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标题: 我国首个老人不适当用药目录发布,为不合理用药敲警钟。 [打印本页]

作者: 玉树临风    时间: 2016-8-30 14:31
标题: 我国首个老人不适当用药目录发布,为不合理用药敲警钟。

  为了促进老年人的合理用药,降低和防范我国老年人的用药风险,日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联合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医院研制和发布了我国首个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目录(以下简称为“中国PIM目录)。

  国内一项调查显示,有51.33%的老年人每天服药,其中18.74%的老年人每天同时服用3种药物,2.52%的老年人同时服用6种以上药物。

  心血管科的常用药物有多种,基本为优先警示药。氯吡格雷、华法林、螺内酯(>25 mg)、地高辛(>0.125 mg)、利血平(>0.1 mg)、胺碘酮等6种药物榜上有名。硝苯地平为B级。其他心血管科病人常用药物还包括胰岛素、艾司唑仑(舒乐安定)和布洛芬等药物。

  优先警示药名单(A级)


  常规警示药名单(B级)


  老年人服药,请特别注意以下五点
  1.代谢减慢,应注意观察副作用。

  药物大多需要通过胃肠道吸收,经过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老人的各器官功能逐渐减弱,一般而言服用同样剂量的药物,老人对其有效成分的吸收可能减少,代谢时间延长,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因此经常服药的老人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

  2.服药种类多,要当心相互作用。

  老人常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一旦遇上感冒等“小病”,服药的种类更多。一项临床研究表明,联合用5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服用6—10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超过10种,则高达24%以上。很多老人将需服的药物一起吃,可能出现药物相互作用。建议老人看病时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尽量避免处方中有相互影响的药。用药前也可咨询药师。服药种类较多时,最好不要再同时服用保健品,以免增大相互作用的风险。

  3.记性变差,列好清单可防漏服。

  老人的记忆力下降,服药种类多,很容易漏服,影响治疗效果。漏服降压药、降糖药后,不仅血压、血糖会升高,还可能促进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建议家人帮助老人给需要服用的药物建立一个“档案”,列出一段时间内需要服药的时间、种类、注意事项等,必要时通过设闹钟、将药物分装在小药盒的方法记住服药。万一漏服药物,应计算错过的时间,多数情况下,如果漏服的时间处于两次用药时间一半内,可按原剂量补服,否则不必补服,后续正常服用即可。但如果服用的是降压药、降糖药等慢性病药物,建议咨询医生。

  4.长期吃药,注意定期复查,必要时调整用药。

  很多老人认为自己“遵医嘱”了,一直坚持吃药,但由于没有定期复查,不仅药物的治疗效果不好,还可能伤害其他器官。例如服他汀类降脂药,需定期监测肝肾等功能;长期服降压药后效果不好,不仅会损伤心脑肾等靶器官,还可能出现其他并发症。如果发现用药效果不好时,应当及时咨询医生,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5.一些药物对老人的伤害更大,应尽量避开。

  例如安定等安眠药可能引起“宿醉”症状,即意识不清、注意力不集中、走路不稳,像喝醉酒一样。老人服安定后容易发生跌倒,引起骨折等不良后果;很多复方感冒药含抗过敏成分扑尔敏,能缓解鼻塞、流鼻涕等症状,但前列腺增或便秘的老人服用含此成分的药物,可能加重排尿、排便困难;布洛芬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但胃肠功能不好、患有某些心脏疾病的老人应慎用。







欢迎光临 中国老龄网 (http://wdzb.org.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