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圈的10大“怪相”,不吐不快
时间: 2017-10-9 09:15 发布者: 阿拉斯我 查看: 3086 回复: 0
楼主
阿拉斯我 ( 小学二年级) | 转载 中国养老周刊 |
2017-10-9 09:15
|查看: 3086 |回复: 0
转载 中国养老周刊
1.关于护理员
很多养老机构参加过运营管理培训和养老护理员资格培训,但由于准入门槛低,护理员队伍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原来接受过正规或长期培训的人员屈指可数,绝大多数从业者只是经过短期培训后获得初级资格证书,且半数以上的机构无人持有高级证书。
此外,在护理员年龄问题上,有些机构片面、一味地追求年轻化。年轻的护理员有活力,容易考取资格证书,但年轻人对养老服务业认可度较低,流动性大。中年护理员普遍在家中有过照顾他人的经验,较能吃苦耐劳,相对稳定,这些特点对照顾老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2.关于无证经营
很多民办养老机构全部属于无证经营。即便是公办养老机构,许多也属于无证经营。许多养老机构持有2014年以前核发的福利机构许可证,在提高消防验收标准后,年审基本不合格。未能通过消防验收,是导致绝大多数养老机构无证经营的最直接原因,也是当前制约养老机构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消防设施改造投资大,要求严,许多民办机构表示当前已经运营困难,无力承担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消防整改费用。同时,消防验收要求的前置条件较多,如需要提供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十几项证照。由于过去养老机构在土地利用、规划许可、建设等方面存在审批手续不齐全、不规范等历史遗留问题,大多非自身原因造成无法备齐相关文件证明。拿不到消防备案手续,不仅民政部门的民非证不予年审,不能获得政府的运营补贴,而且卫生证及银行的一些手续也无法办理,医保定点报销无法落实,严重限制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
3.关于扶持政策
政策扶持难落实与部分机构政策套利并存。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养老机构用电、用水、用暖、燃气、有线电视收费等执行居民价格,但一些民办养老机构租用的是村里的土地或是厂房和商业用房,这项政策就很难落实。
由于缺乏后期监管,政府前期的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民办养老机构的道德风险。为了获取政府补贴,部分养老机构存在虚报床位数量等政策套利现象,也有个别机构以“养老”之名行房地产业之实,套取用地指标和财政补助。
4.关于标准化
标准化建设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障。养老服务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标准化的行业规范。以老年人能力评估为例,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需要对其生活能力进行评估,以便确定所需的护理等级并据此确定收费标准。这种评估本应由入住者和养老机构之外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根据专业标准来进行。目前所有的机构也都会对入住老人的健康和生活自理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但参照标准不一。这也导致机构与入住老人家庭之间对判定结果经常难以达成共识,甚至产生矛盾,给收费和看护方面带来影响。
5.关于政策导向
由于当前养老机构和床位建设数量仍被纳入考核指标,地方政府多鼓励机构做大做全。一些地方政府主导建设的社会福利中心和养老服务中心,基本由政府划拨用地,投资多、占地多、机构人员多,有公立医院入驻,作为“示范性”养老服务机构推出。由于前期投入高,收费也相对较高,脱离了普通群众的接受能力,入住率普遍低下。为此,应纠正“示范性”养老机构档次越高越好的错误认识。同时政府不宜再片面追求床位建设数量,而是应在如何提高老年人的有效需求、如何提高养老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
6.关于机构审批
目前来看,养老机构新建、改建项目所需申报材料较多,手续十分繁琐,周期较长。一位机构负责人表示,办理养老机构手续,从头到尾需要盖36个公章,意味着共有36个部门涉及审批,历经3年才办完所有的手续。为适应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的新形势,政府应加快建设项目流程再造,推进审批服务相互衔接,对养老机构建设实行并联审批,同时精简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审批材料,由事前审批更多地变为事中、事后监管。
7.关于行业竞争
老人及其子女选择入住养老机构时一般存在低价位优先选择心理。在目前养老机构老年人入住率不高的情况下,老人及其家庭的这种心理被部分养老机构利用,造成了竞相压低价位的恶性竞争。按经济成本计算,有些养老机构每月600元(自理老人)的入住费用已是无利可图,但有的机构表示“500元即可入住”。机构之间这种的这种价格战,只能迫使其压缩成本,降低服务质量,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养老机构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8.关于机构布局规划
由于目前政府对合理规划养老机构布局干预较少,民办养老机构选址存在一定的自发性。我们在调查中遇到的一个极端情况是,某地区公交车一站距离内分布着6家养老机构,结果导致这6家养老机构入住率均较低,平均只有30%~40%。
从长远看,养老机构的发展不可能靠压低价格、只收住自理老人来实现。解决中国养老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为需介护老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养老机构,尤其是政府支持下的养老机构要实现良性发展,其收住对象应以需介护老人为主的刚性需求群体,并在此基础上发展针对这一群体的精准化服务项目。
9.关于龙头企业
每个行业每个地区都有龙头企业,养老行业也是如此。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各地区的养老行业协会多是由当地龙头企业、特别是龙头养老机构倡导建立起来的。虽然这些企业理念上是先富带动后富,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龙头企业多具有较强的社会资本,容易取得政府的更大支持,从而获取更多的资源配置,结果造成了典型的“马太效应”。
10.关于社会支持
养老机构的发展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目前社会各界已越来越认识到养老问题的重要意义,在物质和服务等方面对养老机构的支持越来越多。但是,部分社会支持尤其是志愿者服务存在将服务主体与客体倒置的现象。首先,社会支持多是有选择性的,支持对象多选择公办机构或是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处于市区的机构,而那些真正需要社会关怀的“弱势”机构却少有人问津,因此多是“锦上添花”,缺少“雪中送炭”。其次,志愿者服务具有随意性,一般是在节日上门提供“到此一游”式的简单服务,缺少自发和持续性的服务活动。
声明:本文采纳了《养老机构发展“瓶颈”及其破解——基于山东省 45 家养老机构的调查》(作者:崔树义、田杨)一文观点,在此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