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养老机构] 从事养老行业的前景如何?

[复制链接] 地区:
从事养老行业的前景如何?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中华最北 (小学一年级) | 转载 厚朴说养老 |
2017-2-9 15:57 |查看: 2826|回复: 0
转载 厚朴说养老
本帖最后由 中华最北 于 2017-2-9 15:59 编辑


  问:从事养老行业的前景如何?

  一、一线护士回答:

  作为在养老院当过四年护士的人来答,在未来十五年内 从事这个行业的人都不会很舒服。

  第一,在养老院工作的人得不到社会的认同

  养老院的工作和工资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我在一个二线城市一年的收入大概是五万多,离职的时候要加工资了,大概是六万左右。但是我还是毅然决然的辞职了,这些工资是我白班工作十个小时,夜班工作十四个小时换来的。

  工作时间白班只有中午吃饭的时候可以休息一会,吃饭的时候,老人出了任何问题都要起来处理。你们看到的,电视里那种护士推着白发老人晒太阳那种事情我工作几年是一次都没有,我对工作的印象就是冗长的走廊和处理不完的大小便领导不断的检查。

  还有和护工们一起工作真是很不开心,她们跟我们这代人简直就是好像不是一点星球的,尽管工作关系上表面维持了和气,但是我从那里辞职后一点都不想跟她们联系。

  第二,管理者的难受

  在养老院当领导的还不如底下的护理员和护士自在,他们也难受。

  首先来自员工的麻烦,底下的护理员包括护士,一个当医生的人来管理,他根本不懂得真正的养老护理工作,给出的命令和建议脱离实际临床工作。就算是护理员出身的领导,他要使下面的护理员工作看起来在检查的时候像是达标的,但是呢 ,他也很清楚,这样的人员配比是绝对做不到那样的要求。

  第三,养老院投资方的心痛

  其实我觉得利润其实很低,大概只有百分之五到六的利润,这不是院长忽悠我们的。我算了一下真的只有这么多,因为总收入其实很好算,有多少员工,大多数员工工资多少我在那呆了几年了都大致清楚。

  第四,入住老人也不舒服

  对老人暴力行为其实在规模大的养老院根本不可能发生,但是冷暴力,避免不了。因为护理员真的都很累了顾及不了老人那些小情绪,只能提供生活起居的基本照顾。

  第五,自己难受

  我离职是因为我体力上,精神上都受不了如此折磨了。再干下去我将无法保证我的工作质量所以我选择辞职。从事这份工作还没有离职的人都只会给这份工作打六十分,我走的时候算是那个养老院工龄最久的护士之一。

  第六,总结

  养老这个行业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听前辈说,十几年前的养老院长们真是穷的不行,每天等菜场收摊了去捡那些看起来好一点的菜叶子回来。那时候还没有大型的洗衣机,老人大小便的衣服,都是护理员自己洗 遇上天气不好的时候 ,简直无法想象,现在的大型养老院比十几年前已经强很多了 。

  希望过二十年我父母老的时候 ,这个行业可以发展的更成熟。现在的养老院, 硬件设施没有问题,只是人员的配比真的太低了,多请人就要多花钱。看到那些网上的视频,说护理员虐待老人的,其实你们觉得很过分,那些人不是人。一个人极度困 ,极度累加上大姨妈的情况下,干出的事情超出自己的想象。

  再加上有些护理员,那个素质真是不敢恭维。要问我本人有没有这种行为,我在这里说在我几年的工作经历中,有过一次。因为那个老人把床头柜,床上,护栏上,地上,她自己的衣服上脸上手上,甚至墙上都糊上了某种东西。她要用她的脏手打我,我推了她一把。我写在这里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看,算是我对过去工作的一种记录吧。

  二、养老行业投资者回答:

  这个问题要分开说。

  首先二三线城市和一线城市各个角度来看实际情况都是不同的:

  有一个大前提是你在当地开展养老事业,首先必须大环境下是需要有政府支持,不管是政策扶植还是渠道资源上的扶植。政府扶植的主要驱动来源于功绩考核上的需求,如果当地政府对养老这块关注度不是很高,说直白点上面没有什么政绩需求压到下面,那么总体而言是很难推动的。

