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标题: 周有光迎110岁大寿 解玺璋赞其“勇者不惧” [打印本页]

作者: 蒙古马    时间: 2015-1-13 09:26
标题: 周有光迎110岁大寿 解玺璋赞其“勇者不惧”
本帖最后由 蒙古马 于 2015-1-13 09:28 编辑


       今日,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周有光迎来110岁大寿。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张森根、文化批评家解玺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满华等学者,了解到他们对周老学术成就的评价和对其个人的印象。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年1月13日生于江苏常州。今日,是周有光的109岁生日,根据老先生“做九不做十”的惯例,当为110岁大寿。

       张森根:他是研究规律的大师

       张森根作为周有光的弟子和朋友,编订了《从世界看中国:周有光晚年文粹》一书,将周老85岁之后的著作悉数收录;悉心研究了周老的学术成就,并写了多篇论文和文章进行传播。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森根表示,周老的个人经历分为三个阶段。“解放前他参加了大量的抗战和爱国民主活动,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任职,并派驻美国、英国、香港,建国后他回国当起经济学教授,但发现所学与当时社会环境不适合;之后他转而研究语言学和文字学,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上,提出口语化、音素化、拉丁化的基本原则,推动了汉字的国际化和现代化;以85岁高龄退休以来,他潜心思考和研究文化学、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宏大问题,撰写了大量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的文章。”

       张森根说,周有光先生晚年的思考是把文字史上升为“大文化”,研究社会规律和文化发展规律。“我把他晚年所思考的心得,归纳为科学的一元性、‘双文化论’和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三分法’。他常说,‘科学没有东西之分,没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分’,‘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都进入国际现代文化和地区传统文化的双文化时代。’”

       在张森根看来,周老是知识分子的楷模,有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他不关心主义之争,不怕错,是说真话的大师、研究规律的大师、有批评精神的大师。

       解玺璋:他达到“勇者不惧”的境界

       解玺璋向记者谈到了对周老的印象。“我接触周老大概有五、六年的时间,包括看他的书、采访以及参加相关的活动。有一次我登门探望,他还跟我们聊起来‘央视举办《汉字拼写大赛》’和‘英语退出高考’这样的热点事件。他对于汉语的进步和革新持自然而然的态度。他很喜欢跟我们聊天,原定半小时的谈话一直持续了一个半小时,整个过程充满热闹的生气。他随和,没有架子,小书房还按上世纪80年代布置,简陋却温馨。”

       说到周老的生活细节,解玺璋称赞对方的心态很好,虽然处于高龄但却天天上网,喜欢接触电脑,对外面的事情了解得很清楚,也有自己的看法。“他退休后关心的是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并对此持一种乐观的态度。他认为民主、自由的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也认为现在的种种不好在未来都是可以变好的。‘人格’的最高实践是‘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周老正是做到这种境界的完美的人。”

       另外,解玺璋认为,周老倡导“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我们有时候会去强调中国的特殊性。中国是有特殊,但也是世界的一部分,跟人类本身的文明进程是一致的,也可以把积累下来的优秀遗产拿来用。如果过多强调特殊性,难免会与世界有隔膜、排斥、难融入。周老希望中国融入世界的发展,而他本身对《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就有利于世界接受汉字,有利于这种融入。”

       陈满华:他是精神世界强大的人

       作为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言理论与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陈满华对周有光的评价是“精神世界强大的人”。“我在90年代曾拜访过周老,出版的《论文集》也有幸得到周老的题词,并有幸听过周老关于语言文字学的讲座。他的精力是超乎常人的。”

       陈满华回忆,当年听周老讲座时对方红光满面,精神矍铄。“90多岁时他能飞美国;百岁之后他还开通了自己的博客,分享自己对于国家和世界的思考。他提倡的是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他的长寿,跟他对学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分不开的,也是跟他有着强大的精神世界是分不开的。”






欢迎光临 中国老龄网 (http://wdzb.org.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