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标题:
如何使养老产业稳健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阿拉斯我
时间:
2017-4-13 16:20
标题:
如何使养老产业稳健发展?
1.jpg
(46.8 KB, 下载次数: 3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7-4-13 16:20 上传
养老,是每年全国“两会”热议的高频词,怎样养?在哪养?养老经济这本账到底怎么算?不管是第一代独生子女,还是如今赶上二胎政策的80后、90后,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话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六次提及养老话题,3月8日,民政部部长黄树贤在“部长通道”接受媒体集体采访时表示,要大力支持居家养老,开放养老市场。这对业内人士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激励,增强了做养老产业的踏实感。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下称 《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多支柱、全覆盖、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那么,这样一个更加完善、健全的养老体系到底要如何构建?
居家养老是主流
“未来一段时间,居家养老是公认的理想养老模式。”全国政协委员张健在政协医卫45组的小组讨论时说。
目前我国90%的老人还是希望居家养老,可随着我国“421型”家庭的增多、空巢家庭等问题的出现,家庭养老或将面临新“困境”。无独有偶,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翟美卿提交了一份《关于推进智能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建议》。她说,“发展智能化养老,是未来居家养老模式的一个新趋势。”
智能居家养老设备可24小时实时监控老年人身体状况,还能在老人身上安装GPS全球定位系统,子女无须担心老人外出后走失。
同时有专家表示,社区养老可以一举两得。
“国家相关部门应配套老年人‘日托’即社区养老机构。”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罗良娟说,让老年人早、晚可以在家享受亲情温暖,白天可以在社区养老机构“日托”,一是丰富老年生活,二是在医务护理方面也能周全照顾到老年人,这样集中照护能释放有效资源。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发展更多的社会义工和“盘活”有效的义工资源为社区养老提供服务。尤其是寒假和暑假期间,发展我国的传统教育社会实践,大小学生除学习之外,还应当到社区养老机构去学习劳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包括我国的卫生学校,假期应当大力倡导去敬老院、福利院、社康机构、社区养老机构做实践体验。这些举措作为学校学习的一个考核内容,一是解决养老护理人手问题,二是为未来的学生奠定一个好的择业选项和就业体会。
机构养老不能少医
如今,医养结合成为养老新热词。“孩子不在身边,去普通养老机构又怕生病,或原有的基础病情加重得不到及时治疗。”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王鸣的一席话,道出了如今工作在外的儿女们对于要不要送父母去养老机构的担忧,他们其实最担心还是就医问题。
“现在看病难,再加上老人行动不方便,医养结合主要就是让老年人的晚年感到踏实。”王鸣说。
此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发展司家庭发展指导处处长蔡菲介绍未来医养结合的四种模式:“鼓励原有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原有的养老机构可增设医疗服务资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医养结合进社区进家庭。”
养而缺医、医而缺人,这在业内人士看来是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存在的最大问题。绝大多数医疗机构没有很好地开展医养结合业务,一方面大医院忙于看病,无暇顾及医疗养老领域;另一方面很多基层医疗机构受政策、医疗保险等制约,宁可闲置医疗资源,也无动力开展医疗养老服务。
该业内人士说,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专职服务的医生护士数量很少,各类养老服务人员基本上是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几乎没有接受过专业正规的培训,提供的服务内容也局限于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
而对于时下流行的智能化养老,百度CEO李彦宏在“政协委员谈惠民生”记者会上说到,可以做一个陪伴机器人,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做到。“你给我讲一个笑话,他就讲一个笑话,问明天天气怎么样,他告诉你风力多少,PM2.5是多少,很多简单的要求都可以满足。”
但是翟美卿则认为,如今的智能化养老模式依然还停留在概念层面上。比如,智能化设施设备主要依靠老人自行购买,且成本较高,影响了智能化居家养老的普及和推广,目前也未建立相应的财政保障机制。因此,她建议,政府加大对智能化居家养老的资金投入,对于智能化居家养老平台给予适当的补贴,对于购买智能化设备的老年群体,根据财力定向补贴。还要多渠道培养居家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议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鼓励院校等开设或与在线教育机构联合举办老龄护理保健专业。这样可确保足够数量的毕业生进入养老服务行业,同时调整该类专业人员的收入分配政策,提高薪酬和社会保险待遇。
医养结合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
“养老服务,从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这是一个高需求率、高就业指数,还需要人力、物力,是朝阳产业。”全国政协委员黄洁夫谈到中国医养结合发展空间时曾说,我国现在的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医疗机构养老及安宁疗护,如果都要发展起来,就需要与养老服务业有关的工作人员,包括护工、康复师、养老的医生护士,国家可能增加1000万就业岗位。
“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养老服务一定要跟医改结合在一起。”黄洁夫谈道,我们现在有一些老年病人存在慢性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心理障碍等疾病,由于医院床位有限,这些老年人入院十分难。
他认为,我们要想出将养老服务与医改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相应政策,让我们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起来,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也能为我们经济发展增添一个新的增长点。“比如,把三级甲等大医院的资源下沉到地方去,把三甲医院的品牌和一些空置的二级医院和乡镇医院结合起来,把一些空置的二级医院转型成为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产业。”
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当地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超过50%,护理型床位占当地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
这是《规划》中,对于未来三年的我国养老床位目标数据。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支持养老机构按规定开办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和医务室、护理站等。鼓励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支持有相关专业特长的医师及专业人员在养老机构开展疾病预防、营养、中医养生等非诊疗性健康服务。对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
王鸣呼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可尝试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例如,“可以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合并,成立社区医养服务中心。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植入社区内各养老机构,并与大型医院建立医联体。”但是同时,主管部门要明确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医联体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
“用我们的话说,不要等到临近老年了,才想到生活怎么保障问题,而是要做一个全职业周期的养老准备。”谈到养老保障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胡晓义说,要增加外部资源供给,增加财政投入,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还有通过投资运营来增加收益等。所以,招数是有,办法也有,现在关键是落实。
欢迎光临 中国老龄网 (http://wdzb.org.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