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养老,护理人员是关键
时间: 2018-4-12 21:56 发布者: 日照我心 查看: 2615 回复: 0
楼主
日照我心 ( 小学二年级) | 转载 中国养老策划师 |
2018-4-12 21:56
|查看: 2615 |回复: 0
转载 中国养老策划师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至今,无论是运营方还是服务方,做养老就是做服务,已是板上钉钉的共识。作为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其“服务”价值的完成,关键在“人”,因此,能否把人管控好,是其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
护理人员的待遇才是这个行业的关键。
创造一切条件关爱、尊重护理人员,才是提升客户服务体验的关键。
解决养老行业人才流失率高的问题,必须要打通上升通道,实现职业发展路径可视化。
制度是为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价值体系服务的;对人要人性化,对事要标准化。
而这个行业又因带有“替子女尽孝”的特殊职能,所以一直存在着人性化与标准化管理的争论与博弈。
情感缺失,是多种老年疾病的诱因
“失智症是高龄老人高发病症,而医身不如医心,爱不仅是一种情感需求,更是最好的妙药良方。”
人在进入老年之后,随着身体机能逐年退化,内心不稳定情绪则会增加,不安全感、恐惧感也会增强,对于失智的老人,情况更甚。
同时,当到了老龄阶段后,人会逐渐回到孩童的状态,对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依赖性越发强烈,这种依赖感,就是一种被需要的情感,即是爱;这时,如果子女不关心,老人很容易因空闲与孤独而变得苦闷、悲观,无处倾诉使内心苦闷,从而加剧心理负担,诱发慢性躯体疾病,严重的将导致更多疾病。
其实对于老人而言,孤单才是“致命杀手”,是多种疾病发生的诱因,而简单的陪伴,却是干预、延缓他们患老年病最好的“药方”。
而这种“爱”,对于养老人而言,更要根治于内心,这不仅是一个人的道德素养,也是这个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
职业荣誉感缺失,是这个行业人才流失率高的重要原因
当前,养老辅助护理器使用并不普及,大部分工作还是由人工完成的,护理员要长期从事给老人换尿布、排泄物等工作,这不仅对人的体力挑战很大,同样对人的精神挑战也很大,特别是长期卧床的老人,护理难度更高。
而现实是一方面对护理人员要求具备较高心理素养,另一方面却没有给予他们尊重,用护理员的话说,干着伺候爹娘的事儿,却还不如保姆、阿姨受尊重。
职业荣誉感缺失,成了这个行业人才流失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护理人员最大的一个愿望就是被尊重,尊重不是一句口号,更多的应该是体现在日常的工作中,比如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提高餐饮质量、定期、定时给他们减压,奖励性的休假等等;让他们感受到归宿感,比多发一些薪水更重要。
创造一切条件关爱、尊重护理人员,才是提升客户服务体验的关键。
而仅在精神上给予对护理员的尊重还不够,职业化的缺失,发展路径不明晰,也是养老行业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养老行业应构建职业发展路径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描述,人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人的一生就是被这些需求,驱动着不断依次向上寻求突破。
当人成年后,进入社会择业时,如果选择的行业具有成熟可视的职业上升发展路径,则会清晰明确未来的发展蓝图,可提前满足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因此,便可在其行业长久的走下去,同时也促进了这个行业不断更替与繁荣。
如医生、律师、会计师等行业。
但养老行业目前是缺失的。在政策层面,护理员还不算一个职业,所以无从谈起职业发展路径,可以说护理员在这儿干1年和干10年是一样的,这个行业急需像医疗、医生行业一样,有清晰明确,看得见自己的职业发展上升通道,这不仅是职业荣誉感,更是人的价值需求。
技能都好解决,养老人才成长、激励机制的建设才是关键。
机制的缺失,并非一朝一夕能完善的,它可以和人的培养一起慢慢构建,而作为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人的管理是关键,怎样在人性化与标准化之间进行权衡,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人要人性化,对事要标准化
“养老是有温度的,养老服务的人性化必须始终贯彻其中。”
而另一方面,没有标准,服务是没有止境的。作为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想要实现持续性的盈利,保持利润率稳定,保证服务的品质,必须要在严格、规范的规章制度内,标准化、大规模的生产,才能确保实现。
在服务的过程中,操作规范、体系建设、内部循环机制等制度安排,应进行标准化设计和执行。标准化其实是对质量的一个把控,服务做到什么程度,该怎么做,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保证无论是谁来做,客户都能完整、良好的享受这个服务过程。
而人性化应体现在对具体操作的人上,因个体差异的不同,应允许从工作方式到一些需求的个性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