  第二点谈谈准备:

  在投入之前要先明确自己以何种形式和经营主体投入到养老产业中,是企业还是民非机构,这个非常重要,因为目前情况而言,不管是机构养老还是社区型养老,主要还是以民非机构的形式参与的,但是民非机构本身产权是不明晰的,在未来有很大的风险,这个在将来是资本介入的一个壁垒,而企业主体在政策扶植上明显要少于民非机构很多。

  有很多人说现在涉水养老过早,其实也不然,如果你是作为产业投资去发展的话,现在其实已经需要去布局了,因为短期收益和你最终的结果其实没有太大关系,但是经营主体的形态决定了你将来长期走势和方向,这个是最初就要想好的。

  第三点谈谈现状:

  二三线城市机构养老比较难推动的原因在于支付习惯还没有转换,同时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一线城市机构养老区域饱和,两级分化严重,主要是有公办的政府导向的机构参与进市场的不公平竞争。社区养老的话整体没有很好的模式出来,但是更容易在二三线城市去推动,因为二三线城市就现在来看,只要进入基本就是一家独大,政府很乐意把资源集中供给最初试水的企业机构,地方保护性强,只要帮助解决政绩需求,扩张速度会非常快,而且很难有第二家进入。

  一线城市社区养老呈现各区割据的状态,主要原因在于区级之间本身的政策没有统一,加上一线城市很多养老政策是下放到区级和街道级的,区域权力极大,而不同区域又会保护自己区域内成长的企业和机构,所以很少有能在一个城市里全覆盖的。主要细分市场有日照中心,居家服务和社区综合体三块,总体而言都是初级阶段,很少有可以盈利的企业和机构。

  最后谈谈矛盾:

  第一个是人才的矛盾

  相对于这个领域各个岗位的人才基本是真空状态,特别是社区养老,需要很强大的运营管理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去支撑,但是即便使用非常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去管理团队,由于这个行业的专业性极强,比方说你做居家服务,会涉及到康复和临床专科护理,这些都是门槛极高的,很少有两者皆通的人才。

  而这个行业绝大部分技术人才都是事业单位或医疗体系里流出来的,但是事业体系和医疗体系的技术人才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市场营销企划的意识薄弱,运营管理能力极差,普遍缺乏上进心。所以团队的组建是非常值得去琢磨的。

  第二个矛盾是政府采购与市场化的矛盾

  从事养老行业在最初的起点一般都需要与政府去合作获取资源,但是这种合作是双向的,得到了资源就需要去为政府解决矛盾,那么这种转换在很多时候其实是会影响自身的运营管理和发展的,所以这个是双刃剑,需要自己去考量的。在什么样的一个时间节点去转换这种角色,往市场化过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养老是民生问题,就政府采购合作而言,不是想退出就退出的,这个真的很重要,要思考清楚。

  三、养老行业从业者回答:

  从2014年开始,中国经济下行的趋势已显露无遗:地产、建筑、制造业、高利贷、商业流通等等基本上所有行业都面临前路隐晦的困境,也使得无数传统行业从业者感到巨大的焦虑。如何把工业化时代“落袋的财富”留存下来,不至于在“互联网+”时代蜕变为完全的穷人?转型成了每个人都必须面对问题!

  无论李博士如何推崇互联网创业,对于四十岁以上广大传统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这都是一个与己无关的故事,太玄了!大家需要的是一个自己能听得懂、看得明白、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存储自己来之不易的财富!而养老行业恰恰是目前中国为数不多的符合此要求的待开发行业。(认同)

  正当此时,国家在政策层面又暖风劲吹。继2014年发布《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以后,仅2015年春节之后2个月的时间就紧锣密鼓地发布了《十部委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养老产业债券发行指引》、《民政部与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文推进养老产业建设》、《关于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的多项政策指导,在体系、政策、融资等多个方面给予了不遗余力的支持!

