟宪东
7月1日,修改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开始实施,“常回家看看”入法再引热议,“空巢老人”这一日益庞大的群体也再度得到社会关注。实际上,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和家庭观念的转变,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如何为老人“暖巢”成为一个全球性话题。
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养老模式多以“居家养老”为主,这也是国际跟踪研究发现最人道的养老方式。欧美、日本这些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普遍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居家养老模式和相关配套体制,并在鼓励子女“常回家看看”方面想出了很多妙招。
日本:让老人回归家庭
日本政府从2000年开始实行护理保险制度。“脱离医院,让老人回归社区、回归家庭”是这项保险的主要目的。国民每年缴纳少额日元就可以在65岁后接受这项保险提供的服务。
新加坡:为赡养立法
1995年,新加坡国会通过《赡养父母法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赡养父母”立法的国家。在此法令下,被控未遵守《赡养父母法令》的子女,一旦罪名成立,可被罚款1万新元或判处一年有期徒刑。新加坡政府还规定,从2008年4月起,凡年满35岁的单身者购买政府组屋,如果是和父母同住,可享受2万新元的公积金房屋津贴。
瑞典:打造家政服务网
早在2003年,瑞典议会就专门成立了“老人委员会”,并出台了文件《未来老人政策》。根据这一制度,老年人提出的申请只要核实批准,便会有专业人员定期到其家中进行医疗、家政服务,并为那些有特别需要的人配备了专门的警报器。瑞典各地方政府负责提供的家政服务虽说是福利性质的,但还是要收取一定费用。收费标准根据接受家政服务的老人的实际收入确定。
美国:开发全面监测系统
美国正在研制一种全新监测系统,该系统由一个与互联网连接的电脑、电视界面、电话和一系列传感器组成。这些传感器被精心放置在老年人活动的关键地点,如浴室、厨房、入口和卧室,用来监视老人家中情况并记录他们的行为。如果家里一段时间没动静或房门传感器在异常时间关闭,系统就会向家人发出警报。
(天津日报 雅萱)
欢迎光临 中国老龄网 (http://wdzb.org.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