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 失去自理能力老人该如何养老?
时间: 2015-7-2 13:42 发布者: 老孩子 查看: 2722 回复: 0
楼主
老孩子 ( 幼儿园) | 转载 陕西传媒网 |
2015-7-2 13:42
|查看: 2722 |回复: 0
转载 陕西传媒网
如今,随着全社会老龄人口数量的不断上升,一些老人因为疾病或手术等原因,失去了自理能力,这就导致全社会的失能老人的比例在逐年上升。失能老人已成为一些家庭沉重的负担,同时也越来越为社会关注。失能老人该如何养老,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A 失能老人已经成为当今许多家庭难以承受的重负
走访中记者得知这样一个事例。59岁的张忠晰是西安一家企业的职工,原本家境不错,但由于几年前患上了糖尿病,后又引发了脑梗而长期看病、用药,致使原本家境不错的他,现在成了经济上的“月光族”,每个月仅用于买药的钱就耗费掉他至少一大半的收入,也把整个家庭拖累了。
张忠晰说,因为许多药物在门诊上都不能报销,所以他只有自费看病。沉重的医疗负担让张师傅和他的家人喘不过气来。在受访时,张忠晰还特别提到了“夹心层”的现象。张忠晰说,现在有一部分身在“夹缝”里的失能老人或者是半失能患者,因为子女都在,而自己也拥有一份并不太多的退休金,致使这类群体无法享受到政府埋单的养老服务。张忠晰坦言说:“进养老院吧,费用高,一个家庭承担不起,雇人看护吧,资金又紧张,只有自己想办法依靠家人‘抱团取暖’来克服。可以这么说,失能老人已经成为当今许多家庭难以承受的重负。”
自西安市莲湖区高尚家政服务中心即家政服务部的吴美玲对此表示,随着西安市老龄人口的增多,失能老人的比例也在增加。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多,家庭成员少加之工作繁忙等原因,西安部分失能老人的生活状况并不容乐观。从目前来看,西安失能老人群体的构成,除了普通家庭的老人外,还有“三无”、失独、空巢家庭的失能老人,由于无人依靠,他们的养老状况更是令人担忧。
B 失能老人进养老机构门槛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不少养老院不愿意接收失能者。其中的原因,一是因为相关设备设施及人力投入跟不上;二是一些有条件的机构不愿意承担风险,主要原因是因为老人年纪大了,再加上不能行走或是行动不便,很容易发生意外,一旦老人有个三长两短,势必会引来老人家属和养老院之间的纷争,失能老人家属如果要求赔偿的话,一年甚至是几年的收入都有可能贴赔进去,赔钱不说,往往会使养老院信誉度受到影响。
在那些接收失能老人的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的缴费要比非失能老人的费用多出约一倍。
在西安市新城区博瑞养老院,院办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接收自理老人,养老机构收养失能老人的成本投入也比较大。目前生活可自理的入住人员收费核定标准为每人每月1600—1700元;生活半自理的老人收费标准为2000—2200元;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收费标准在3000元左右。
以护理全失能老人为例,院办的负责人孙主任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养老院收养一位失能老人需要付出的成本包括护工费、床位费、水电暖费、房租等,大约需要成本2000多元,利润非常微薄。无论是公办养老机构,还是民营养老机构,都面临着微薄利润和“高风险”的问题。另外,即便养老机构愿意接收失能老人,招聘护工也是一大难题。作为一名护理人员不仅要懂得生活护理方面的技能,还要懂得医疗康复方面的技能,而且照顾失能老人也需要护工们的一份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更少不了为他们端屎端尿、擦身洗背,视他们如亲人,这些劳动强度大和脏累的活,使得护工们往往身心疲惫。
赵文霞是该院的一名护工楼长,到今年为止她已经在护工岗位上工作了12个年头,是一名资历和经验相当丰富的老护理员。赵文霞说,虽然她现在担任着楼长一职,但实际上她还要负责看护几名入住在院的智残智障人士和失能老人,其中照料了3到4位不能自理的失能老人;另外还要看护5至6名能够自理的老人和智障者。每天她的工作职责范围就是配合着医生、护士对整栋楼的每名入住老人做两次巡视和查房,之后她立即要为手边经管和护理的失能老人及半失能者包括智障人员端水、喂饭、清理秽物、换尿片、擦身,为失能老人清洁,剪指甲、理发、剃胡须、换洗衣物和被褥等。为了避免失能老人因不能动而出现的褥疮现象,赵文霞每天还要间隔两个小时为失能老人翻一次身,同时要帮着老人掏痰、擦屎、倒尿。这实际上也是院内其他护工们日常必须要做的工作。
