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标题:
京津冀三地签署协议 异地养老将迎利好
[打印本页]
作者:
林晓敏
时间:
2015-11-10 13:46
标题:
京津冀三地签署协议 异地养老将迎利好
1.webp.jpg
(24.48 KB, 下载次数: 7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10 13:39 上传
条件设施差不多的养老机构,河北、天津的机构和北京相比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对老年人有较大的吸引力,然而医保异地结算等机制尚未健全,让很多老年人仍有后顾之忧。
11月6日,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签署《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重点在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区划地名管理等十个方面开展合作。今后,三地将共同推动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北京老年人异地养老将迎来更多好消息。
协议提出
,三地要协同规划布局养老机构,引导鼓励养老服务业积极向北京之外疏散转移,探索开展跨区域购买养老服务试点。此外,三地还要合力破解跨区域老年福利和养老服务方面的身份和户籍障碍,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养老保险、救助补贴等方面做好政策制度对接,促进制度体系渐进融合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据了解,协议提出,发挥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多主体作用,围绕京津冀打造互补互利的养老服务集群,鼓励实力强的养老企业走跨区域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道路。助推三地养老服务产业协同发展,谋划建设养老服务产业园区,打造完整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此前表示,北京城区今后将不再建设大型养老机构,北京已有企业在河北高碑店等地投资建设大型养老社区项目。
李立国:京津冀民政工作要优势互补、资源互助、协同发展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三省(市)《关于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11月6日,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在京召开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工作会议。会议签署了《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会商了三地民政事业协同发展相关事宜。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立国在讲话中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立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民政部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职责任务。在京津冀民政部门共同努力下,三地已就民政事业协同发展达成了共识、明确了思路,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京津冀民政部门要着力从五个方面推动三地民政工作优势互补、资源互助、协同发展:
一是突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重点是发展异地养老服务,做好异地安置流浪精神病人等工作,推动民政领域的社会福利服务、社区服务、地名服务、殡葬服务等公共服务覆盖转移人口。
二是明确三地的职责任务。
北京要按照首都疏解要求,有序推进相关疏解工作,切实缓解首都压力。河北要强化与京津地区的对接、协作,承接好疏解事项。天津要结合实际,做好相关重点领域的疏解与协同工作。三地要强化全局意识,加强沟通协调,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互助,增强协同发展合力。
三是着力破解制约三地民政事业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随着三地合作的深化,逐步完善相关政策及体制机制,探索建立推进老年人异地养老的医疗保险、养老服务补贴及优惠政策对接机制,健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与服务等领域的协同发展和跨区域衔接机制,集中三地力量,及时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工作。
四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作用。
要在非基本养老服务、选择性殡葬服务等领域,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价格、服务质量、环境比较等多种杠杆,引导和促进消费者跨区域选择服务。要构筑跨区域的“三社联动”新格局,助推跨区域开展社工服务、志愿服务、慈善救助等。三地民政部门要同步做好有关政策及标准制定、服务监管等工作,完善和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拓宽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参与途径。
五是整体谋划、分步实施,强化对接、务求实效。
要以三方合作框架协议为基础,加强整体谋划,制定长远规划与近期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分领域、分阶段实施,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注重项目带动,做到服务对象转移到哪里,相关项目、补贴、保障费用、优惠政策和绩效评估就跟进到哪里。要积极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形成三地规则对接、政策互惠、资质互认、资源互助的融合发展新局面,促进京津冀民政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北京市副市长王宁、河北省副省长姜德果、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李福海出席会议,民政部办公厅、区划地名司、规划财务司负责同志,京津冀三省(市)民政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来源:民政部网站)
欢迎光临 中国老龄网 (http://wdzb.org.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