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养老机构的三大原则
时间: 2016-1-13 16:14 发布者: 林晓敏 查看: 2438 回复: 0
楼主
林晓敏 ( 小学三年级) | 转载 网络 |
2016-1-13 16:14
|查看: 2438 |回复: 0
转载 网络
本帖最后由 林晓敏 于 2016-1-13 16:22 编辑
在传统观念里,老人去养老院是一个不幸福的结局,意味着儿女不孝,晚景凄凉。也正因如此,北京大学知名教授钱理群夫妇和中央电视台原副台长陈汉元夫妇入住养老社区的消息引起舆论热议。他们在养老机构里生活得如何?真的是去哪儿养老也不如自己的家吗?本报记者实地走访二位老人,并请教养老专家,详解在养老社区养老的好处。
北大老教授钱理群:园子比外面清净
2015年重阳节,知名人文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夫妇卖房入住养老社区的消息,引起社会热议。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就是房子不能卖,要以房养老。但钱老为何会卖房养老?他现在过得怎么样?记者日前来到钱老所在的泰康之家·燕园养老社区,一探究竟。
“入住养老社区,我有三大任务:保养身体、写作和聊天。”钱理群说,他入住养老社区的最主要原因是写作的初心。钱老的心思很简单,在养老社区,我可以拒绝一些杂务,集中精力来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养老社区能够让我安静地来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最愉快的事情,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安度晚年’。”
尽管已是76岁高龄的老人,钱老对新环境适应得很快。“这里有‘生活管家’,不管有什么事,打个电话随叫随到。比如有时候电灯坏了,一个电话人就来了。可以说,生活的事基本上可以不操心,我们等于是花钱买服务。”除了没有房产证,钱老并不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质量比以前有所“降低”。生活上最大的变化,一是过得比以前更有规律,不愁一日三餐了;二是开始锻炼身体了,每天要散步40分钟。
央视老领导陈汉元:护理团队更专业
与钱老一同居住在泰康之家·燕园养老社区的,还有中央电视台原副台长陈汉元先生。他2005年被诊断出患帕金森病,今年已80岁高龄。陈汉元只有一个女儿,定居在日本,平时只有夫妻二人独居在家。尽管病情已处于维持阶段,但患病10年来的照护都由夫人负责,“从长远来看,全都托付给老伴儿终究是难以为继的,外界的护理必不可缺。”
入住燕园没多久,陈老就遭遇了一次突发状况:“10月18日,吃完早饭,我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休克了,我老伴怎么叫我也没有用了,正好屋里面有一个紧急呼救器,绳子一拉大夫就来了,护士也来了,当时血压都量不出来了。”由于处理得非常及时,在大夫走后不久,陈汉元自己可以站起来了。这件事让他觉得,自己找到了归宿。为了控制陈老的病情,泰康之家·燕园养老社区的医护团队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介入物理治疗手段,协同语言训练。目前,老人的病情趋于稳定,可以通过助行器自由活动,还经常在社区参加手腕操等活动。
只有一个孩子,而且还不在身边,是许多“空巢”老人共同面临的问题。从前,女儿每次打来越洋电话,陈汉元都是报喜不报忧,因为“报忧又能怎样?”但如今,女儿再来电话,陈老口中的“挺好”可不是假的,而是“真的挺好”。
养老社区生活三大好处
惨白的墙面、幽暗的灯光、狭窄的房间、冰冷的铁床……不少人心中的养老院是一个凄凉之所,再加上老人被遗弃在床甚至受虐待的丑闻被频频曝出,让公众更加心存恐慌。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郭苹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各层次的养老机构都有,公立的和私立的并存,难免鱼龙混杂。公立养老机构受到的监督多一些,但往往“一床难求”。
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的泰康之家·燕园养老社区
郭苹表示,其实国内好的养老机构有很多。尤其是泰康之家·燕园这类新型机构,正在打破传统的格局,开始通过医养融合、文化养老等实践,帮助老年人赢得一个全新的未来。泰康之家·燕园从居民的文化和社交需求出发,配有12000平米的会所,可供健身、游泳、娱乐休闲。在居住细节上,从门把手、猫眼、穿鞋凳、衣服挂钩、马桶的高度,到单身老人和一对夫妻分别需要多大的储藏空间,都力求符合高龄居民的需要。
泰康之家·燕园养老社区所配备的适老化设计
郭苹说,入住养老社区有三大好处。第一,生活与医疗照护问题得以解决,一日三餐按时供应,甚至有专人送到房间,身体出现问题会有医生及时处理。第二,与人交往的需求得到满足。许多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很少出门,也较少与人交流,但在养老社区里,他们的社交圈一下子变大了,不再孤独了。第三,子女负担减轻了,老人也不再有拖累孩子的内疚感。
泰康之家·燕园养老社区自助餐厅
泰康之家·燕园活力会所的恒温康体泳池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认为,当前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已经很难完全满足这种养老需求,越来越多的老人正加入到机构养老的队伍中去。在杨燕绥教授看来,养老社区里配建医院、提供健全的医疗服务是我国养老机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应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机构的过程中应着重考虑的因素。
泰康燕园康复医院
目前,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真正将医养融合模式落地的机构,泰康燕园康复医院已经于今年11月在泰康之家·燕园养老社区落成,以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为重点发展方向,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初设床位100张。根据社区居民身体的不同状况,康复医院将为养老社区内不同生活区域的老人提供从预防、治疗到康复护理的诊治及健康管理服务。
针对失能与失智老人所存在的护理难、照护复杂的特性,泰康燕园养老社区“中长期照护区”也于同期开始运营,主要接受身患脑卒中、帕金森综合征、老年痴呆症、长期卧床等失能、失智长辈入住。泰康组建了多学科医疗团队,由资深康复专家、老年病专家、护理专家共同参与,为每位居民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落实护理计划、搭配营养饮食、运动、康复计划等非药物手段,切实帮助居民缓解疼痛、恢复生理功能、确保居民身体状况达到最优水平。
现在,中长期照护业务由原三甲医院学科带头人领衔管理,社区还与协和医院、安贞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及绿色就医通道。
如何挑选一家合适的养老机构
郭苹建议,想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一定要选择国家注册的、有“身份证”的标准养老社区。在此基础上,有三大原则需要老人和家属来考量。
其一,经济基础是前提。不同档次的养老机构收费不一样,硬件设施和管理服务水平也有差异。老人要在经济能承受的情况下,选择设施与服务能达到心理预期的养老社区。其中,服务和管理到位、设施安全、医疗配套完备、护理水平专业、交通便利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其二,生活照料全面。特别是空巢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要选择有专业护理员甚至护士的养老社区,得到专业的照护服务,如泰康之家·燕园养老社区便就此专门面向失能、失智老人提供中长期照护服务,联合三甲医院协同工作。
其三,提供精神慰藉。一些中高档养老社区每天都有活动,比如合唱、手指操等,让老人的情感、交往等需求得到满足。
郭苹最后呼吁,对于经济困难的老人,特别是非低保的低收入老人,政府应该出台一些补贴政策。补贴可以直接补给相应层次的养老机构,也可以按比例给予老人。杨燕绥则表示,要为医疗保险和护理保险的支付奠定基础。“今后可以探索,在老人的慢病管理、病后康复、医疗护理、急症处理等方面制定服务包。按照标准的服务包,医保可以付费,能解决部分老人的负担。”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