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标题: 权健背后的中国老人:与其独守空房,不如一起疯狂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国老龄网    时间: 2019-1-5 07:47
标题: 权健背后的中国老人:与其独守空房,不如一起疯狂
  “热闹的背后,是更深的孤独”

  1 不断被保健品掏空的中国老人

  近日,一篇名为《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的文章几乎刷爆了各大网络平台。

  也许是太多的家庭深受其害,文章一经发布,便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热议,社会舆论一再扩大。

  文章中最让人侧目的莫过于小周洋的故事。一边是年仅4岁,尚未见识过人间风景便被病痛折磨,化疗、穿肠,种种让成人听起来都不寒而栗的词语,却成为小周洋的日常。

  十月怀胎,心头骨肉。小周洋的状况更是时刻刺痛着他们父母的内心,也让他们在慌乱之中听信权健公司的建议,放弃了医院的治疗,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这家公司的「抗癌」产品,希望女儿能奇迹般的告别疼痛,重拾健康。

  然而,最后因为错过治疗时机,肿瘤顶破皮肤,伤口溃烂不堪,小周洋在痛苦中离世。

  就在小周洋奄奄一息之时,另一边却是对小周洋的事件精美包装,说她已经在权健重获新生,充满传奇的故事流传在各大网络媒体之上,赞叹,自豪。曾经的一件“美谈”,如今看来却是在谎言的包裹下满盛着血与泪。


  是非自有曲直,公道自在人心。

  在这次事件中,年销售额近200亿的保健帝国权健,也再一次拉响了人们对于“保健品”的警报。

  如曾经的中华鳖精、太阳神口服液、红桃K、三株口服液等等,是死了一波,又来一波。

  虽然中国的保健品至今未能让老百姓产生一种真正的信任感,但是借助精心布置的营销手段,他带给老人的疯狂程度却是从未衰减。

  从几百到几千,只要是为了健康,我都愿意买

  算上这个针灸仪,家里已经有六七样保健品了,价值从几百到几千不等。小杨的母亲素来勤俭持家,菜场里一元钱少找了,第二天都会早早的去算明白,但是自从最近迷上去小区附近的养生馆之后,小杨觉得母亲花钱越来越“大手大脚”。


  最近购买的“艾灸”仪,号称坐着就能治百病,售价九千余元,会员价也要三千余元,更让小杨哭笑不得的是,在某宝上搜索了类似产品之后,价格只要100元到200元不等,和母亲再三劝说之后,也只是得到了一句“东西不一样”。

  其实是**保健品救了我的命,不然我早死了


  某姥姥,1990年代初迷信气功,接下来迷信各种磁疗、远红外、微波、生物能……现80多了,心脏已搭桥,每天絮絮叨叨:“其实是××保健品救了我,不然我早死了。”

  家人苦思拯救之策:找专家(各种各路中外神仙),全跪了;找关系对付商铺,商铺倒是关了,老人家颤颤巍巍坐两小时公交去城市另一头接着买;找小保姆看着,小保姆说不过老人,跪了,辞职……最后的转机,是老人家遭遇非法集资,积蓄被骗光,没钱了,家人控制经济来源,才算远离“××保健品”。

  一人迷上保健品,掏空全家积蓄

  小王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收到信用卡欠款的信息。小王的母亲近几年疯狂的迷上了某保健品厂家,多次参与厂家安排的旅游活动(实际上就是去参观工厂),每次回来总会带回来一大推保健品。

  多次购买之后,不仅花光了自己的退休工资,连老伴的退休工资也难逃厄运,没事还从医保取现,如今还套用了自己的信用卡。平时一家人都不能提及XX保健品的坏话,一说就吵架,小王是既气愤又无奈。

  我们不否认部分保健产品能够给我们的老人带来身心上的舒适,但是绝大多数产品低研发、重营销的商业套路,不仅以高昂的价格骗取了老人的养老金,同时更是严重破坏了老人的家庭关系。热闹过后,留下的更是难以弥补的身心伤害。

  为什么骗子总能够瞄准我们的老人,成功地发起一波又一波的攻势?除了一本万利的商业诱惑之外,当今老人的社会特点也是一大原因。

  2 边缘化的恐惧,现代老年人中常见的担忧


  “越来越得不到周围人的关注”,由于传统的权威逐渐丧失,老年人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地位和角色正在下降,不断面临边缘化的困境。

  对于老人来说,最担心的莫过于自身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即使努力的发挥着自身的才能,但是由于精力、记忆力、身体健康状况等都在下降,更多的时候不得不向缓慢的边缘化妥协。

  同时,伴随着城市化,家庭功能弱化等社会因素,更多的老人,即使是曾经受人尊敬的专家或领导,都不得不接受逐渐被边缘化的事实。

  1、无处可归的空巢老人


  “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这是大部分农村老人日常生活的写照。

  有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有超过5000万的农村留守老人。有专家预计,到2030年,中国老龄人口接近3亿,届时空巢老人的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也就意味着,每10个家庭当中,就有9个有空巢老人,并且相当比例分布在农村。

