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养老重在养生 养生重在养心(深度好文!)

[复制链接] 地区:
养生保健
养老重在养生 养生重在养心(深度好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我姓锦 (小学一年级) | 转载 网络 |
2016-5-4 10:17 |查看: 1491|回复: 0
转载 网络
本帖最后由 我姓锦 于 2016-5-4 10:20 编辑


  世界上的每一种生物,大致都有其正常的寿命,蜉蝣之短、灵龟之长,物种使然。人类正常寿命有多长,说法不一,普遍认为世人的正常寿命应达一百二十岁,但至今能越过一百岁门槛的为数也不是很多。现今世界上人口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日本,也仅达到83岁。所谓养生,就是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延长自己的寿命。可见养生的确是全人类面临的一大课题。

  养生是一件“系统工程”,养生的方法遍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运动养生、饮食养生、文化养生、药物养生、调控养生等等。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要“综合治理”。报纸、电视上经常介绍一些长寿老人的“秘诀”,这些秘诀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效仿的,甚至有些并不符合科学。比如CCTV就曾介绍一位长寿老人从来不喝水,只喝饮料;还介绍过一位老人天天以肉食为主,很少吃蔬菜……这只能说这是她(他)们的生活习惯,绝不会是她(他)们长寿的原因。即使介绍的是科学的养生方法,也未必都适合每一个人,一定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酌情选择适于自己的养生之道,养生才能生效。为了迎合现代人对健康越来越看重的心理,时下流行着各式各样的养生理念,可谓众说纷纭。还有人把“养生”单单理解为“养身”、“健身”,因而忽视了“心理健康”,养生的关键其实是养心,必须明确这样一个理念:养生重在养心。

  养心属于精神层面,看不见摸不着,如果自己不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不懂得自我修养,在变化莫测的社会发展中,在错综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在顾此失彼的重重矛盾中,很容易把愤怒、委屈、无奈、失落、伤感、惆怅、焦躁等消极情绪积聚在心里,越积越多,直到再也承受不了时,便心理崩溃了。于是,各种各样的由精神导致的疾病随之而来。

  所谓养心,就是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避免过度的耗伤心神,养心就是维护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直接会影响到生理健康。有位匈牙利科学家,幼时患白喉。医生断定他活不了多久。在24岁时又因营养不良而体弱,医生认为他最多只能再活6个月,但由于他坚持自我心身调理,最后活到了一百零三岁。还有一个例子:在美国的波士顿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翁因车祸死亡,医生在解剖他的尸体时意外发现:死者本来竟然有多种疾病缠身:血管硬化;心脏比正常人肥大了一倍,慢性肾炎;肝脏中原有的血液流通渠道已经堵塞,但却另外开辟了一条通道来代替……他原来的每一种疾病都是致命的,却不明白他为什么能活这么久并且还能在路上行走。询问死者妻子时,死者妻子说他生前一向生活得很好,身体很健康,经常到处走动,从未发现自己有病。分析原因,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死者生前有着乐观的精神和顽强生存的意念,结果动员了身体中的所有后备力量,很安然地活下来。事实上,对于心理不健康的人,即使机体完全康健,也必然会百病丛生,无法生活。看来,对生活的热爱与渴望,是一切疾病的解毒药,顽强的生存的意念是抵抗一切疾病的有力武器。

  人在生命活动中,既然精神因素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养生中调摄精神,养心修性,就显得更外重要了。这一点,对于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所谓养心,自然不是指保护好心脏,而是指调控好自己的心态,包括思想、感情、情绪、意念等等。《黄帝内经》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心是生命的根本,主宰着人的精神变化。)“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悲哀、忧愁会使“心”发生动摇,所以五脏六腑也随之发生疾病……)人的心态需要保持平和,犹如人的体温必须保持正常一样。有些老同志由于过分怀旧,整日沉浸在那些残缺的、苍白的回忆里,以至于对眼前的一切都毫无兴趣,即使美好的现代的生活情趣也索然无味;也有的人由于盲目攀比,总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少,失去的太多,事事不如别人,以至于悲观丧气,闷闷不乐,甚至患上了精神抑郁症;还有的人由于情绪消极,老感到自己被社会冷落,被人们漠视,以致心灰意懒,颓废变态,毁蚀掉了自己的心灵和意志。凡此种种,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养心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去养心呢?

