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向日本学什么?
时间: 2016-8-30 09:19 发布者: 荷兰豆 查看: 2523 回复: 0
楼主
荷兰豆 ( 小学一年级) | 转载 网络 |
2016-8-30 09:19
|查看: 2523 |回复: 0
转载 网络
本帖最后由 荷兰豆 于 2016-8-30 09:21 编辑
老龄化加速所带来的养老问题正成为让全球焦虑和关注话题。联合国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达到9.5%,2040年将达到22.1%。而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老年人口占比则已超过了25%。
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对于同属儒家文化圈的中国和日本来说,居家养老无疑是最为主流的养老模式。然而,对于这一模式,中日却有着些许不同的理解。近日,日本中京大学现代社会学部教授野口典子介绍了日本居家养老的现状和探索。
老人并非都需要照顾
“在日本,‘老老介护’已经成为居家养老中的普遍现象。” 野口典子介绍,所谓“老老介护”,是指老年人照料护理老年人,两者的关系通常是配偶或子女。据日本政府主管社会养老服务的机构统计, 2014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家庭中,65岁以上老人互相护理的比例超过了54%。有的是65岁以上的老人照料护理自己的老伴,也有的是65岁以上的老人照料护理自己的八九十岁的高龄父母或岳父母。
“老老介护”的优点和缺点是同样显著的。对被照料的老年人来说,看护者与被看护者长年生活在一起,熟悉彼此的生活习惯,便于照顾对方。对社会来说,“老老介护”可以减少养老院及护理人员的数量,减少政府对养老设施的资金投入。然而,看护者因常年照顾老人,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加之日本少子化、超老龄化以及独居等现象的加剧, 单纯的“家庭护理时代”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缓解这个问题,除了必要的社会福利和国家政策外,社区援助应该得到加强。”她表示,相比起医疗、年金、住宅等生活基础条件,老年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与充实也同样需要被重视。
具体来说,社区对老人而言是一个寄托情感的地方,这里有他们熟悉的街坊邻居,能给他们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其中老人更容易找到生活的乐趣。在社区中,老人并非是完全的被照料者,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老人还可以自我照顾,甚至还能为社区作出自己的贡献、发挥余热。由此,不仅可以减轻社会养老负担,还能提高老人晚年生活质量,减轻他们的依赖感和被社会排斥感。
“现在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大家觉得所有的老年人都需要照顾和帮助。其实有一部分能够自理的老人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积极的作用。加强社区援助,不仅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安心,年轻一代也看到他们积极回馈社会的姿态,也会对自己将来的老年生活有一些憧憬,有助于全社会养老体制和氛围的构建。”
从“心”出发关注老年需求
在中国,一方面,少子老龄化、未备先老、未富先老等问题困扰着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另一方面,各种养老机构、养老地产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国内的养老院喜欢建成几千个床位甚至上万个床位的,这就变成老人集中营了。实际上大部分老人都愿意在自己熟悉的社区生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曾表示。而野口典子也认为,所谓的“老年住宅”很容易走入误区。
“为什么老年人会喜欢专门的老年住宅?为什么老了以后就要去适应新的环境呢?”她向记者反问到,如果是你,会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去入住一个全新的、看似完全针对老年人而设计的房子吗?
在她看来,全新的、现代化的设备和环境等都不是老年人真正想要的东西。在日本,老年人更倾向于怎么把每天的日子过好,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光鲜亮丽。比如说一些老年人就喜欢自己做饭、喜欢自己用了多年的某个炊具,如果把这些换成现代化的自动化的电子产品,他们不仅不觉得方便反而还可能会造成一些危险。
屏蔽此推广内容 然而,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化,以往年轻时的居住环境必然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对此,野口典子表示,日本在建造住宅时,比较注重房屋空间的可变性,当老年人腿脚不方便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特定需求调整房间的结构。
这种建造房屋的理念也正在中国落地。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研发的“SI住宅内装修体系”,通过把结构支撑体和管线及内装填充体分离的方式,使住宅具备结构耐久性、室内空间灵活性以及填充体可更新性特质,实现了以建筑产业化的生产方式建造的长寿命、高品质、低耗能的新型可持续住宅。
在民政部北京职业管理学院教授成海军看来,在中国,目前居家养老服务领域也存在很大的欠缺与困境,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除了老人居住的住宅,建立和完善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家庭服务中心、老人饭桌等服务设施,是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物质条件。具体的措施包括同步规划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整合社区养老资源、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