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养老机构] 台湾养老机构探索新运作模式 融入人性化创意

[复制链接] 地区:
台湾养老机构探索新运作模式 融入人性化创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君子兰 (小学一年级) | 转载 福建日报 |
2015-9-22 09:18 |查看: 2792|回复: 0
转载 福建日报
▲ 在双连松年大学国画课上,两位老人在认真作画。

▲ 在至善老人安养护中心,有一处专放老物件的“怀旧隅”。

     “怀旧隅”:回味旧岁月

       在台北至善老人安养护中心,95岁高龄的倪王应觉老太太每日午后都会约上三五个“老友”,到“怀旧隅”小聚,看一看老物件,聊一聊陈年往事。这一刻,老人们笑得特别开心。

       至善老人安养护中心成立于2003年,由台北市社会局委托耕莘医院办理,共有561个床位。“怀旧隅”是这里营建的一个空间,几十平方米的天地,却宛如时光隧道,让人一下子回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屋内,斗笠、蓑衣、老式电话、缝纫机、旧梳妆台、黑白电视等老物件一应俱全,墙上挂着镶了黑白照片的老相框以及一件老式挂钟,指针慢悠悠地旋转着,仿佛时光从未离开……

       虽然中心有健身室、棋牌室等活动场所,但“怀旧隅”仍是老人们最常光顾的地方。“虽然老人在肉体上无法回到过去,但精神上完全可以越活越年轻。”至善老人安养护中心主任钟美兰说,老人需要的不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更需要精神方面的慰藉,触摸老物件让老人可以回味过往岁月,珍惜现在的生活,减缓记忆的衰退。  “这是一种怀旧疗法,通过将老人带回过去的美好时光,唤起旧时的记忆,帮助其平静心情,减少患老年痴呆症的概率。”至善老人安养护中心的承办单位、耕莘医院院长邓世雄表示,近年来在岛内怀旧疗法得到了推广和普及,它一方面可以帮助长者从精神上找回自信,另一方面可以让老人在回忆中找到共鸣,从而相互鼓励、支持,一起乐观地接受现实。

       绿色农场:种出“幸福感”

       79岁的陈宝凤自从住进桃园长庚养生文化村后,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沿环山步道走上一圈,然后顺道拐进农园看看,种种菜、采采果,在挥洒汗水中享受好心情。

       长庚养生文化村占地34公顷,目前已入住约600户老人。与以往传统养老院的住院式生活不同,长庚养生文化村在园区内开垦出一片占地15公顷的绿色农场,并出租给老人耕种,这不仅保障了住户的食品安全,也让许多老人享受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乐趣。

       养生文化村副主任倪同芳告诉记者,绿色农场分为自然果园区和野趣农园区。其中,自然果园区结合季节栽种了各种水果,四季皆有果香,老人可以随时来这里感受观果与采果的乐趣;而野趣农园区则主要向老人提供动手栽种、耕作的乐趣,以此活动筋骨,体验简易的田野生活,让心灵回归自然。

       走进野趣农园区,这里共规划有70个单元的菜圃及15个单元的轮椅者栽植区,每单元面积约5平方米,老人们可依据喜好承租。此外,园内处处可见无障碍设计,用来防止老人在劳作时摔倒或扭伤。例如,果蔬架的高度可以依据身高调整,让老人站着就可以轻松享受农耕乐趣。

     “其实,老人并不强调硬件环境,反而更在意软件设施。在绿色农场内,老人不再是被动式养老,而是主动生活,用自己的劳动种出‘幸福感’。”倪同芳说。

       老年大学:找到“第二春”

     “没想到退休之后,竟然比上班还忙,每周的课程都排得满满的。”62岁的张阿公前年住进新北市双连安养中心后,不仅报名参加了合唱班,还兼职当起书画老师。张阿公笑称,自己忙得没空得老年痴呆,脑袋瓜越变越灵活了。

       双连安养中心是一家私立养老机构,多次获评台湾第一优质安养机构,其最大的特色在于设有一所老年大学——双连松年大学,这是全台第一所设在养老机构内的老年大学。目前,在这所大学内,像张阿公这样的“银发学生”还有200多位。

     “办老年大学就是要鼓励老人勇敢走出房间,多结交朋友,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双连安养中心执行长蔡芳文告诉记者,双连松年大学共设有书画、才艺、音乐、语言和心灵成长五个班级,学员平均年龄82岁,各类课程更是多达54种。

     “老人退休后,用脑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这时,让老人多参与课程活动,可以锻炼老人的脑细胞,预防老年痴呆等病症发生。”双连安养中心主任赖明妙表示,在老年大学里,老师即是学员,学员也是老师,老人们相互学习借鉴、教学相长,不仅掌握了新知识、新技能,还可以结交不少志趣相投的朋友,让晚年生活不再孤单,找到生命的“第二春”。

       不过,蔡芳文认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老人观念的更新,学校的课程设置还远远不能满足老人们的需求,他正计划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过得更丰富、更有意义。

       采访手记:念好“必修课”,上好“选修课”

       对于一家养老机构来说,硬件设施固然重要,但贴心的软件服务更是不能少。

       至善老人安养护中心营建“怀旧隅”,让老人通过与老物件“对话”,重建昔日的自信;长庚养生文化村将野趣农园、自然果园搬进养老院,让老人通过与大自然“对话”,达到了放松心灵、活动筋骨、愉悦身心的目的;双连安养中心则通过开办老年大学,让老人通过与各类课程“对话”,走出去、动起来,既培养了兴趣爱好,又结交到更多朋友。这些细节服务貌似不同,但宗旨一致,就是要让老人感受到满满的自信,感受到被尊重、被关爱。

       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最担心的不是能否住好、吃好,而是自己是否拖累子女、是否被人嫌弃。因此,养老服务在做好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更要关注老年人内心的需求和感受。这就要求养老机构既要念好“必修课”,也上好“选修课”,从细节入手,在配套服务上多点创意、多些温情,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精彩绽放。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4-7-1 02:14 , Processed in 0.200188 second(s), 3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