  关于如何养心的文章有不少,不过都很难开出一个面面具到、一应俱全的药方来,讨论这个问题,无非是沟通一些理念,根据自己的人生价值观,酌情修补完善而已。

  其一,静心。俗话说:动以养身,静以养心。做到“心静”,其实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万籁俱寂不一定是静,外界的静并不能阻止心里的杂念丛生。如果终日思前虑后、欲望不止,难免会百病丛生。“不良情绪是疾病的催化剂”,这话一点也不过分。静,不要外界的,而要内心的。心静才能气顺,气顺才能健身。要想心静,就要“炼心”。冥想,原本是宗教中一种修心养性的行为,修禅入定其实就是养心的一种有效途径。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寿命都很长,他们觉得世俗纷争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都是镜花水月,所以他们往往退隐自适,逍遥度日,在清寂简静中谈玄冥思,参禅悟道,对人生万象作出了深层探索。这样,他们的心思当然就不会被一些琐事俗务牵挂纠缠。烦恼大多来自于得失毁誉。境界提高后,这一切就微不足道了。孔子活了73岁,荀子74岁,庄子83岁,孟子84岁,墨子92岁,欧阳询85 岁,柳公权88岁;陆游85岁……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无非是毅力坚韧、勤奋多思,善于修身养性。当然也有心理不健康,性格怪癖导致的英年早逝的反面例子,例如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18岁即少年得志,官运亨通,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33岁便忧郁而死。唐代著名诗人李贺,也因仕途失意,一生愁苦而多病,27岁便与世长辞了。古今中外那些善于修心养性的大学问家们为了做学问,总是一副沉思的样子,一副静默的神态。他们的一生往往也是在“静寂”中度过的。然而正是在这种静寂中,智慧迸发出了非同寻常的火花,人的一生才因此而精彩。

  其二,养神。如果说“静心”是手段,那么“养神”就是目的了。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是人身上的三宝,是祛病延年的内在因素。精与气又是神的物质基础。精气足则神旺,精气虚则神衰。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人的精神状态。神,对于人体来说,是居于首要地位的,惟有神的存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古代养生家强调指出:“神强必多寿。”这里所说的“神强”就是脑神经健康或者说心理健康的意思。养神,说到底就是要净化人的灵魂。如果你的灵魂始终是美丽的,那你就拥有了“不老之药”。伤神就会神衰,神衰就会健忘失眠,多梦烦乱;神不守舍就会发展为癫狂,严重了还会昏厥。养神,就在于使自己的七情适度,喜、怒、忧、思、悲、恐、惊各有法度,适可而止。

  人的一生,大多道路坎坷,不如意的事情很多,尤其是进入老年之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人际关系、健康状况、性格情绪等都会发生改变,老人精气不足,怒火易炽;耳目不明,易起疑心;处境不顺,多有抑郁,容易产生孤独、忧郁、失落、自卑等消极心理。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养神就格外重要了。

  其三,修德。社会上曾一度流行《不生气歌》,它是以排遣因斤斤计较、遇事攀比而造成的不良心情为主要内容的。应该指出的是,仅仅“回避”和“忍受”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养心,养心是需要更广泛、更深厚的精神内容作为根基的。现代物质社会搞乱了人们的思想,追逐金钱、权利、速度和时尚,这样的“心”往往是功利的、浮躁的。心性的平静、安定及祥和,离开我们已经多年了。面对当今的世界,许多老年人心难静、气难顺、神难凝,这也就更需要静心、养神、修德。面对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更应当把修德视为养心之本。德高才能心静,德高才能神凝。养德最要紧的是去除那些束缚自己的名缰利索,使自己不为名利得失所折磨。如果你能做到视名利为草芥,视得失为无物,那你就可以在快乐的天国里自由翱翔了。

  唐代著名医学大家孙思邈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如果不能够修德慎行,即使有灵丹妙药也不可能益寿延年)美国密西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曾对2700人进行过跟踪调查,发现善恶会影响一个人寿命的长短。助人为乐、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寿命显著延长;而心怀恶意、损人利己、与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死亡率是正常人的1.5倍。美国心血管病专家威廉斯博士从1958年开始对225名医科大学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因心脏病而死亡者,恶人是好人的5倍。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俗话说:“积善成德”,德的核心是“善”。人心一善,一切的善也会随之而生,人心一恶,一切的恶也会随之而来,善恶的来源始发于心灵。我们常看到一些长寿的老人,大都一生乐善好施,自奉节俭,性情乐观,笑口常开,以其朴实淡然的态度,美好平和的心灵,给自己和家人以及朋友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养老重在养生,养生重在养心。养生和养心,身心是一体的,它们互相牵制,互相作用。时时刻刻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世间的一切喜、怒、哀、乐,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争取做到身如止水样平静,心如飞泉般欢快,这才是真正幸福的晚年。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4-7-3 11:25 , Processed in 0.209811 second(s), 4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