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相关产业] 养老产业 下一步去哪儿?

[复制链接] 地区:
养老产业 下一步去哪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水兵 (小学一年级) | 转载 中国建设报 记者时宜 |
2015-5-19 22:20 |查看: 2858|回复: 0
转载 中国建设报 记者时宜
本帖最后由 水兵 于 2015-5-19 22:25 编辑


       养老产业再一次迎来政策利好。

       4月27日,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全国老龄办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加大政府投入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将政府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50%以上用于养老服务业。而就在此前四天,民政部与国家开发银行还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决定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

       在政府引领下,养老产业已然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各种涉老项目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然而,行业当前的发展进度、水平与热度并不匹配。如何建立公平、健康的产业环境,创建鼓励创新的行业氛围,是中国养老产业能够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日前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清华同衡养老产业专家委员会协办的“2015清华养老产业高端论坛”上,众多业内专家与从业者齐聚一堂,共话发展大计。

       政策密集落地

       回顾过去一年养老产业的发展,政策的密集出台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据统计,自国务院2013年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标志性文件之后,2014年国家陆续推出30多项跟进落实的养老产业政策及指导意见,可谓是《意见》发布以来取得成效最多的一年,而这种趋势也一直延续到今年。

     “从目前出台的政策来看,主要呈现出三种趋势。一是从局部走向全局,二是从边缘化走向核心,三是从具体措施走向制度化构建。”民政部北京职业管理学院教授、博士成海军总结到,具体来说有五大特点:一是全面,涉及土地、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养老机构、社区、居家、行政审批、管理、外资介入、医养结合、社会力量介入、政府购买服务,标准化等方面,基本覆盖了养老产业所需的方方面面;二是权威,这些政策基本都是从中央层面出发,具有行政法规的效力;三是具体,过去出台的政策比较宏观、定性,2014年的政策更加细化了基层操作层面的规定;四是融合,以前养老文件大多是单部门发布,2014年的很多文件则是多部门联合发布。比如此前由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五是创新,除了民间资本介入养老服务业的内容,其他很多政策所涉及领域在业内都是首次发布。

       记者了解到,这些已经出台的政策主要集中在简化审批、放宽企业登记制度、人才、养老用地、费用优惠、民间资本介入等重点方面。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养老服务任务比较艰巨。据测算,如果每个家庭一周需要一个小时的家庭养老服务,全年可拉动GDP 增长0.2%。因此,我国下一步在养老服务领域,最主要的任务是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政府需要找准定位。”成海军表示。

       不堪重负的“养儿防老”

       各种养老政策“扎堆”出台的背后,是我国未富先老的严峻事实。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期,“421”家庭结构(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渐成主流。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医疗保障的提升,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家庭养老压力越来越大。而社会养老体系的不健全、养老支付能力不足等问题也让中国人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愈加不堪重负。

     “什么是养儿防老,仅仅是孩子回家看看、帮忙照顾就行吗?”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观点鲜明地指出,养老要解决的是每个人终生自立的问题。政府有责任让两代人收支平衡、让企业税率合理、让个人负担合理、让养老金合理。

       面对庞大的养老规模,养老服务人才短缺将是长期现实。对此,清华同衡养老产业专家委员会执行秘书长陈首春提出两个“着力点”:一是加强培养、培训,既要多培养机构中的专业护理人员,也要培训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如保姆、老人的亲属、社区志愿者等。毕竟中国居家养老的比例超过90%。二是加强技术装备的研发和配套。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院中,通常是1名护理人员可以同时照顾7~8位老人,先进的监测设备、全息网络化的技术应用,能极大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养老床位的使用效率。

       其实,陈首春的想法在现实生活中已有萌芽。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地区已创新养老模式,综合饮食、居住、购物、出行、就医、护理、娱乐、心理、孝亲9个方面,推出81个居家养老项目,为地区2.6万名60岁以上老人解决各项生活难题。其中,包括陪伴空巢老人聊天的“家音”热线,给老年人提供美味可口饭菜的“天天助餐”计划;还有一项“喘息服务”,即成立社区志愿服务队,进楼入户看望老人,帮老人做家务、聊天,让照顾患病、失能、空巢老人的家属有机会“喘口气”。八里庄街道还计划在今年6月使用云动全域指挥中心系统,一方面以地区人口大数据库为支撑,对老年人口精细化分析,系统梳理所辖地区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如老年人住所、家庭情况、需求导向等各类信息,问需精确到人,提供家政、购物、陪聊等“一站式”个性化养老服务。

       展望“十三五”

       随着“十二五”进入收官之年,有关养老产业的“十三五”规划也自然引发了多方关注。对此,“十三五”规划的研究者、参与者之一杨燕绥透露,老龄社会的教育问题将会是重点之一。如何将老龄社会的影响和常识传递给全社会,提前储备有利条件非常重要。此外,在医疗上如何随着老龄化的需求,把这个体系构建起来,也会成为“十三五”规划的一个重要问题。从老年医学的人才培养到整个卫生资源的配置,再到服务供给和购买,特别是现在大家关注的医养结合,它其实是长期护理的最后一个阶段,目前在我国非常缺乏。如何让这些个人经济难以承担长期住院费用、回家休养又无人照顾的失能老人有尊严地离开,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对于已经到来的和尚未到来的政策红利,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既要期待政策红利,也要期待非政策红利,捷足先登者主要享用的是非政策红利,所以两个要结合起来。“要像公鸡那样早早起来、早早动身,也要像猫头鹰那样,在黄昏之际理清楚之后再做大的运转。”他形象地比喻到。

       而在设计规范方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则表示,目前各部委出台的一些政策规范在用词和定义上存在一些差异,在执行和判断时会造成麻烦,需要尽快统一。

     “无论有政策、没政策,老龄化是中国不可避免的一个事实,人每天都在老,这个市场每天都在膨胀,所以这个市场真正的需求决定中国老龄产业的存在、发展和前景。对于投资者来说,找准自己的定位、研究老人的需求,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是养老产业应该思考的。”吉利大学健康管理学院院长乌丹星最后表示。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4-11-16 11:14 , Processed in 0.203744 second(s), 3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