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心导读: 建档者一定要具有风险意识,应做实个人健康档案,一旦造放开个人查询,防范造假风险的不期而至。 为贯彻落实国办发〔2018〕2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精神,国卫基层发〔2018〕18号《关于做好2018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推动电子健康档案向个人开放,从个人“被动健康管理”向“个人主动参与的健康管理”,从追求“数量型建档率”向“质量型建档率”的政策转型,充分发挥个人对健康档案管理的绩效考核作用,对个人健康档案的真实有效性及风险提出严峻挑战。 1、电子健康档案的作用 电子健康档案中的个人健康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健康体检记录和疾病调查记录,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摘要、主要卫生服务记录等内容。2009年新标准规定的五类电子健康档案将会实行标准化,并将其进行数字化存储和管理,使我国的个人健康档案更加统一和规范化。新医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下大力气推动建立全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为制定卫生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完整的电子健康档案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基于个案的各类卫生统计信息,帮助卫生管理者客观地评价居民健康水平、医疗费用负担以及卫生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区域卫生规划、卫生政策制定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指挥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提高个人健康管理意识 按照设计,居民可以通过身份安全认证、授权查阅自己的电子健康档案。通过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完整地了解自己不同生命阶段的健康状况和利用卫生服务的情况,接受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咨询和指导,提高自我预防保健意识和主动识别健康危险因素的能力,更好的管理自己的健康。 (3)个人健康档案信息共享 通过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更简单更快捷更安全的被计算机管理,提供了更系统的管理方式和查看方式,实现医疗机构、患者、健康人群、卫生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4)借助个人健康档案有助于及时发现重大疾病及健康问题 电子健康档案有助于卫生服务提供者系统地掌握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重要疾病或健康问题、筛选高危人群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达到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目的。 2、电子健康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电子健康档案作为公共卫生中重要的考核项目,为了完成考核任务,各地都很重视,在开始建档的时候,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关注的是建档率,出现的一系列的现实问题。 (1)个人资料信息不全问题 个人电子档案建档,开始初期由于工作量大,加之参与人员多,许多需要乡村医生参与,由于对电脑知识不熟悉,加之采集个人资料信息工作量大,加之录入错误等,造成个人资料信息不全问题。 (2)户籍与人员流动问题 由于电子健康档案按照户籍所在地建档,许多流动人口常年在外地打工,有许多内容要做,如果要按照要求,需要很大的时间和精力,一些健康档案真实性,都很难判断和界定,造成无法真正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管理,出现健康档案维护出现问题。 (3)死档率较高问题 个人档案虽然建立了,由于各种因素,档案信息差错率较高等,造成许多档案不能激活,死档率较高,不能真正发挥健康档案管理的作用, (4)个人不知情问题 个人健康档案里面的信息,宣传不到位,特别是个人的隐私信息居民不愿意透漏等,担心如何保密,个人也不知道如何查询,不一定完全清楚知道健康档案的内容,有着“被建档”的感觉。 (5)互联不互动问题 个人健康档案管理,不但记载健康状况,还需要记载医疗就医记录,但是目前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主要反映在医保、医疗机构、电子健康档案,相互不对接,不支持问题,有些是政策问题或沟通问题,有些是技术封锁问题,影响了健康档案作用的发挥。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交换平台助力电子健康档案开放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交换平台提供区域内医疗卫生统一认证注册管理,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编辑、存储、交换、共享,各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卫生主管部门系统之间数据共享与交换的功能,实现无缝多向整合、业务的动态扩充和降低系统维护管理难度;同时兼容辖区内基层医院原有系统的接入,实现互载均衡与容错等高级技术等完善的功能体系。 根据对各地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目标和需求的分析,基于健康挡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应该是在各地目前各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基于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同于EHR数据中心,制定统一的标准,有效整合医疗卫生业务应用系统,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医疗卫生业务协作网络。平台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示 系统总体架构图 系统总体架构分为两个层次:区域卫生管理层和辖区卫生机构层。 区域卫生管理层表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管理中心,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是一个区县级卫生信息数据中心,也可以是更高一级的数据中心。区域卫生管理层主要提供一系列服务,作为服务于卫生医疗区域(如省、地区、县市卫生管理机构)的单一实例而存在,主要服务组件包括注册服务、公卫数据服务、医疗数据服务、全程健康档案服务、数据仓库服务等。 辖区卫生机构层,是指在所管辖的区域范围内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机构等)所有业务应用系统,这些系统生成、收集、管理和使用那些可以公布在与区域范围内居民相关的健康数据,包括临床医疗数据、健康档案数据、公共卫生管理数据等。这些系统分布在所有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点,为广大老百姓提供各类健康服务。 区域卫生管理层和辖区卫生机构层之间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应用访问层来进行信息交互,以实现健康档案的互联互通性,信息访问层所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提供通信总线服务,如消息传输服务、消息路由等;另一方面提供应用软件通用的系统管理功能,如安全管理、隐私管理、应用审计等。 行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系统的研发以居民个人健康档案为基础、家庭档案为单元、社区档案为区块、区域档案为中心,实现连续、全方位的健康档案动态管理。个人档案提供个人基本人口学资料、行为生活习惯、既往病史、主要健康问题、就诊、体检和健康影响因素等资料的管理,系统功能包括档案的新建、更新、查询与浏览等。居民个人健康档案与家庭特征结合构成家庭健康档案,而家庭健康档案与社区特征结合则构成社区健康档案,通过电子健康档案交换平台汇聚到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
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录入界面 系统实现区域内档案迁移的管理,包括迁入、迁出。根据时序多维空间模型,实现一个人从出生至死亡,从不同主要健康问题的角度,展现卫生服务措施或干预措施的管理。 系统实现与专科(综合)医院的双向转诊,完成就诊记录、转诊记录实时补充个人健康档案,是实现“活”档案的重要途径,从而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