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壮士 于 2016-10-30 15:27 编辑
他把无人问津的高粱秆做成了天安门,还被日本收藏......
这个一辈子没上过学的农民竟把儿时的一项爱好,发展成“中国一绝,世界无二”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就是徐艳丰,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虽然祖上13代都是木匠,不过年纪小小的他好像对木工不感兴趣,反而盯上了蝈蝈笼。
11岁那年他和几个伙伴一起上山打竹材,看到老大爷编的一个蝈蝈笼便走不动了,老大爷看他痴痴地盯着,像入了迷般久久不愿离去,便干脆把蝈蝈笼送给了他。
得到这一玩具的他可是异常惊喜,白天黑夜废寝忘食地就盯着他的蝈蝈笼,不过让他着迷的不是蝈蝈,而是那个编织精美的笼子!
他反复研究,想着自己能不能做一个?结果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做出来的,拿在手里一摇就散了架......
这出师不利并没让他灰心,反而激起了他的好奇,他再照着蝈蝈笼仔细地对比、剪秆、挖槽,很快就成功地做出了一个并把他送给了老大爷。
简单地模仿复制,并不能让这个少年满足,很快他做出了2个连排的蝈蝈笼,最多时15个蝈蝈笼有序地编织在一起,各自独立又异常别致。
如果说做蝈蝈笼只是让他练手,那他后面的作品则一个比一个让人震惊。
年仅12岁,他就做出了一盏精美绝伦的走马灯:
14岁他第一次在电影里看到天安门,这一恢弘雄伟的建筑震撼了他的心灵,他幻想着如果用高粱秆做个天安门,会是怎样一番场景···
无奈他只在电影中看到一眼,却没有任何图纸,后来他在姥姥家发现的一幅年画,让他欣喜不已,因为那上面画的正是天安门。
他问姥姥要这幅年画,姥姥问他要去做什么,他说要照着做个天安门,大人听了都哈哈大笑,以为孩子是喜欢画纸而随口扯的慌。
谁也没有在意这个小孩的梦想,然而他却一头扎进了自己的小屋里,经常忘记了吃喝睡觉,村里人都笑话他是个疯子,父母也觉得这孩子怎么不务正业。
3年零7个月后,用了70多万节高粱,长2米,宽1米,高2尺7,城墙、城楼、配楼等等一应俱全,门窗全部能自如开合的天安门模型出现在了人们面前:
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他的作品一直未得到正式认可,甚至随着岁月的变迁,一度沦为鸟窝。
直到1982年,日本长野县与河北省进行文化交流,他的天安门模型因为雄壮精美又具有政治寓意,被选中作为国礼赠给了日本。
这一送可不要紧,他的作品在海外展出时引发轰动,甚至徐艳丰本人也被邀请到日本进行文化交流。
这一下让他成为名人,不过他仍旧背负着相当大的压力,甚至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精神状态一度很差,因为他回想起的是家人的不理解和村民的嘲讽......
这个从没学过物理学、建筑学、几何的汉子只能更加“变态”地要求自己。
每件大型作品都要耗费几十万节高粱秆,都要打磨至少二三年,而更让人吃惊的是他的建筑,所有的接口均不用钉子、胶水、合页固定,而仅仅靠传统的榫卯咬合固定。
这样出来的建筑结构,不仅异常稳固而且开合自如,用游标卡尺测量的每根高粱秆茎,误差更是低于0.3毫米。
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故宫角楼》,专家鉴定至少能保存500年,而说到这就不能不提及徐艳丰的另一项发明——铁秆高粱。
村里以前种的高粱比较脆,中间有空心,稍一用力就断了,而不识字的徐艳丰却经过两年的试验,将东北和华北的高粱杂交授粉,培育出了结实又不失韧性的铁秆高粱。
50多年如一日的精心创作,他才制作出80余件作品,不过每一件都带让人惊艳不已,除了《天安门》被作为国礼送出,《佛香阁》《故宫角楼》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他的《黄鹤楼》也在加拿大参展获奖。
澳大利亚、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国际友人与海外侨胞争相收藏他的作品。
他精妙绝伦的高丽扎刻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构成学的典范”,“堪称中国一绝,世界无二”。
2007年,他创立的“永清扎刻”还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本人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艺术家”的称号。
而这一切都无法弥补他至今的缺憾,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他怀着极大的热情想献上自己的祝福,创作一件《天安门全景》。
不过50多年精益求精的扎刻下来,他积劳成疾,没能承受住病魔的打击,检查出尿毒症晚期。随后又遭遇车祸,在多方的帮助下经历了两次换肾,才把生命延续至今。
病后身体不允许他再进行艺术制作,《天安门全景》也至今未完成,不过更让他痛心的是这门技艺面临严峻的传承问题。
因为学习周期长,难度又大,而完成一件作品又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几乎没有人学习这门技艺。也曾有人信誓旦旦的前来学习,不过最久的也就学了4个月而已。
他的女儿看不过父亲伤心,接过了艰巨的使命,儿子徐健也在高考后放弃了已把他录取的医学院,从19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技艺。因此到目前为止也仅有他一家三人掌握这一门技艺,而徐艳丰因为身体原因已不能扎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巨大的财富,“保护它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其传承下去”,但现在却面临如此窘境,徐艳丰心里自始至终放不下,如今只要身体稍好那么一点点,他都会跑到高校建筑系传授这门技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