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代人物] 无儿无女无夫,她单身82年却被称“万婴之母”,亲手接生袁隆平!

[复制链接] 地区:
中华老人
无儿无女无夫,她单身82年却被称“万婴之母”,亲手接生袁隆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柳绿花红 (小学一年级) | 转载 网络 |
2020-2-14 09:19 |查看: 2940|回复: 0
转载 网络
本帖最后由 柳绿花红 于 2020-2-14 10:03 编辑

  前些日子,在网络上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人民币上印一位女性,应该印谁?"网友们众说纷纭,然而有一个答案却得到了高票赞同,那就是"林巧稚"。


  林巧稚是谁?有何伟大之处?为什么我们很少听到这个名字?

  01

  上个世纪,在中国的大地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女子。

  1927年,她20岁,决意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成为一名优秀的医护人员。然而,她的报考决定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原因很简单,20岁,对于那个年代的女子而言,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生儿育女的年纪了。

年轻时的林巧稚

  眼看着她的同龄人都已经为人妻为人母,父母的心中十分担忧,生怕她因为读大学而把婚姻大事给耽误了,因此百般劝阻。这位年轻的女子,毅然决然地告诉父母:"那我就一辈子不嫁!"然后奔赴了考场。

  所有人都认为她说的不过是一句气话。女孩子怎么可能不嫁人呢?难道要把一辈子都献给医护事业吗?可是,她真的做到了。她终生未婚,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中国的医疗事业。她没有生育,却被誉为"万婴之母"。她就是"中国的南丁格尔"——林巧稚。


  02

  1901年12月23日,林巧稚出生于福建省思明市鼓浪屿。她是家中的第三个女儿。林家信奉基督教,林巧稚的父亲将这个美丽灵秀的女儿视为上帝的礼物,因此给她取名为"林巧稚",意思为灵巧而又天真。

  在林巧稚五岁那年,母亲患宫颈癌去世。父亲林良英更加疼爱自己这个小女儿,将她送入英国传教士所办的幼儿园学习。基督教文化,对林巧稚的一生有重大影响。后来,在进入厦门女子学校读书期间,她也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徒,笃信基督教中"爱人如己"的信条,并用自己的一生加以践行。

在厦门读书时的林巧稚(中)

  林巧稚在高中期间,曾经多次跟随自己的老师去拜访教会中的信徒家庭。老师卡琳小姐是一位英国圣公会传教士,对所有的信徒都平等对待,不因贫富而区别看待任何人。卡琳小姐的博学多识和谦卑柔和都对林巧稚的心灵产生了重大影响。年轻的林巧稚立志也要奉献自己,去彰显主耶稣的荣光。

  03

  高中毕业之后,由于品学兼优,林巧稚被邀请留校任教。但是,林巧稚的心中却另有一番打算。她渴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去解除世人肉体上的痛苦,并宽慰他们的灵魂。于是,在1921年7月,林巧稚参加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入学考试,顺利被录取。

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考场原址

  1929年,在经历了8年艰苦而漫长的学习之后,林巧稚终于毕业了,并获得应届协和医学院的最高荣誉——文海奖。毕业时,她还同时获得了纽约州立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

  林巧稚留在了协和医院,在杨崇瑞医生的指导下开始实习。林巧稚十分勤奋,一步一个脚印,由助理住院医生升至住院医生。1931年,年轻的林巧稚凭借精湛的医术升至总住院医生。从1932年开始,林巧稚多次被派到国外进修学习。英国曼彻斯特医学院、伦敦妇产科医院、美国芝加哥,都留下了林巧稚的身影。

林巧稚(右一)去美国进修

  1940年,林巧稚被授予"美国自然科学荣誉学会会员",再回到中国之后,她成为了协和医院首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

林巧稚纪念馆留存的病历单

  一个医生的手写病历是最能反映其认真程度的,如今,在林巧稚纪念馆中,我们依旧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的病历单。所有病历规范有条理,字迹一丝不苟,详细记载着每个病人的病情及治疗方法,无微不至,令人钦佩的。

