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里的孤独与爱情:老人更需要情感慰藉
时间: 2015-6-10 19:41 发布者: 钟山风雨 查看: 2460 回复: 0
楼主
钟山风雨 ( 小学一年级) | 转载 北京晚报 |
2015-6-10 19:41
|查看: 2460 |回复: 0
转载 北京晚报
本帖最后由 钟山风雨 于 2015-6-10 19:52 编辑
比起温馨的家庭、喧闹的学校以及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养老院,无疑是一个沉默的角落。但在这个“小社会”中,因为远离亲人,养老院的老人有着甚至比常人更强烈的情感需求。然而,在养老院中收获一份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修成正果更是难上加难,稍不注意,还会引发矛盾和纠纷。
相差24岁的爱情引发凶案
2014年12月9日,在距离王成富72岁的寿辰还有5天的时候,这位老人接到了法院的判决书:他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对于一个古稀老人来说,人生还能有几个7年?是什么原因让他犯下如此重罪?这要从王成富在养老院时的一段恋情说起。
王成富于2011年二度离婚后,便一直单身。2013年9月,他只身一人来到房山某养老院,要求入住。根据规定,入住养老院需要一位担保人,养老院拒绝了他的要求。于是王成富电话叫来了他的女儿,办理了入住手续。
该养老院负责人称,王成富性格很开朗,愿意与人打交道,还挺乐于助人。正因此,王成富很快和院里的老人以及工作人员打成一片,其中,包括该院一名48岁的服务人员张红。
一来二去,王成富对张红动了心,后来两人走得越来越近,王成富称,再后来,他们就出去开房并发生了关系。这段新鲜的感情给情感空虚的王成富老人带来了快乐和幸福。但二人的交往并非单纯建立在爱情上面,据王成富称,两人交往期间,张红曾数次向他借钱,“短短三个月,借了我6万元。”
正因为金钱的原因,这段感情在三个月后出现了巨大的裂痕。
2014年12月13日凌晨4点多,房山某宾馆的一客房内走出一名头发蓬乱,满面是血的中年女子。她踉踉跄跄地去敲了几下对面客房的门。对面房客开门见此情景后,赶紧报了警。
警方通过宾馆监控录像发现,在受伤女子开门求救之前,一名男性老者独自离开。女子经抢救保住了性命。这名女子正是张红,行凶的老者就是王成富。
事发后第四天,王成富向公安机关投案。据其供述,事发当晚,他和张红再次发生争吵,趁张红熟睡后,他用事先准备好的电棍击打张红头部,又用菜刀砍伤张红多处,后因张红求饶,王成富才离开了房间。
在公安机关现场搜集的凶器中,菜刀竟断成了三截。
“我就这几万块钱的积蓄,哪经得住她老借钱,养老院我都住不起了。”王成富向公安机关供述,后来张红和他的关系冷淡了,于是他怀疑张红与他人有暧昧关系,便产生了报复心理。
“因为寂寞啊,寂寞。”王成富最后这样总结自己和张红的恋情。
房山法院审理认为,王成富致他人重伤二级,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鉴于他有自首和犯罪中止的情节,法院最终判处其有期徒刑7年。据悉,受害人张红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诉讼还在审理中。
两位老人在好感中闹出骨折官司
记者采访中,养老院都称鼓励老人多接触,但是,老人之间的“接触”不当,也会引来官司。
2013年6月,66岁的张老太被子女送至养老院,起初张老太不愿意,情绪低落,对养老院的老人和工作人员多有抵触。
这期间,同院68岁的李老先生经常找张老太聊天,并宽慰她。时间久了,张老太就慢慢习惯了养老院的生活,对李老先生也产生了好感。
因为关系比较亲密,张老太和李老先生会时常互相按摩。但在一次按摩中,李老先生用力过度,导致张老太的肋骨骨折。
张老太的子女知道后,极力劝说自己母亲要讨个说法。于是张老太将李老先生以及养老院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共计3万元。
法院审理认为,李老先生的过度按摩行为导致张老太受伤,应当对张老太受伤负有主要责任,最终,法院判决李老先生赔偿张老太2万元损失费。
据记者了解,养老院老人因感情闹上法庭的案例不多,但是老人因为感情“争风吃醋”而闹矛盾的不少。“很多老人的脾气就像小孩子,敏感脆弱,会因为某位老人和自己少说几句话而生气好几天。”一位养老院的护工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老人因为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原因,感情磨合期会很长,“真心想要在一起的老人,要克服的障碍也很多,他们毕竟不是年轻人。”这位护工说。
养老院说
鼓励老人多接触 修成正果的少之又少
针对上述案例,记者采访了多家养老院,得到的回答基本一致,即各个养老院都禁止员工和老人有金钱和感情往来,但对于老人之间的交往则是鼓励的。
“我们院的老人主要分为三类:失智老人、失能老人和高龄老人,这些老人多多少少都在身体和心智方面存在一些障碍,安全和健康是他们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我们最关注的。”丰台一家养老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时,我们也鼓励他们平时多接触,这不但有益身心,还可以弥补他们情感方面的空白,如果能够恋爱,相互慰藉取暖,我们也会支持。”
“成功的案例有,但不多,最终结婚修成正果的更是少之又少。”海淀一家民营养老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很多老人来养老院只求个安稳的晚年,加之疾病的困扰,很多老人有心无力了,“他们把养老院当做自己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不愿耗费心力去处感情,平时的接触也仅限于打打牌,聊聊天。”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养老院虽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但也是个“小社会”,在处对象这件事上也存在着竞争。个性开朗、身体健朗的老人最受大家欢迎,产生感情的机会也往往发生在这些人身上,“性格内向,身体有疾病的老人处对象的机会则很少。”
专家说
养老院老人更需要情感慰藉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本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已达290多万,且每日还在以400人的速度增长。根据北京市的规划和估算,本市有400多家养老机构,大约有10万老人有入住养老院的需求。
“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关于养老的各种问题将会日益凸显,也会辐射到每个家庭。”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说,“就目前来看,我们社会在很多方面都没有做好准备,特别是缺少对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心理、情感需求的关注。这些人往往是入住养老院的主要人群。”
“养老院的老人虽然有专门的看护人员,而且周围都是同龄的老人,但仍有不少老人都面临精神上的孤独和情感上的寂寞”,王忠武教授告诉记者,“这是因为,被送到养老院的老人多少都有一种远离亲人的失落感,一种被社会隔离的孤独感。他们需要一个适应养老院生活的心理过程。”
王教授说,鼓励老人多接触、多交流是正确的,特别是当来自家庭的亲情减少之后,从身边的老人中寻找新的情感寄托,有助于他们摆脱失落感和孤独感。
家人有去养老院探望老人的义务
“把老人放进养老院并不意味万事大吉,家人、院方更应关注他们的情感世界,对他们的感情进行善意的引导。”王教授说,“老人也是人,有感情的需求是正常的,更何况是远离家人,住进了养老院的老人。”
2013年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了子女的精神赡养义务,该法第十八条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这一条被解读为“常回家看看”,将赡养人的义务从金钱支付扩展到精神慰藉,并上升到法律层面。
另外,该法规定的精神赡养不仅局限于家庭生活,还涵盖了养老院、福利院等社会养老机构。虽然养老院老人不是住在家中,但如果赡养人不履行精神赡养义务,让老人有被忽视、被冷落之感,一样会面临违法的风险。
诚如上文所言,老年人在养老院收获一份合意的感情十分不易,如果再缺少了子女的关怀,老人的处境可想而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