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养老机构] 贷款贴息能为民办养老机构带来什么

[复制链接] 地区:
贷款贴息能为民办养老机构带来什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大掌柜 (幼儿园) | 转载 山西新闻网-三晋都市报 |
2015-8-31 15:38 |查看: 2865|回复: 0
转载 山西新闻网-三晋都市报

       7月中旬,省政府发布《全省扶持民办养老服务业发展财政贴息暂行办法》,决定对我省民办养老服务业项目贷款实施财政贴息扶持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可享受贴息的养老项目分为基本建设项目和社区养老服务项目两类。7月29日、30日记者走访我省部分民办养老机构了解到,大部分养老机构非常看好这一政策,希望能尽快享受到贷款贴息服务。但也有一些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制约其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无法从银行贷到款,有些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则更愿意选择众筹、拉赞助等办法筹集资金。

       叫好者:看到了民办养老的春天

     “贷款贴息肯定是件好事,说明政府越来越重视我们了,我仿佛看到了民办养老的春天。”7月29日,太原市幸福家园老年公寓院长曹新春表示,好政策就看能不能很好地实施下去了。

       2007年至今,曹新春经营民办养老机构近9年,虽然经营还算稳定,但因为一直都是自筹资金,而且收费也比较低,所以经营压力比较大。“一直以来,行业对我们的支持力度都不大,凡是能持续经营好几年的民办养老院,大多数在自筹资金发展。就拿我们老年公寓来说,差不多投入了80万元,目前有120张床位,人均收费标准每月1500元左右,经营状况一般,基本上能持平。”曹新春说,“要想回本,必须要扩建提升硬件设施及服务标准,而政府愿意帮我们付利息,肯定会减轻我们的经济压力。”

       曹新春表示,贷款贴息的好政策一出,他就去民政部门咨询过,了解到基本程序是自己先找银行,然后申报财政部门审批,通过之后贴息项目采用先付后贴的方式进行,财政贴息期限最长为三年。“目前具体工作还没有开展,至于我们能否享受到贷款贴息政策还得等细则出来进行对照。”

       同样关注这一利好政策的还有太原市福乐居敬老院的郭院长,他说:“创办民办非营利性养老院,筹集建设资金时,不少人首先会想到贷款,然而以前的情况是,太原市没有一家银行愿意为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贷款。”如今,政府出台新政要为民办养老机构贷款贴息,说明民办养老机构最起码可以坐下来和银行谈了。“以前连谈的机会都没有。”

       经营民办养老机构十年有余的郭院长一直都非常关注太原市养老事业的发展,据他了解,多年来,太原市的养老事业并没有太大发展,资金筹集难是导致咨询、观望的人多,真正创办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人少的原因之一。就拿他的经历来说,之前他一共经营3家养老机构,主要靠租房改建来经营,因受租期、拆迁等因素限制,难以形成长期投资,直到缩减到目前的一家养老机构。同时,由于是靠租赁开办养老机构,除每年要负担较高的房租费用外,养老机构在用电、集中供热等方面,不能享受国家政策的优惠,使本就微利甚至亏损经营的民办养老机构更加举步维艰。

       租赁不能长久发展,那么自建养老院呢?“就目前太原的情况来看,住宅用地的费用就没有低于几百万元的,一般经营者根本就不会考虑。”郭院长说,“目前我经营的敬老院是和乡政府合作的,因场地有限,只有126张床位,差不多一直处于爆满状态,因此扩大规模是大势所趋,我也会一直关注贷款贴息这项好政策是如何落实的。”

       有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民办养老机构确实迎来了春天,运城市最大的民办养老综合机构——居佳老年服务中心副总经理牛照也表示,他们一定会抓住这一契机,用好政策,以此推动养老工作的向前发展。

       在牛照看来,养老企业是微利行业,特别是民办养老企业,全靠自身发展,难度很大,他希望政府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在用地、税收和贷款等方面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同时,在养老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将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放在同一平台上,享受国家和各级政府一样的政策,平等、公平、公正地竞争,以此促进养老事业的发展,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最后,也希望政府进一步简化民办养老机构办理用地、贷款程序,并指导养老机构养老工作,使其健康、规范、有序、快速向前发展。

       困惑者:找不到银行贷款才是最大难题

       我省从上世纪90年代就有了民办养老机构,但发展规模一直比较小,发展速度比较慢。民办养老机构从建设开始到现在,一直是自己筹集费用,自己应对风险,处于孤军作战的境地。

