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消费火起,“虚拟养老院”添薪
时间: 2020-3-26 20:13 发布者: 我的长辈 查看: 3086 回复: 0
楼主
我的长辈 ( 管理员) | 转载 国际商报 |
2020-3-26 20:13
|查看: 3086 |回复: 0
转载 国际商报
年轻人远离父母工作生活,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空巢化,让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受到猛烈的冲击,但与此同时,传统的养老观念让很多老年人难舍对家的眷恋,仍希望居家养老。
如何让居家也能得到有品质的养老服务?现代技术手段加持下的“虚拟养老院”应运而生。
日前,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再次将支持发展社区居家“虚拟养老院”提上日程,并且令其肩负起促消费的重任。
何为“虚拟养老院”
《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的消费模式,促进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消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拓展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覆盖面。探索建立家庭医生电子化签约等制度,支持发展社区居家“虚拟养老院”。
事实上,“虚拟养老院”并非是一个新概念,而且已经在我国摸索推进了多年。
仅从政策层面上看,2019年4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在全国建设一批“智慧养老院”,推广物联网和远程智能安防监控技术,实现24小时安全自动值守,降低老年人意外风险,改善服务体验。
同年9月23日,民政部在《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加快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打造多层次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创造养老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
“国家颁布的政策是基于各省市的做法,对已有社会关系进行调整。以北京为例,‘虚拟养老院’已经推进多年,只是没有大规模普及推广。此次《意见》提出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后续将出台各方面的推进政策。”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袁芳表示。
谈及我国首家“虚拟养老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邢伟表示:“首个‘虚拟养老院’是2007年在苏州建立的一个服务平台。目前,‘虚拟养老院’主要聚焦于居家社区服务,但从服务种类来说,暂时无法与机构养老服务完全对接。”
那么“虚拟养老院”与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有哪些不同?袁芳指出,“虚拟养老院”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线上线下相融合,使老年人通过远程诊疗、居家上门服务等手段实现居家专业化养老。
“在机构养老院中有养老护理员定期为老人进行量血压等检测服务。而在‘虚拟养老院’中,老年人可以通过佩戴腕表监测心脏、血压等生命体征,不需要服务人员上门,养老服务机构就能收到这些数据。”袁芳介绍道。
2019年11月18日,在北京市民政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北京首个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怡亲安安”正式启动,该平台以微信小程序的形式上线。在上门照护服务中,平台除了提供上门送餐、助浴、清洗衣物、打扫卫生等常规服务外,还提供伤口拆线和压疮、吸痰、鼻饲等专业护理,以及个性化的陪伴拜访、购物服务。同时,中度及重度失能老人的专业照护服务也可在线下单。
如何拉动老年消费
“我国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持续增长,而传统养老产业中的人力等资源缺口大,‘虚拟养老院’旨在提供一种新型供给方式,来破解养老服务供应不足的困境。”袁芳表示。
据她介绍,“怡亲安安”平台正是基于这样的初衷搭建起来的。“只有养老市场的供需双方实现有效对接,供应商看到有市场前景才会加大投入,老年人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同时,如何激活老年消费市场成为摆在“虚拟养老院”面前的重要任务。据邢伟介绍,为拉动老年人体验消费,苏州“虚拟养老院”在建设发展中提出了政府引导-形成依赖-产生需求-市场运作-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
“最初,当地政府根据老人的情况会提供金额不等的补贴,只有老人享受到服务后,服务供应商才能向当地财政部门结算,从而刺激和引导消费。”邢伟说道。
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多赢的模式:老年人享受到服务,引导了养老需求;有了政府的保底,供应商盈利有所保障;政府通过购买社会服务,节省了场地、人工等方面的投入,实现了低投入高反响的效果。
“‘智慧养老院’体现了政府对老年人的关爱,将来一定是个发展方向。”袁芳表示,“随着观念的转变以及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虚拟养老院’也将更加关注。”
邢伟认为,老年消费主要取决于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如今,我国老人的消费能力主要来源于养老金和子女赡养费,而从我国的孝道传统来看,很多子女愿意为老人花钱。但老年群体消费意愿低仍是我国老年消费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也是推动“虚拟养老院”发展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调动老年人的消费意愿,需要社会、企业和政府发挥各自优势,加快创新步伐。”邢伟直言。
|
|
我的长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