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深圳也要老了,该怎么办呢?
时间: 2016-1-27 08:52 发布者: 难得糊涂 查看: 2313 回复: 0
楼主
难得糊涂 ( 小学一年级) | 转载 深圳晚报 |
2016-1-27 08:52
|查看: 2313 |回复: 0
转载 深圳晚报
银发浪潮扑面而来 深圳究竟如何应对
深圳晚报与市老年协会举办社会化养老论坛,业内专家称破解困局需盘活民营养老机构
“组织社会化养老主题论坛,在深圳还是第一次。今天的论坛别开生面,很成功,对我们触动很大!组织这样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深圳晚报的社会责任感!”昨天,在本报与市老年协会共同举办的“深圳社会养老服务的现状与出路”论坛上,原市人大主任、市老年协会会长李海东激动地发表了这样的感言。
深圳即将全面进入老龄化城市行列
“过去大家印象中很年轻的深圳,银发浪潮将会汹涌而来!”论坛上,市老年协会负责人、专家学者、养老产业投资者,就即将进入老龄社会的深圳养老产业现状和出路深入研讨。市老年协会副会长谭家歆在演讲中介绍了深圳严峻的老龄化形势:至2019年,全市非深户常住老年人口将达到80万左右,退休高峰期则从2020年起每年增加20万,届时深圳将全面进入老龄化城市的行列。
现在虽未进入老年化社会,但深圳养老问题已非常突出。养老机构床位结构性不足、养老服务规范标准不统一、养老服务专业人员严重缺乏等等,与日益增多的老年群体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尚缺配套政策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汝志,曾将《人口结构演变对深圳养老保障制度的挑战与对策》作为课题,产业研究者、麦肯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朱剑峰博士,对国外养老产业发展有较深研究。他们作为主讲嘉宾,对深圳养老产业政策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产业投资者代表、华骏置业公司董事长李良华的演讲多次被掌声打断。他说,一不小心进入了养老产业这行,但几年下来发现一个现象:很多社会资本看好养老产业前景,都在摩拳擦掌想进入养老产业,一些搞房地产的想进入,一些开工厂办工业园的也想进入。但进来之后才知道,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还没有相关配套政策,困境重重,所以出现了一种现象,对养老产业研究不透的,嚷嚷着想进入养老产业,但一些已经先期建设的养老机构又出现亏损,发展困难。
深圳首先要盘活现有6家民办养老院
“一面是公办养老机构上千人排长队,开后门想进去,一方面是民营养老机构几百张床位只入住了几十人,根源在我们养老产业发展的思路有问题。”83岁的李定先生的讲话,引起了与会人士的共鸣。李定是市政协原副主席、现市老年协会执行会长,他现在就住在养老院,所以对养老机构的问题非常清楚。他说,自己曾到过深圳所有的养老院,对深圳公办养老院和民营养老院进行了对比:公办养老院每张床位的平均固定资产投入是29.3万元,年补贴总费用是平均每床2500元。而民办养老院没有这些补贴,所以生存十分困难。前几年,政府出台了“对民营养老机构每床三年补贴1.5万元”的扶持政策至今没有落实,让民办养老产业无法生存。而按老年人口的4%提供养老床位,深圳养老床位缺口在1.5万张以上。如果按照每床投入29.3万元公办养老院标准投入的话,政府将要进行巨大投入。而换一种思路,对民办养老机构按每床每月1500元的扶持,就会大大减少投入成本。
李定认为,要加速深圳社会养老机构的建设,当务之急是先把现有6家民办养老院盘活,减少空置,才谈得上新建养老院,才能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养老产业,才能破解养老产业的困局。
市政协原副主席、市老年协会执行会长李定
我就住在养老院里 社会养老呼唤创新
“深圳的社会化养老工作要创新!创新!再创新!”在昨日的论坛上,市政协原副主席、市老年协会执行会长李定充满激情地说。
“哪里像一个已83岁的老人,他的心态比好多年轻人都还年轻!”一位与会者不由得感叹。在论坛上,他给进入养老产业的投资者打气敬礼,为如何缓解社会化养老困局大声疾呼,发表真知灼见。
“其实我也住在养老院里。”他说。正是因为如此,加之对养老问题的热心,他对深圳养老产业出现的困境和出路提出的见解独到、入木三分。