  他们得不到子女足够的支持和关爱,又由于身在农村,无论是在政策支持、设备设施,还是社会关注度方面都十分欠缺。若有爱人相伴,尚能够相互扶持,但是一旦离婚、丧偶,晚年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孤独无助。

  2、内心空虚的老漂一族


  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孩子没有后顾之忧的在城市打拼,我国约有1800万的老人,告别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从此担负起全职保姆的角色,一日三餐,洗衣带孩,尽管整天忙得团团转,但是老漂一族的内心却往往是空虚的。

  有调查显示,“没有朋友”、“精神上缺乏慰藉”和“想家”,被认为是漂妈、漂爸们普遍的最大烦恼。薄弱的社会关系,在忙碌的子女身上又难以找到足够的精神慰藉,倘若在隔代教育问题上和子女产生分歧,更会使得老人的家庭地位急剧下降。

  3、逐渐变成厌恶型公共设施的养老院

  近年来,各地小区建立养老机构遭业主抵制的情形屡见报端,深圳、海口、南京、上海……多地出现了小区建养老院遭抵制的情形。

  例如今年10月,兰州市曦华源小区的爱心托老所在业主的一片反对声中,物业公司对托老所在小区内新租赁的房屋采取了断水断电的措施,11位老人在熬过了8个没水没电的夜晚后,搬回原处或被家属接走。

  在小区部分业主看来,托老所开在小区内,既影响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又容易造成各种安全问题。即便国家有相关政策文件鼓励“个人利用社区居民住宅和农村闲置房屋,兴办家庭化、个性化的托老所等养老机构”,却依旧难以得到业主的支持。

  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我们做了不少养老院,甚至遇到过前脚市长刚刚视察完,后脚居民就抗议养老院设在家门口的事情,养老机构不是赚不赚钱的问题,而是变的被人讨厌。

  “我需要养老院,但不要放在我家楼下!”

  诸此种种,极大的拉开了老人与社会之间的距离,精神上的荒芜远比物质上的匮乏更加令老人感到不安,面对不断被边缘化的社会地位,此时的精神慰藉更加显得尤为珍贵。

  骗子,也就有了可乘之机。

  2018健康管理蓝皮书算了一笔账,我国保健品市场2005-2015年的平均年增速为13%,位居世界第一,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800亿元。

  江苏常州破获的一起保健品诈骗案,仅2017年一年,销售额就达到10亿元。一本万利的买卖,足够让一些人利欲熏心,研究出来各种套路欺骗老年人。

  3 骗老人买保健品,我有几十种方法

  处在社会边缘化的老人,倘若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爱,让他们觉得自己依旧被人所需要,这便胜过一切,而骗子,也正是抓住了老人的这种心理。

  他们给予了老人足够的重视和关爱,让老人知道自己可以活的更好,弥补了老人内心的空虚和寂寞,不但创造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圈子让老人老有所为,甚至可以让老人成为舞台的主角,这份诱惑年轻人尚且都难以拒绝,更何况是老人。

  对于老年人的销售套路,归纳起来就三个字:“亲”、“诱”、“售”

  “亲”: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和老人保持极度的亲密,见面就喊干爹干妈,有多亲热就叫多亲热,哪怕是在大街上隔了老远看见了买过保健品的老人,都要立刻上去叫一声。

  平时没事就打电话慰问,没事儿就去家访,不要提任何关于商品的事情,就去给他们打扫打扫卫生,做做家务,洗洗衣服,多交谈,多慰问,把他们从子女身上得不到的东西全部都补上,一来二去老人往往就放下了内心的防备,自然就亲近了。

  “诱”:等老人放松警惕之后,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告诉老人我们举办了一些回馈老人的活动,有免费的东西送给老人,例如鸡蛋、蔬菜等。老人在消费观念上还是比较节俭的,但是比较贪小便宜,其实这也是一种想要“有为”的体现。

  等老人到了活动场地之后,除了答应老人的礼品,公司另外还会安排一些“托儿”和老人交流,老人都是比较空虚的,公司举办的一些课堂和讲座,老人一般都会比较乐于参与。同时,利用老人缺乏科学常识,没有判断力等特点,忽悠老人,进而骗取老人的信任。

  “售”:前面的铺垫做的都差不多了,到了这一阶段,可以说是就各凭本事了,其中的销售套路,更是五花八门。

  • 有利用老人爱占便宜的心理,通过产品的大额度降价,让老人觉得自己不买就是亏了,买了就是赚大了的感觉;
  • 有的会利用老人的从众心理,特意举办一个讲座,安排一些动人的情节,找一些演员,营造出一种很火的场景,诱骗老人上当;
  • 还有的会抓住老人害怕死亡的心理特点,通过一些免费的体检活动对老人的身体状况做出恐吓,进而诱骗老人购买相关的保健产品以保健康。

  在层层诱导之下老人很容易就会被欺骗,这些价值不菲的保健产品实际上并没有宣传上的那么神乎其神,用保健品公司内部人员的话来说,“吃不死就行”,其成本可能就几十元或是几百元,然而往往会卖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高价。

  很多子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苦苦劝说,却发现自己的言语在父母身上已经没有多少话语权,强行阻止,又会被父母冠上不孝的罪名。每一次阻止,换来的都是家庭关系的一次伤害。

  愤怒、无奈、苦楚,种种情感交错的最后,做子女的也只能选择了妥协,可是真的只能坐等保健品吸干我们父母的血液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把父母从骗局的泥沼中拉出,也不是一天就能成功的。

  4 如何让老年人远离保健品骗局?