  04

  林巧稚在患者的眼中,是"活菩萨"一样的存在。

  1941年,侵华日军猖狂无比,协和医院被迫关闭,一些医生都离开了。林巧稚却拒绝回到老家避难,她要留在北平为那些患病的妇女看病。她在北平东堂子胡同10号开设了妇科门诊。前来看病的妇女络绎不绝,林巧稚都一视同仁。

林巧稚私人诊所旧址,现北京东堂子胡同10号

  无论是穿金戴银,还是衣衫槛楼,林巧稚都谦和温柔地为她们排忧解难。穷人如果掏不起医药费,林巧稚就自己掏钱给她们付医药费。有时候,为了方便那些农村的贫苦妇女,林巧稚甚至骑着毛驴到乡村去,亲自为她们登门诊治。

  林巧稚的医务生涯中,拯救过的妇女不计其数,亲手接生过的婴儿更是有五万多个。袁隆平便是被林巧稚接生的,一个是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民温饱问题的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一个是见证了无数婴儿降临人世的知名妇科医生,这样的缘分,不偏不倚,来得刚刚好。


  每个她亲手接生的孩子的出生卡片上,都有她秀丽的英文签名——"林巧稚的孩子"。林巧稚本人却没有结婚,也没有生育。


  当时的协和医院规定,只要女医生结婚,就立刻解聘离开医院。因为协和的管理者认为婚姻与家庭会分散女性的精力,从而无法全身心投入医疗事业。面对这样苛刻的规定,林巧稚以殉道者的姿态放弃了家庭和婚姻,终身独居。

  05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红色政权自然是无产阶级专政,协和医院陷入了很尴尬的处境,它是由外国人创办的。国外,基督教,资产阶级,这些标签使协和医院成为了一个现成的靶子,医生和护士们也成为了重点的"改造对象"。


  林巧稚在社会上影响力巨大,也在被改造的行列之中。由于她曾经去美国留学,所以有人怂恿她多多揭发美帝国主义的罪恶,可是林巧稚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美国人办医学院帮我们培养人才,我的医术就是人家教的……"

  如此不识时务,这还了得?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决定亲自上阵。吴晗亲自帮林巧稚写了一份思想报告,要求林巧稚在协和医院的大会上念。可是林巧稚并没有按吴晗的意思去做,她没有念吴晗给的稿子。

  在大会上,林巧稚深情回忆了多年以来在协和医院的经历。她说,"愿意打开协和的窗子看看祖国"。台下的许多医护人员心酸落泪。

林巧稚(中排右二)与协和医学院同事合影

  他们这些医护人员,尤其是女性,舍弃了个人的家庭幸福,投入到医疗事业几十年,本以为可以只想着悬壶济世,没想到也被政治的浪潮波及。

  文革期间,曾经救人无数的协和医院再次被波及,被污蔑为帝国主义医院,众多医生被批斗。林巧稚也不例外,受到了很大冲击,被革除了医生的职务,只能为病人打针、送药、清洗便盆。即使如此,林巧稚依然积极乐观,怀着基督的爱去精心照料病人。


  最难熬的那段岁月,她甚至不能从事医护行业,而是被派去打扫厕所。这对一个医生而言,无疑是一种侮辱和折磨。但是林巧稚依然认真地将厕所里的每一块儿瓷砖都擦的洁白发亮。

  文革后期,在周恩来的关照下,林巧稚逐渐恢复了职务。她主持在全国农村建立医疗卫生网,为农村培育了大量的基层医护人员,极大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1983年4月22日,82岁的林巧稚病逝于北京。在临终前,她经常在昏迷中喊道:"快!快!拿产钳来!产钳……"


  她始终对医疗事业魂牵梦绕,对中国的孩子们充满仁爱。在遗嘱里,她把自己的所有遗产都捐献给了北京的幼儿园和托儿所。她的另一个心愿,是归葬鼓浪屿。人们为她修建了毓园纪念她。


  在毓园中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林巧稚的遗言:"我是鼓浪屿的女儿,我常常在梦中回到故乡的海边,那海面真辽阔,那海水真蓝,真美……"

  在医患矛盾如此尖锐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忘记林巧稚。她的身上闪耀着医疗工作者的最高美德。


  林巧稚的一生,孤身却不孤独。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4-11-23 09:34 , Processed in 0.187322 second(s), 3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