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汗为心液,如何从汗判断疾病?

[复制链接] 地区:
养生保健
汗为心液,如何从汗判断疾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几朝古都 (小学二年级) | 转载 网络 |
2016-3-11 14:02 |查看: 2278|回复: 0
转载 网络
  看出汗是中医辩证的一大手段。你知道中医是怎么通过出汗判断疾病的吗?

  正常的出汗,可以调节体温,排除体内的废物,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而当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时则会出现异常的出汗,所以,无忧根据出汗的时间、部位、多少和特点来教会大家判断自己身体的状况。


  第一种,无汗。

  受寒感冒了,浑身酸疼,后背紧,怕冷,几床被子都嫌不够,没有一点汗。这是感受风寒邪气,寒性收引凝滞,所以汗毛孔闭塞,所以没有汗。

  调理上,无忧推荐最多的是喝热热的葱姜粥,紫苏泡水喝,热热的红糖姜水,花椒水泡脚。汗出,病好了。但是千万不可以运动出汗,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甚至更严 重的心肌炎呢。有人图省事,感冒了大量喝瓶装矿泉水,这种情况也不适合。水性寒,温度低,身体进入大量凉水,也会加重病情。

  中医治疗上,张仲景的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仅仅四位药,区区几元钱,发汗解表,病愈。但是需要去医院专业中医辨证开方才可以。


  第二种,感冒后出汗。

  这是受到风热邪气,或者转化成内热,变成阳邪,其性开泄,所以皮肤毛孔打开,所以有汗。

  这种情况常伴有咽喉痛,发烧。调理上要多喝温水,煮萝卜,雪梨水。注意保暖,及时把汗擦干,及时换衣服。药物治疗需要辩证用药。

  第三种,自汗。

  一般在白天,没有运动,天气也不热,自己就经常汗出不止,稍微活动,就汗流浃背。这种情况容易出现在中老年身上,阳虚了,卫气不足,不能护卫肌表,所以,毛孔不固,所以津液外泄,所以自己就出汗。由于肺气不足,脾虚,表皮火旺。就是和气虚不能固汗引起的,而且有表皮的有热是很重要的。

  治疗这样的疾病应该注意补肺气益阳,健脾利湿就可以。真武汤有温阳利水的功效,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是很有效果的。还有些人常有身 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或腔骨,以补益机 体,缓解气虚。药物可以参考:归脾丸,玉屏风散,参芩白术散,黄芪颗粒比较好。

  第四种,盗汗。

  这是夜间睡眠时出汗。睡着出汗,醒来汗止,中医称为"盗汗"。

  原理:阴虚生内热,睡眠时候卫阳进去身体内部,不能出来保卫肌肤,虚热趁机外出,所以睡眠时出汗多。当人体醒来后,卫气阳气从身体深处出来,肌肤得到护卫, 所以清醒后停止出汗。这些人常有手脚心热、心烦、面部发红热、口咽干燥等特点,中医认为是肾阴虚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

  曾经患过心脏病或隐匿性心脏病的人是盗汗症的高发群体,究其原因乃阴血亏损、精气供血不足所致。中医认为汗为心液,盗汗常常预示心脏功能亏缺。中老年人半夜里频出虚汗,需要警惕心衰、心脏功能异常。

  第五种,头部出汗。

  头面部大量出汗,同时觉得上腹胀满、口渴、不想吃饭,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也可吃点消化药;若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想呕吐,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应注意清淡饮食。老年人和产妇,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

  第六种,手心脚心出汗。

  出现有手脚心热、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可服用煮萝卜水,通便药;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牙龈肿痛等,多属于胃热,可服用清胃热的中药,如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

  手心出汗兼有手足心烦热的人,属血虚、阴虚。这类人在饮食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不要熬夜。在治疗上,以滋阴养血为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来调理。

  手凉但又手心多汗的人,属气虚。这类人脾胃功能较差,对饮食营养的吸收不好,所以在治疗上应从健脾益气着手。手心出汗多而黏的人,属湿热。他们往往会觉得口苦而黏腻,应该减少羊肉、韭菜等辛温助热食品,以及动物性脂肪类油腻食物的摄入。

  第七种,半身出汗。

  这种情况是风湿和痰湿进入身体的深部了,阻滞了经络脉搏气血的运转,导致气血不能正常接续,所以表现为身体一侧出汗。

  生活饮食上调节注意多运动,少吃油腻食物。治疗起来就不能以止汗为目的,要辩证去痰去湿,预防凶猛的心脑血管意外。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4-6-30 18:04 , Processed in 0.218945 second(s), 3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