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标题: 小结全国各地养老模式的创新探索 [打印本页]

作者: 钟山风雨    时间: 2014-12-10 10:47
标题: 小结全国各地养老模式的创新探索
本帖最后由 钟山风雨 于 2014-12-10 10:49 编辑

       从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先后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开始,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联合国分别于1982年、2002年召开了第一届、第二届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提出了“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发展战略。随着人口出生率持续、快速下降,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规模大、速度快、“未富先老”的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可能是21世纪全球老龄化进程中最为生动、最具影响力的案例之一。目前,我国总人口中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经接近15%,比2000年6.96%的占比高出一半还要多。预计202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或从目前的2亿左右上升到3亿左右。但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国养老的经济社会条件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养老问题成为我国必须长期面对且需要认真解决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如果对养老问题认识不足、处理不好,将影响并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养老问题受到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截至2014年8月,民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经确定了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代表的42个地区,作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为全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以及各地探索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养老模式提供示范和借鉴。

       我国养老模式新探索

       在与养老有关的众多议题中,养老模式的选择是大家格外关注的。目前,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构成我国养老的三种基本模式,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居家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而在具体实践中,这几种基本模式得到了极大地拓展和延伸,出现了以房养老、以地养老、虚拟养老、医养结合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医疗服务“三位一体”养老、城市社区养老、农村社区养老、日间照料养老、异地互动养老等多元化养老模式。

       近些年,我国很多地区,包括一些金融机构在养老模式的探索中都有值得关注的亮点。

       吉林省长春市探索了“9073”养老模式,其长期目标是实现90%的老年人在家庭享受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定制服务,7%的老年人在社区享受日间照料、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3%的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享受饮食起居、康复护理、精神娱乐等集中照料服务。

       大连市探索了互补性极强的十大养老模式,即:机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模式、小型家庭养老院模式、暖巢管家养老模式、日托养老模式、货币化养老模式、养老助教模式、信息化养老模式、合资合作式养老模式和异地互动养老模式。其中,居家养老模式属于全国首创,而异地互动养老模式也富有特色,老人在当地养老机构或中介机构登记,由养老机构或中介机构联系到外地养老机构养老。

       上海市松江区探索了女性年满55周岁、男性年满60周岁及以上,领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退养补贴金的本地区农村户籍的老年农民退休制度养老模式,老年农民在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后(在原来农保退养补贴金的基础上),每人每月获得的退养补助金将增加,由区社会保障部门统一发放个人储蓄卡;老年农民退休后的退养补助金,三分之一由村、镇集体经济组织承担,三分之二由区财政承担。

       除此之外,上海市探索了消费养老模式,即在不影响企业运营和消费者日常消费的同时,消费者通过购买企业产品、企业返还消费者一定养老金的方式,实现消费者零成本积攒养老金。一般来说,消费是即期用钱的,而养老是要未来储备钱的,消费和养老,这两个看似不搭界甚至互相矛盾的概念,在实践中统一起来,形成了一个“个人消费—企业返利转为投资—消费者获得投资增值红利—增加个人养老资金来源”的链条模式。

       浙江省金华市探索了农村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的养老模式,在规划选点上,首先选择老人多的中心村和规模较大的村进行建设,再逐步推向一般的村和规模较小的村;在服务对象上,首先保障高龄、空巢、丧偶、贫困等困难老人的养老需求,进而推及满足年龄但年龄相对较小的一般老人;在具体操作上,按照“五统一”(统一政策、分级实施,统一规划、分步推进,统一标准、分级建管,统一功能、分类服务,统一资源、分工协作)、“四坚持”(坚持合理化布局、坚持标准化建设、坚持多样化服务、坚持社会化运作)的路径实施。

       江苏省南京市探索实践了在养老机构全面推广“医养融合”的养老模式,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机构负责人现场对接,签订“医养融合”服务协议,通过采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团队与养老机构对接的服务方式,按照紧密结合模式、巡诊服务模式、指导服务模式提供卫生保健服务。

       深圳市探索了“以房养老”模式,在《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人可向金融机构抵押自有房产,在继续居住原有房屋的同时每月从按揭金融机构领取一定数额资金作为生活费或购买养老社会服务,商业保险企业、商业银行为“以房养老”模式的业务主体。

       苏州市沧浪区、兰州市七里河区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方式,探索实践了虚拟养老院模式,对虚拟养老服务体系与区街两级三维数字社会管理系统、呼叫指挥系统进行整合,为居家老人提供物业维修、人文关怀、应急救助等标准化、专业化、亲情化、全方位、全天候养老服务。在虚拟养老服务中,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成为一大特色。

       上述的东部发达地区探索建立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医疗服务‘三位一体’”的中国式养老模式。“三位一体”养老模式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家庭养老”的社会化探索,在理念上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高度契合,力求实现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医疗机构养老等功能的有机结合。

       在西部地区,四川省攀枝花市打造了“智慧社区”服务养老模式,这是一种将养老服务延伸到社区,使老年人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模式。基于天翼网络与天翼手机间特有的移动定位技术,结合电子地图,这种模式可以实时监测老人的活动和居住环境状况,针对室内环境和老人的异常状况(行为)能够自动报警;系统能够自动生成老人的行为档案,支持远程实时查看老人的轨迹和位置信息及身体状况,支持老人通过互联网与外界的实时视频互动,为远程的亲友交流和健康咨询提供了便利。

       泰康人寿四川分公司联合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探索了将传统养老保险与现代养老社区结合的养老模式,为老人提供涵盖养老财务规划和养老生活安排一揽子养老解决方案。

       各地养老模式的现实借鉴

       上述养老模式仅是诸多模式中的典型代表,对这些典型养老模式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总结出几点经验。

       其一,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现行的养老模式大同小异,各地区并没有特别的选择。但在东、中部地区对于新型养老模式的探索方面,整体上存在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先行先试、经济社会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紧跟其后的情况。因此,西部地区学习、借鉴东部模式可能成为一种常态。

       其二,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养老模式,各地区首先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养老模式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既要看到各种模式的优点,也要看到其中的不足,通过综合评判加以选择。例如,以房养老模式虽然可以有效满足老年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但也需要达到在该领域的诸多条件,包括土地、税收、拆迁、市场环境、诚信体系、风险管控能力等。如果达不到相应条件,这种“美国式”养老模式的功效就难以在事实上得到充分发挥。

       其三,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居家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格局预计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尤其是广大的西部农村地区,因为有强大的传统文化、舆论环境、经济社会条件等作支持,家庭养老在一定时期还会是主流的养老模式。但在此基础上的探索创新会不断加强,综合性、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必然成为一种趋势,也会成为各地区努力的方向。

       其四,政府、社区服务机构,企业以及科技等在城乡居民养老模式塑造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政府在养老政策配套、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购买养老服务、发展养老产业等方面肩负重任,在一定意义上决定养老模式塑造的基本方向。社区服务机构在强化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推进居家养老方面大有可为。企业是养老机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市场化、社会化、平台化养老的中坚力量,需要有相应的推力使企业充分释放参与创新养老模式的热情和潜能。依靠科技进步,是塑造“智慧养老社区”、提升养老品质和养老便利性的有效手段。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我国社会伦理结构下,老年人不仅在家庭中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在社区中也常常被认为是有威望者,教育子孙后代、培养优良家风、调解邻里矛盾,老人们作用巨大。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探索适应现实需要又符合时代发展的养老模式不仅是传承孝道文化的客观要求,更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命题,需要整合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家庭各方力量来共同破解这一命题。






欢迎光临 中国老龄网 (http://wdzb.org.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