     “经营多年来,我们基本上是在维持状态,因为没有运转经费,我们民办养老机构的设施和公办的根本没法比,只能靠细心的服务来赢得老人们的认可。”7月30日,太原市一家民办养老院的负责人杨女士说,民办养老机构主要靠收取老人的管理费等维持经营,收费高了肯定入住率就会低,而收费太低则根本无法维持经营。“我们养老院的收费平均每人每月1000元左右,把房租、水、电、工人工资和伙食饭菜等扣除后,每月都得贴钱,实在是难掩经营之困。”

       杨女士说,因为寻找银行贷款无门,有时情况紧急她就要借三四分的个人高利贷。“对我们这样的民办养老机构来讲,银行贷款找不到,贴息就是鸡肋。”杨女士说,“据我了解,和我们一样在夹缝中苦苦挣扎的养老院不在少数。虽然我们都知道养老事业具有长远的经济效益,但是,正因为前期投入较高和相关政策匮乏落实不到位,使得很多资金不敢进入养老事业,制约了我省养老事业的发展。”

       与杨女士一样无法找到银行贷款的还有山西福久昌养老院的武院长,他说,目前他已经投入近300万元了,基本上都是自筹资金。“虽然投入大,但我们这个行业基本都是微利,就我们养老院来说,人均收费标准每月1000元左右,在太原属于低收费,而要想回本,肯定短期内实现不了。”武院长说,“找银行贷款我们也试过,但实在是找不下,希望新政出台后能为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民办养老机构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短缺,而融资渠道不畅更是制约民办养老机构扩张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我省民办养老机构大都没有享受金融机构贷款,他们的投资除了自有资金外,主要是靠民间借贷。民间借贷规模较小,且有一定的利率,给民办养老机构造成了较重的债务负担。由于前期建设养老院的投入较大,因此,在后期经营过程中,民办养老机构的资金压力更大。由于投入不足,民办养老机构难以扩大规模,缺乏必要的健身、医疗、康复训练等设施。

       无奈者:没有还款能力是硬伤

       据太原市民政局相关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太原市有九成的老人愿意选择居家养老或就近到社区享受日间照料服务,只有一成的老人愿意选择到养老机构养老,这些老人大多是失能或失智老人。正因为此,太原市努力探索了一些适合太原现状的社区养老模式,有老年日间照料室、老年餐桌、社区养老为民服务平台等,绝大部分由社区包办。老人们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这种“不离家、不离亲”的养老新方式深受社区老年居民欢迎,被大家形象地称为“嵌入式社区养老微机构”。

       作为太原市首个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太原市杏花岭区涧河街道办锦绣苑社区的宝鑫·锦绣苑社区养老为民服务平台着实为老年居民解决了不少燃眉之急。该平台通过社区和家政公司的合作,实现了社区现有资源与家政公司服务资源的整合。通过养老服务平台,老人可享受到家政公司提供的保洁、月嫂、保姆、陪护、日间照料等10多项服务。加上社区的日间照料、老年餐桌、康复器材、阅览室等,能充分满足老年人生活、医疗、文化、健身等全方位的需求。

       因为老年居民的需要越来越大,锦绣苑社区也想过要扩大社区老年餐桌的数量、提升日间照料档次,但因为考虑到社区没有还款能力是硬伤,即使不需要支付利息,他们也不愿意选择银行贷款。该社区副主任李晓丽说:“虽然社区配备了日间料理室,但因为位于二层上下楼不方便,再加上没有专业的料理人员,目前来社区日间料理室的老人还不是很多。再说老年餐桌,因为最多能容纳30多位老人吃饭,不能服务更多有需要的老人。”但因为社区资金有限,除了筹集资金、拉赞助或申请政府惠民项目资金外,大多社区不愿意选择向银行贷款。“没有还款能力是普遍原因。”

     “目前,尽管民办养老机构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服务设施差、服务不够专业、服务不全面、项目少、管理不够专业、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老人的需要,民办养老机构存在的这些问题都将得到逐步解决。”太原市民政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为了扶持这些民办养老机构,我们也正在积极与银行、保险公司协商,帮助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搬开挡在他们面前的绊脚石。同时,争取财政的支持,使民办养老机构能够发展壮大。”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4-6-28 17:25 , Processed in 0.176013 second(s), 3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