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民政局长对养老服务的6个深度思考
时间: 2019-6-24 13:34 发布者: 阿拉斯我 查看: 3881 回复: 0
楼主
阿拉斯我 ( 小学二年级) | 转载 中国养老周刊 作者:朱勤皓 |
2019-6-24 13:34
|查看: 3881 |回复: 0
转载 中国养老周刊 作者:朱勤皓
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和养老服务做出的重要批示,为新时期民政工作指明了方向。养老服务作为新一轮机构改革后民政部门的重要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执政基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为贯彻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国务院要求,民政部组织召开全国大城市养老服务工作会议暨全国养老服务推进会,对推进养老服务,特别是大城市养老工作做出了明确部署。我们认为,做好大城市养老工作,需要立足市情、精准发力,把握好几个关键问题。
一、关于“领导体制”问题
“领导体制”,是推进大城市养老工作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城市人口密集且老龄化程度高,养老问题突出,而城市行政管理又日趋扁平化。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一指挥,才能推动养老服务行稳致远。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实现养老服务发展全方位的统筹,做到全市一盘棋。
一是坚持党和政府在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要明确政府在养老福利政策和基本养老服务等方面的职责和任务,把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列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议事日程。通过设置阶段性发展目标,制订工作计划,明确刚性任务要求等来推进养老事业发展。及时了解群众需求,推动规划编制和立法研究,形成举全市之力推进养老服务的体制机制。
二是强化民政在养老服务工作中牵头作用。新一轮机构改革对民政开展养老服务带来全新的机遇,明确了民政部门在养老服务方面的职责定位。民政的牵头作用是党和政府主导养老服务的具体表现,应主动作为,建立民政牵头的工作推进体制,通过建立行业规范、提升服务标准、强化行业监管,发挥社会各方主体的积极性,整合各方资源,集中解决大城市养老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关于“规划布局”问题
“规划和布局”,是加强统筹领导的关键,起到统一思想的作用。大城市老年人口总量巨大,且持续增加,在低龄老年人口占优的情况下,目前仍是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窗口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应抓好谋篇布局,一张蓝图画到底,实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在规划下推动、在规划下督查、在规划下落实各项工作。
一是规划的必要性。为提前应对老龄化峰值,要进行前瞻性的预判和总体规划,明确发展路径,以平稳应对峰值带来的巨大挑战。通过高质量发展蓝图,统筹政府、社会、市场、家庭等各方主体的投入,提高资源布局效率。
二是规划的严肃性。要将养老规划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化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规划中的“底线”和“红线”,应严格管控。通过总体规划,持之以恒推进城市养老服务发展。
三是规划的多样性。养老的本质是服务,要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满足人的需求和生活习惯出发,从全人口统计、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出发,分类别制定养老发展可持续、可预期的政策规划、设施规划和人才规划,分类实施、分类指引,预留发展空间,明确建设指标,打造服务人才队伍,为大城市养老服务奠定发展基础。
三、关于“发展理念”问题
“发展理念”,决定了养老服务的发展方向。应建立符合国情市情、有利于城市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养老服务发展模式,让他们生活得更有亲情、更有尊严,让其在熟悉的环境下养老,在亲情的陪伴下养老,在丰富的资源围绕下养老,实现“在地老化”和“原居安老”。要明确几个核心理念。
一是宪法精神。从事养老服务,根本要遵循宪法精神。我国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也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家庭养老既符合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国情,也是养老服务体系的核心地位。对党和政府而言,要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帮助和支持家庭养老的角度出发,推进养老服务。
二是公益属性。养老行业服务对象是特殊群体,养老行业的第一属性应是公益性。为老年人提供质量优良、价格适度的服务是养老服务的根本目标。市场配置是为了整合社会养老各种服务资源而采取的手段,目标是丰富养老服务。
三是社会功能。要鼓励健康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保持老年人正常的社会功能,鼓励“积极老龄化”,反对“消极养老”。应科学理解新时代的“孝”,不能将中华传统美德的“孝”,狭义理解为“供着”“顺着”。新时代的“孝”,应以尽可能延长老年人正常的社会属性为目标,以最大程度提高老年人有质量的长寿为根本。老年人参与适合自身情况的社会工作、社会活动,可以使老人身心更加健康。
四是区分生活与照护。老年生活与老年照护是不同的概念,服务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对老年生活而言,主要关注的是家政服务、心理慰藉和各类丰富生活的活动;对老年照护而言,重点是解决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要把握养老机构(长期照护场所)设立的“三个要素”:即离医疗机构近(尤其是具有抢救能力的医疗机构);探望成本低(减轻家属探望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及精力成本);与老年人原有生活环境相近(尤其是城市老年人一直以来的生活环境)。对民政部门而言,养老服务的重点应以照护为主,满足失能失智老年人需求;以生活为辅,社会各类资源能够提供各类可供选择的服务。