  那么从投资角度来说,传统行业从业者投资养老机构的机会是不是已经到来了呢?    根据民政部统计,截至3月底,全国各类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31833个。机构、社区等养老床位合计达到584.0万张,其中社区留宿和日间照料床位197.3万张。目前,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 27.5张。但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这500多万张床位包括了从五十年代到现在建设的荣军院、五保院、敬老院、养老院等的总和,有一半以上已经惨不忍睹,不堪使用。他们本身就面临改造的巨大压力。

  根据民政部的“十三五”规划,到十三五结束时,中国计划的养老床位将达到每千人四十张,几乎增加一半,再加上原有床位的改造压力,预计未来几年内国家在政策层面还会大力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但这绝不代表着对所有的投资者来说,投资养老服务行业的最佳时机已经到来。

  从养老机构经营的宏观层面来说,国家始终在用市场化的养老手段来解决本应公益化的养老历史欠账,这从国家民办非的制度设计可见一斑。目前养老机构面对的这一批目标客户老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一个历史时期的牺牲品。他们绝大多数人的暮年,自身是无支付养老服务的购买力的。靠子女支援又面临着多种不确定性,这就直接导致了养老机构入住的有效需求不足,老人流失率过高。

  据观察,在北京城区的三百多家民营养老机构中,入住率超过一半的不足20%。民营养老机构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从目前中国的现实来看,中国的养老服务业要真正兴起,可能要等下一代真正有购买能力的老人了。五到十年的过渡期是必不可少的。从微观层面上看,养老机构本身也面临种种亟待克服的困难,目前养老机构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有三个:

  1.服务中意外伤害风险大,而养老机构普遍对风险管控能力弱

  老人是脆弱群体,即便在自家的日常生活中,意外也经常发生。同样在养老机构中也是难以避免的,再加上中国养老机构自身也不规范,使得养老服务意外风险更易发生。而意外一旦发生,老人与家属往往都会不依不饶,甚至有家属抱着让老人再为家庭做最后一次贡献的心态。结果往往是一次意外搞垮一所养老机构。即便不垮,养老机构经营者辛辛苦苦一年的所得也付之东流。这种状况下,无数养老机构从业者长期处于焦虑之中。很多养老机构院长的口头禅是:开了养老机构,一辈子少活二十年。

  2.护理人员难找难管,流失率高

  护理工作是典型的三多一少,活多事多气多外加工资少。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少之又少,即便从事此工作的人也随时准备走人。目前这个行业护理人员的现状是,护理人员普遍的年龄已超过四五十岁,甚至出现了护理人员年龄超过了被护理老人的奇观,在这种现状下养老机构所谓提高管理水平和护理能力很多时候根本就无从说起。

  3.养老机构入住率低,流失率高

  很多城市的老人一方面在感叹找不到合适的养老机构,另一方面大多数养老机构又处于床位空置严重的状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就养老机构而言需要的就是能否在相同的综合成本下在某一个或几个关键领域取得明显的竞争优势。

  在微观层面,目前广大从业人员一直在不懈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宏观层面上,国家也注意到了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并着手解决。今年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无不针对于此。值得大家关注的是下一步国家政策的重点,将是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开办嵌入式社区小型养老机构。建议大家可以多关注这个趋势。

  综合上述:

  结合多年的从业经验,对于今年养老机构的投资机会给予以下建议:

  一二线城市的养老行业的投资者,建议你们就趁这股政策的东风毫不犹豫地冲进养老行业吧,毕竟风口不是随时都有。在这个机会点上介入,即便需要几年的培育期也是值得的。建议在一二线城市的投资者以重资产的形式进入。

  对于中国广大的三四线城市的养老行业的投资者,建议不必以势在必得、不计成本的姿态全情杀入,在接下的两三年里寻找合理契机,择机杀入也许是最佳的方式。尤其是在国家开展公办民营的背景下,蕴藏着无数机会。

  建议在三四线城市的投资者可以轻资产的形式介入养老行业。

  题外话,也许两三年后养老机构的牌照会限制哦!呵呵!你懂得!我等屌丝,其实目前国家提供的最大的机会是嵌入式社区小型养老机构,这里面的机会妙不可言,又稍纵即逝。抓住机会,我们就都能成为旱涝饱收的小老板一枚。

  无论如何,现在都建议大家学习点养老机构的管理和运营知识。

  毕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4-11-25 06:54 , Processed in 0.158549 second(s), 3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