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丹星:中国各方养老力量的自我生长
时间: 2015-12-25 14:43 发布者: 林晓敏 查看: 2732 回复: 0
楼主
林晓敏 ( 小学三年级) | 转载 网络 |
2015-12-25 14:43
|查看: 2732 |回复: 0
转载 网络
2013年是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启动年,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发布了3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文件,这是国家战略首次把养老问题从纯粹民政系统解放出来放到了国务院各个部委联合发文的层面,我认为这是真正产业的信号。
全球视野下,中国养老到底该向谁学?
也许每个国家都需要学一点。北欧模式基本的策略就是政府出钱、社会组织出力,以社会组织提供服务,以服务评价体系为基准的政府购买服务,所以它运营成本的70%-80%来自于政府,不需要担心钱的问题。美国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市场化,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各显其能,逼着他形成一个市场化完整成熟的体系。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都是混搭,由福利型慢慢走向市场化的过程。
中国养老产业在商业运作上可借鉴美国模式,长期照护保险应该学德国,辅具用品智能化学习日本,照护文化体系应该学同根同族的我国台湾地区,人才培养应该学习历史悠久的澳大利亚。
中间群体是中国养老未来市场的切入点
目前全国养老机构4万多家,570多万张床位,每千人27张。一个很大的现实,48%的空置率尤其是民营养老机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对于中国养老产业来讲有三个层面的项目,一是远郊大盘,二是近郊(1小时圈内),三是中心城市的老年公寓,这类基本都是租赁的。三类中哪些真正产生了无效床位?在中心城市的租赁、改造项目基本不涉及养老地产;有些项目一半养老,一半地产;还有很多项目是大地产开发小养老。在这些层面上构建了千人27床位的业绩。
在这样的现状下什么项目能活下来?从规模来讲,越大的项目越在空中,中等项目在中间摇摆。中国养老的中间群体是未来市场的切入点,也就是收入水平在5000元基准的,二三线城市会低一点。服务与存活的关系,以刚需服务为主,存活市场更大;单纯做活力、养生、健康,制造概念而非刚需的,生存能力堪忧。
探索破解产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养老产业的大环境不错。从政府来讲,从2013年-2015年,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启动PPP模式推动产业发展,新的产业规划也在制订。同时,产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也很突出,比如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医养能不能结合,在体系上很难融合在一起。融合体现在共同的客户目标,共同的服务理念,一个保证生活基本需求,一个保证医疗需求。在解决创新上,要通过第三方非营利机构,一种模式的落地才有可能。如果没有立法作保证,中国的养老产业发展是非常受限的。
市场怎样才能承接?首先是社会资本,能进能退。第二是实体经营,能微利,能生存。第三是从业人员能够留下。
如果把所有养老产品和服务放在这里,上面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纯福利性的;下面是供需关系决定的市场产品,纯营利性的;中间是非营利,属于准公共产品和服务,它是要把公益性事业通过市场化运作形成自我造血能力,而不是依靠政府扶持,未来无论它叫什么,应该是社会企业形成自我运营的能力,这是真正让市场能够做主的途径。
养老产业培养的人才必须成为一种职业,否则很难留人。医疗资源的稀缺性、专业性、公益性决定了我们不能用纯医院支撑模式来做养老,养老领域必须想办法吸引类似护士助理这样的专业技术人员来从事养老,日本就提出了介护的概念,肯定他是一个专业人士,定位是介于家政和护士之间。如何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医生、护士之外,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都是这个职业体系的组成部分。目前卫计委只管医生护士,能否放大医疗技术人员的范畴,把健康管理师、营养师都放进去?如果不行,民政系统能否把他们纳入进来?找到组织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能否考虑将他们放在一个“工作委员会”下成为一个职业体系?不论你是谁,进来要用统一的标准来做。通过互联网加大服务半径的渗透,通过集约化管理,把社区这个平台真正利用好,集约使用现有好的资源,这才是中国的发展模式。
中国养老产业历经近20年进程,“十二五”马上要结束了,跑马圈地,大兴土木。“十三五”开始重视培养人才,运营管理。我们期待下一个十年养老产业能走向成熟,会有品牌和黑马杀出。中国养老产业也要通过这样的趋势,先粗后精,先城市后农村,先刚需后普及,先数量后品质,先政府后民间……真正形成和国际接轨的具有金融品质的养老产业黑马,曙光已现,路还很远,需要各界共同努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