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养老现象值得探索
时间: 2016-7-13 09:26 发布者: 鸭嘴兽 查看: 2167 回复: 0
楼主
鸭嘴兽 ( 幼儿园) | 转载 网络 |
2016-7-13 09:26
|查看: 2167 |回复: 0
转载 网络
社会老年化的问题,现在是一个国际性问题。中国在50年代人口生产大跃进以后,现在起的未来30年,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现象更为突出,以至于已经出现很多因为老年人的生活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老年养老院,利用老年人的住宅营造养老地产,通过社区服务的居家养老,托老所,社会正在以各种方式试图能够更多地寻找中国老龄化时代到来后的良好机制。
在中国城市,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让社会资源显得不足。而总体来看,从老年人的居家生活,到老年人的就医看病,无论是中国的城市还是中国的农村,老年人如何安度晚年,按照中国传统思路确实已经很难达到理想状态。
社会化养老,我们通常认识的就是老年人进养老院,就这样的通常模式已经不是老年人传统养老思路,需要社会推进和改变的问题。而客观上中国社会不是公费养老院没有足够的资源,就是民营的养老院很多普通老人没有经济实力进去。现在很多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采取的老年人日托的方式养老,或许部分解决了老年人受到照顾,可对于那些腿脚不便的老年人,他们连出房门都难的,社会也就望尘莫及了,有限的资金派出社会上门服务的,那也是杯水车薪。
最近看到一种养老现象,在江浙一带的农村,大量的农家乐开设后,在接待城市旅游者的基础上,他们那家庭式经营有多出一种模式,那就是腾出一间,或者二间住房,用以出租给上海的老年人,他们一边照样接待游客,一边以长租的方式解决了城市老年人的养老。尤其有些地方,已经出现整个村落都办这样的带租屋的农家乐。因为上海老年人能够集中,而他们又分散在各家居住,很多老年夫妻每年租半年以上的时间在那里居住,无形中形成了上海老年人的社区。他们白天与城里人一起聚会,以他们同样的理念的沟通,也可结伴出行旅游。他们一日三餐由农家乐房东提供,而卫生条件改善的农家乐,农村的生活环境,给老年人特殊的安宁居住。
养老,首先要解决的是老年人的打发时间,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历,他们很难做到无事的状态。其次,在他们体弱年迈之后,他们有不希望成为儿孙的负担,再次,他们可以接受安静的环境和减轻无人照顾的心理压力。农家乐养老,有家的感觉,有社交的机会,有居民的环境。在每天100元左右的开支情况下,农家乐业主有了稳定的租金收入,而城里来的老年人,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养老金除去开支后会有些富裕,他们就十分安心。精神的愉悦,加上农村的空气和民俗,城里的老年人摆脱了为儿孙当佣人的状况,每天都要为是客户而受到农家乐商家的热情招待。
城市老年人去农家乐养老,这或许是一条不错的养老经济模式。它一方面可以吸引农村居民在家乡有经营收入,而因为随着城里老年人的到了,他们可以将当地的农副产品推销到城里,城里的老年人又可以将城市消费带到农村市场。他们不用考虑户口,他们因为长期居住,逐渐可以熟悉那里的环境。尤其上海老人,虽然很多人都已经具有独家的居所,可上海里弄生活的文化,石库门内多家群居的现象,至少50年代前后的上海老年人还是那个接受的。
如果上海的老年人,退休后哪怕有2%到农家乐去养老,那是一个什么数量?1500万户籍人口的上海,目前的老年人比例高达30%以上,按照这样的计算,至少有接近10万老年人的农家乐养老市场需求。这至少让上海附近的地区会因为农家乐养老模式带来巨大的消费市场。不仅可以使得中国富裕的农村住宅可以被利用起来,可以使得当地的居住人口增加,在城里老年人在农家乐养老的情况下,必然可以带来甜蜜的儿孙的到来,这样有将促进农家乐的客源。
农家乐,在中国一拥而上的状况,已经出现经营中良莠不齐,而靠旅游可带来的农家乐经济,全年的旅游谈季往往成为农家乐因为地理位置而导致的缺陷性经营困惑。而如果有序地推进农家乐养老模式,逐渐以养老为主业,带动农家乐完善,加上社区性的集中发展,在全国医保联网的推动下,使城市老年人养老资源不足的问题,老年人的孤独问题,老年人经济条件适宜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农家乐养老模式,不仅可以形成城里老人抱团互助,也可以增加城乡经济和消费的合理流动。这样的模式是社会资源最大提升利用度的一种,值得探索和尝试推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