  保健品骗局带给我们真正的警示,是家庭关系的弱化。

  一边是把孝顺老人当成事业的销售人员,一边是即便感受到了父母的空虚和寂寞依旧选择无视或回避的家庭子女,正是因为这样断层的家庭关系,才得以让销售人员钻了空子。

  古之孝者,一味顺从,陷父母于不义,即为不孝,面对层出不穷的保健品骗局,做子女的我们又该如何面对?

  1. 给予老人足够的关心和陪伴

  如果你知道这些保健品推销员每天花在老人身上的时间和精力,你就会感慨为什么老人离不开他们了。


  他们可以每天花8个小时陪伴老人,陪他们买菜,做饭,聊天,甚至陪伴老人看病,在医院衣不解带地照顾老人。家里断水断电,老人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推销员。

  很多老人承认,其实这些保健品并不是真的好,而是你对我好,我不能让你对我这么好,还赚不到任何钱。

  子女想要增加自己的话语在父母心中的分量,更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关心和陪伴。这种陪伴不是简单的坐在老人身边玩玩手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老人的生活之中,聊天时静心倾听,帮忙时想他所想,只有这样老人才能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内心才会充盈起来。此时你的意见或观点,才会让他们觉得真正是为了他们着想,才会放心的接受。

  2. 尊重老人,不要随意否定老人

  随意的指责老人受骗上当,是对老人不尊重的一种表现。他们那个年纪,承受不了被欺骗的难受,和你埋怨的眼神。

  即使内心有所狐疑,但是对于你毫不尊重的指责和埋怨,老人也会站直身子与你“据理力争”,维护自身的尊严。

  每一位老人都是有着几十年生命的独特个体,可能他们在某些科学知识方面不如你,但是在人生阅历上是你无法比拟的。倘若接受你的意见和指责,也就意味着他们否定了自己的前半生,任谁都无法接受这样的否定。


  当你发现家中的老人陷入保健品骗局,一定要沉着冷静。心平气和的向老人了解保健品的相关知识,听他们讲述其中的奥秘,真正的了解到老人购买此类保健品的需求。例如如果是为了其中的成分,子女大可以通过正规渠道为老人购买,以尽孝心,父母也可以知道你是真正关心他们的,从而放心的接受。

  3. 老有所为,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

  试想工作了一辈子的老人,突然退休在家,心里会不会有失落感?年轻的时候在单位也是独当一面的风云人物,连孩子也将自己视为偶像和榜样,结果现在退休在家,什么话语权都没有,想发表点意见,孩子还会来一句,你懂什么?那种内心迫切需要被大家认可的感受,可能很多人都体会不到。

  老有所为,不要让父母觉得自己老了就没用了,做子女的应当尽最大的努力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家中每周或每月定时举办人生课堂,听老人分享自己的人生智慧;询问父母的兴趣爱好,为老人牵线适合自己的生活圈;鼓励老人们参加各项社会活动,使他们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仍有价值。

  5 老龄化的未来,更需要政府的担当

  在荷兰,为了能够让老人不脱离社会,自然养老,很多养老机构都建在社区里面,当你走入的时候,你甚至都不会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养老院。

  很多养老院一楼都是餐厅、咖啡吧或是茶吧,都是向社会开放的,老人,年轻人,相互交错,络绎不绝。除此之外,一些针对年轻人的舞会活动、跳蚤市场,也都放到养老院中举办,社区的氛围十分浓厚。

  但是在中国,类似的情况很少出现。

  我国是一个老龄化大国,但是无论是在老人的养老意识,还是社会公众对老人的认知上都远远不够。单靠养老机构的宣传,人们可能会觉得你这么做只是为了自己,并不是真正为了老人的幸福着想,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所以我们需要政府的支持,只有政府对养老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那么不仅在媒体宣传上,还是在公众教育上,都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西方考察队到神秘的原始森林探险考察,请了当地土著印第安人做向导。在疾行三天后,土著向导要求队伍停下来休息一天,问其原因时,他说:我们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来,需要停下来,等一等灵魂。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也希望在未来能够更多的关注老年群体的生活,规范整治,积极教育,还老人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

  毕竟老人的安康,才是一个社会的幸福。







欢迎光临 中国老龄网 (http://wdzb.org.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