“我曾经到过深圳所有的养老院作过调研。我认为要解决深圳养老产业问题,增加养老床位1.5万张以上是必需的,但不能盲目增加养老床位。”根据他的调查,现在公立养老院的投资成本,平摊到每张床位上的投入是29.3万元。如果要增加1.5万张床位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而对公立养老院,政府的各种补贴算下来每月每张床平均还有2500元左右。而如果民营资本进入养老产业,不需要这么多的投入。现在深圳民营养老院有几千张床位,入住率很低,跟公立养老院一床难求相比是冰火两重天,现在全部6家民营养老机构均亏损。
“如果对民营养老院提供每床每月1500元补贴,这些民营养老院就能得到发展,而这笔投入相比公办养老院的投入要低得多。”他说,现在北京采取了这种方法,让民营养老机构一下子解决了入住率不高的问题。
他提到,前两年政府出台了对民营养老机构每床三年补1.5万元的扶持政策,但这一政策还没有落实,成为一个政策瓶颈。他对目前的“9064”(90%老年人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服务照顾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的养老规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改为“90622”最好。因为这个规划中的“4”即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养老比例定得稍高。而实际上,这4%中的一半希望先在社区养老,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去机构养老。这样对机构养老的床位规划就要相应减少,而对社区养老则增大投入,以适应老人的现实需求。
养老产业投资者代表、华骏公司董事长李良华
民办养老举步维艰 亟待政府扶持政策
“外面的人看好养老产业前景,但进入这一产业的投资者正受着煎熬。如果没有对养老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现有的民办养老机构将难以生存。”在昨日的论坛上,养老产业投资者代表、华骏置业公司董事长李良华说出了这样心里话。
他认为,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有危也有机。国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具有独立能力的养老机构。这是给社会资本进入养老领域的政策支持,也给养老行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与发展机遇,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商机。但几年下来,他发现一个现象:很多社会资本看好养老产业前景,都在磨拳擦掌想进入养老产业,一些搞房地的想进入,一些开工厂办工业园的也想进入,他头脑一热也进入了这一行。但进入养老产业才知道,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没有相关配套政策,困难重重。
一方面是公办养老机构十分缺乏,床位非常紧张,有的公办养老院上千人等着一个床位,另一方面,现有民办养老机构却床位空置。与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相对应的是,民办养老机构普遍运营艰难,入住率不高,大多数处在亏损状态,面临巨大生存压力,难以为继。通过对深圳、广州、北京、上海等城市养老行业的调研,他总结出问题的症结:政府对养老行业配套政策不完善。
他说,政府对于筹办养老机构没有配套用地。比如教育、医疗用地政府有配套,征地费用低,甚至可享受政府给予划拨用地。租房开办养老费用过高,且原房屋用途是工业或商业住宅,现需改变其功能难度大,手续复杂。租用农民用地办养老产业,属违规,去办理相关的手续很困难,无法实施下去。国家金融政策没有配套,按照民政部规定投资一家设施合格的养老院,需几百万至几千万元不等,这是一笔不菲的投入。养老行业不同于投资其他行业,资金周转慢周期长,市场又没有融资功能,造成投资压力过大,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目前他所投资的深圳南联颐养中心,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正做着“活下去”的努力,设置了4个小型中心:康复理疗中心、娱乐休闲中心、体育健康中心和医疗中心。 在从软件方面,他说,考察了香港及国外的一些养老院管理模式,整合了服务模块和护理模块,采用酒店式服务来管理,让老人享受酒店式服务,根据医疗护理及民政部门对老人院的护理要求、标准制定护理模块。在收取费用方面,制定了特别优惠方案,服务价格已经做到了与公办养老院同等价格。“我这样做不再考虑赚钱,就是让养老院能生存下去,等待政策的春天。”他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