五是医养结合。医养结合的目的是解决老年人在养老时的医疗服务保障问题。应根据不同养老类型,区分工作重点。对养老机构而言,重点解决在院老年人的慢性病管理和长期护理问题;对社区养老而言,通过家庭医生,实现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帮助解决老年人在看病难、长处方等方面的问题;大重病、急性病的治疗和抢救,还是要依托各类专业医疗机构。
六是“15分钟生活服务圈”。大城市养老资源配置的基本逻辑,应当是资源和配套围绕老年人转,让城市老年人够得着、用得上。重点在街镇打造综合为老服务体,在1500米(步行15分钟内)半径辐射范围内,为老年人提供家门口一站式的养老服务。
四、关于“平台建设”问题
“平台建设”,是新一轮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大城市既是养老问题的爆发点,也是各类主体参与养老服务的集中地。通过建立民政牵头的平台机制,发挥民政在开展养老服务中的牵头作用,整合资源,制定标准,反馈需求,加大养老服务创新探索。使养老平台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统筹养老服务的指挥部、推动养老工作任务的督查点。
一是实体平台。城市的最基本单元是街镇,养老平台的重点也在街镇。要发挥民政在街镇中的平台牵头作用,既要整合政府各部门力量,加强养老工作的协同协作;也要整合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鼓励他们依法依规、有序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通过平台建设,强化养老资源与服务的统筹调配,实现养老公共政策和服务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是信息平台。要将养老服务与科技创新、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老年人和市民提供更丰富、更便捷、更智能的信息化服务。有效推动养老供给与养老需求的高效对接,实现养老资源的精准配置和养老需求的充分满足。
五、关于“服务供给”问题
“服务供给”,是发展养老服务的基础。大城市养老,应在明确规划、明确布局的基础上,持之以恒推进各类养老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总量。总的原则是:鼓励各方进入,把握服务标准,让养老服务总量日渐丰富且便于选择。
一是精细化供给。从细节处做起,以老年人需求为中心。一方面,建立“守门人”制度,政府基本养老服务,通过统一评估,区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体状况、不同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对应相应的服务标准,匹配差异化、精细化的服务。另一方面,研究好大多数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和日常生活,重点聚焦老年人的“医、乐、学、为”,提升老年人获得感。
二是多层次供给。大力鼓励养老产业发展,鼓励市场配置,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类型、更多层次的服务。关键是突破制约供给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如税收优惠问题、养老企业与养老社会服务机构统一待遇的问题等。还比如,存量资源利用的问题。大城市已迈入城市更新时期,加速存量设施转换利用,出台可操作性的工作指引,是增加大城市养老服务供给的关键。
三是鼓励“跨界供给”。为老服务既有针对老年人特殊要求的核心需求,也有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普遍行为。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在同一领域内、同一市场中消费,要打破服务供给中的年龄标签,鼓励社会提供跨服务主体、跨消费人群的服务产品。
六、关于“支付能力”问题
“支付能力”,是促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根本杠杆。养老服务是需要“买单”的,支付给谁,谁支付,怎么支付,需要认真研究。特别是在推动优质养老产品和养老服务供给中,支付体系建设是最重要的前提。目前,养老服务的支付主体包括个人、政府、社会保险及商业保险等;支付对象主要针对养老机构及各类服务设施。研究支付能力,是为了把握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度”,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着力解决好群众最迫切的问题,又不脱离实际做出难以兑现的承诺。
一是增加老年人支付能力。从需求方而言,以社会平均养老金作为衡量老年人支付能力的重要参考。通过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强调子女赡养义务和家庭的养老责任,鼓励商业保险发展,提升老年人自身支付能力。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重点增加老年人在照护方面支付能力。
二是研究建立多元化支付体系。从供给方而言,针对养老产业周期长、回报率低的特点,加大对服务机构的补贴力度。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保险、税收减免、公用事业费优惠等措施,也是一种提升社会支付能力的方式。坚持可持续的原则,建立“四个出一点”的支付模式。即“个人和家庭出一点,政府补贴出一点、社会保险出一点、商业保险出一点”。通过针对不同对象、科学合理的支付比例搭配,为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奠定基础。也要避免养老服务中的过度包装,避免出现一些“中看不中用”的要素,增加社会和老年人的额外开支。同时,要认真研究“补供方”与“补需方”的关系,我们认为,补需方是未来方向,有助于让有需求者“用脚投票”,鼓励优胜劣汰。补供方也是不能少的手段,但是要更加精准,不能简单地“一刀切”。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年6月3日),作者朱勤皓(上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原文标题为《关于大城市养老服务的几点思考》;图片来源于百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