据调查,通常一个护理员的月薪基本上在2000元左右,甚至有的更低,仅有1200到1500元,与劳动付出极不对等。因此,有些护理人员刚来了没几天或者是只干了两三个月就不愿意再干了。据了解,能够在养老院留住并坚持下来的大部分是一些年纪较长、责任心较强、家庭拖累少的偏远山区农村的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护工难招难留问题,已成了当下不少养老机构不敢接收失能老人的主要原因。
C 推动医养结合 让失能老人安度晚年
几天来的走访中,见到最多的就是这样一种“场景”:有些失能老人身患多种疾病、瘫在床上,身体上的失能发展到心理上的失能,使得老人的生活索然无味,整个人显现出一种疲劳、乏力,精神倦怠、寂寞、孤独。
如何让失能老人安度晚年,陕西研究养老问题专家冯兴锁认为,在对待失能老人方面,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养老事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加快养老事业的发展,加快养老机构的建设,使得失能老人能够得到较好照顾,从而让失能老人有尊严地安享晚年。其次,解决失能老人的生活费用与生活照料问题需要采取多元化的办法,比如:在生活照料方面,要大力发展公办和民办相结合的养老方式,积极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建立社会化的服务机构和机制。
冯兴锁建议,通过社区照顾和家庭病床的开设,解决大多数失能老人一般性的照料护理需求。但对失能老人护理服务知识和技能培训依旧需要通过发展养老机构,增加岗位等需求来实现。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构,从制度上解决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料问题。政府对社会福利的投入也应该有所增加,至少应该为每位入院老人提供意外伤害保险,来缓解养老机构所承担的风险,政策上进行一定的扶持,建立相对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
长期从事老年社会学与老年社会工作研究的康永民指出,解决失能老人养老问题的难点,是要解决医养结合的问题。除了普通的护理、照料外,失能老人更需要的是专业性、针对性强的医疗护理,这也是如今很多养老院特别是民办养老院不愿接收失能老人的原因之一。解决这一问题,单靠养老机构自身力量很难实现,它需要医疗、保险、民政等多部门的合作。坚持“医养结合”的管理模式,依托老年护理机构这个载体,将失能、半失能等需要长期护理的所有参保老年人医疗护理费,纳入到护理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以此使失能老人都能够得到专业化、规范化的长期照料服务,保障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减轻老人的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同时,也减轻了子女的负担。
西安市交大二附院原教授何文翠则表示,为让失能老人更好地安享晚年,要不断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对愿意从事该项工作并具备一定条件的下岗职工,加大专业培训力度,解决护理员紧缺问题。同时出台相应政策,培育失能老人护理专业市场,鼓励社会更多力量参与到关爱老人和失能者的队伍里来。何教授强调,护理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尽量使用风趣、生动、形象的语言,消除老人对护理员的陌生感。用热情的态度、微笑的服务拉近与老人尤其是失能老人的距离,以一种健康乐观的精神面貌去感染他们,使老人有心事愿意主动倾诉,因为老人渴望的不仅仅是良好的生活起居,更渴求的是亲人、子女的陪伴与情感交流。作为子女,作为养老院的陪护人员应多给老人一些精神方面的慰藉,时常来陪老人说说话、唠唠嗑,耐心倾听老人的唠叨,让他们感到心灵上的满足和心情上的舒畅,高高兴兴、安安心心地在养老院度过最后的晚年时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