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标题:
发展养老业要有紧迫感更要有新思路
[打印本页]
作者:
风吹草地
时间:
2017-3-14 08:46
标题:
发展养老业要有紧迫感更要有新思路
1.jpg
(24.8 KB, 下载次数: 14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7-3-14 08:46 上传
养老事业再度受到全国两会的关注。昨天,全国政协常委黄洁夫答记者问时表示,发展养老业可增加1000万的就业指数,能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增长点。而在前天,新任民政部部长黄树贤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将放开养老市场,鼓励发展养老产业。他说今年会大力支持居家养老、家庭养老,加快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为老人提供服务场所和优质服务等。
近年养老话题在全国两会上备受瞩目,甚而一度成为最热的民生话题之一。之所以如此,盖因养老之于中国,可谓是一项年轻而又“猝不及防”的事业。突然遭遇的“老龄化”让公共服务措手不及,而愈益强烈的养老保障需求又一再搅动舆论的波澜。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22亿,约占总人口的16.1%,其中65周岁以上老年人1.44亿,占总人口10.5%。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3亿,至2053年,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34.9%。
沉甸甸的数据背后是亿万家庭的现实焦虑:未富先老、空巢化、失智失能、保姆护工难找、公共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一系列问题令许多家庭焦头烂额,疲于奔波。尽管各级政府也在加大对养老业的投入和扶持,但与现实及民众的期盼依然差距甚远。若不尽快改变这种现状,不仅影响亿万家庭的安宁和民生福祉,也令整个社会不堪重负。并且,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社会势必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养老业的困窘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最显著的“短腿”,发展的紧迫性不言而喻。但一些地方政府,对此并未真正重视,有的甚至将其“低调处理”,或者因观念所囿,将发展养老的重点局限于建养老院,但又因脱离实际,建起的养老院却少人入住。据专家介绍,我国养老机构的床位空置率达40%以上。
显然,发展我国的养老业,既要根据现实所需,更要尊重老人们的意愿。有关机构的调研显示,我国95%以上的老人都愿意居家养老。而居家养老对政府的公共养老服务无疑又是极大的挑战。这不仅表现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场地配套等方面,更在于社会观念及管理方式的转变。众所周知,保姆护工等在各地都属低端用工,“侍候老人”往往被看作不受待见的职业,因此,“招工难”长期困扰养老服务业,更别说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了。而要培育专业养老服务,没有这方面专业人才,谈何容易?
养老服务在我国无疑属于朝阳行业,但由于养老服务的多元及多层次,更由于行业自身需求的多样化,看似美好的“银发产业”所面临的困境却超过许多行业。因此,如果不能突破传统束缚,尤其是在宏观政策及政府管理等方面大胆创新,我国养老业就很难有根本性的改观。
政府加大养老服务的财政投入自不必待言。养老事业可以增加就业,甚至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从本质上说,它的公共服务保障定位绝不容混淆。无论机构养老还是居家养老,都不能排斥在公共服务保障之外。同时,还需借助“共享经济”理念和互联网思维,创新公共投入及管理,并通过政策引导,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养老事业。总之,作为政府,既要增强养老服务的紧迫感,亦要有改革创新的思路来引领养老业。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养老服务之路。
欢迎光临 中国老龄网 (http://wdzb.org.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