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旅游、工作 看战斗民族老人多彪悍!
时间: 2015-7-14 09:43 发布者: 乌龙茶 查看: 2948 回复: 0
楼主
乌龙茶 ( 小学二年级) | 转载 环球网 |
2015-7-14 09:43
|查看: 2948 |回复: 0
转载 环球网
本帖最后由 乌龙茶 于 2015-7-14 09:50 编辑
来到俄罗斯之后,就会发现莫斯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寒冷,一月里甚至有一些气温在零上的日子。这里的生活也并不像网络图片显示得那么惊心动魄,总体气氛祥和安静,人也大多文明友好。但是……
莫斯科广场上一位手舞足蹈的老奶奶
就在我默默观察着这里的老人们的时候,还是觉得自己简直是弱爆了。
故事一:“反正退了休有空嘛!”
今年一月在索契出差时,我跟随其他中国媒体同行乘坐缆车登上高加索山参观冬奥会高山滑雪赛道。在海拔1460米的平台上换乘缆车时,一位身着鲜艳冬奥会服装的老人对我们说了一声:“你好!”
这可不是莫斯科,在索契遇见会说汉语的俄罗斯人实在难得,所以心情十分激动。无奈运行的缆车不等人,没有时间细聊,只好匆匆抓住老人家合了一张影。
笔者与老名人的合影
出差回来之后,正准备把此行照片传到社交网络上好好炫耀一把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脸谱”上和这位老人合影的,竟有这么多人?!为什么一个个精神抖擞、笑容灿烂,把我活生生比下去了?!
网上有不少人同这位老名人合影
顺着这些写着“谢谢”的照片,我找到了老人家的主页,更是大吃一惊。相册里的老人足迹遍布俄罗斯各地,或是悠然闲坐高山之巅,或是淡定泛舟湍流之中;或是跟挂满勋章的老战士们吉他弹唱,或是被小孩子们热烈包围。生活精彩得让人几乎要妒火中烧了。
经过了解,才知道慌忙之中我抓住了一位老名人。老人名叫阿纳托利·亚诺奇金,今年75岁,是索契冬奥会志愿者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他过去是一名工程师,也是一名登山运动爱好者。
冬奥会一周年时,他又和一些志愿者回到索契进行志愿服务。我们遇上他时,他并非在看风景,而是在观景平台上指引游客。对于我的满肚子疑问,老人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反正退了休有空嘛!”
故事二:“上个月!比现在是年轻一点。”
早些时候去参加一个活动,去的时候靠手机导航找到了地方。听完一场热烈得没完没了的讨论出来,我突然发现自己忘了是怎么来的了。手机偏偏在这时候没电了,只好拦住旁边一位老人问路。老人说:“我正好也去地铁站,一起走吧!”
去往地铁站的路上,老人问:“莫斯科的名胜古迹都参观过了吧?”
我说刚来了几个月,还没有来得及去很多地方。”
俄罗斯街头的老人
“几个月?!”老人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我在欧洲十五天跑了七个国家,你两个月还‘没来得及在莫斯科市去很多地方’?!”
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有些惭愧了。我问:“您年轻时候十五天跑了七个国家吗?”
“上个月!比现在是年轻一点。”
“您是去旅游吗?”我虽然宅,但是我从新闻报道里了解到因为制裁和卢布贬值,去欧洲的俄罗斯游客已经大大减少了。
俄罗斯老人
“我出差。”
“出差?!”
老人神秘一笑,说:“我是退休了。可没说不再工作了啊!我是做金属雕花的,现在在忙翻修教堂建筑的事情。像咱这么好的手艺,真是不忍心隐退呢!”
接下来的时间里,老人一边健步如飞,一边声若洪钟地给我布置着接下来的任务:怎么也得去一趟大剧院,必须养成去博物馆的好习惯,去克里米亚的话一定要爬到山的最顶上……我则一边狼狈小跑,一边听得目瞪口呆。
在家中上网的俄罗斯老人
到了地铁站,老人问我需要坐到哪里。我说橙线和红线都能到,在这里等车就可以。
老人听了却摇头说:“别在这里上车!”说完就拉着我往前走。跟着老人左拐右拐的时候,我还纳闷为啥不能在那里上车,难道还能有什么阴谋?
到了红线入口,老人停下脚步,说:“就送你到这儿了,再见!这条线有WiFi!”
故事三:“他教的不行!你看我还会太空步!”
中俄友好活动上,常看见一位位白发似雪的老专家仍然西装笔挺,思维敏捷。在公交地铁上,常看见一些精心化妆的老奶奶,满脸闪烁着“我真漂亮”。在博物馆、图书馆、剧场等场所,常看见一些老人仍在一丝不苟地工作。
普京新闻发布会上,仍然工作在第一线的老记者
给老爷爷让路的时候,老爷爷们常常回答:“应该女士先过。”大雪下得让人睁不开眼的时候,仍然有老夫妻在公园安然散步。俄罗斯没有中国式的“广场舞”,因为老人家们更喜欢交谊舞和迪斯科。
跳舞的俄罗斯老人
说到这点我也又想起了一件忧伤往事。2012年夏天,我在萨马拉一家度假村当志愿者,每个周六晚上度假村都在林间草地上安排文艺表演,而且每场表演都会在场上场下群魔乱舞中结束。
我正准备找个凉快地方呆着的时候,一位老爷爷用怜悯的眼光看着我说:“年轻姑娘竟然不会蹦迪么?我来教你!”旁边另一个戴眼镜的老爷爷凑过来说:“他教的不行!你看我还会太空步!”恕我天资愚钝啊……
俄罗斯老人们在舞台上表演。
为什么这里的老人这么不像老人?是因为他们身体素质过硬吗?
虽然俄罗斯人锻炼意识较强,但实际上患有各种慢性疾病的老人也不少。终于,我发现问题出在自己的思维方式上。定义“老人”的时候,我低估了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忽视了他们对继续参与社会生活的渴望。老人们只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我为他们的活法感到惊讶,是因为我以为的“应该”过于狭隘。
一家咖啡馆中,一位老人向年轻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
当然,并不是所有俄罗斯老人都生活得这么潇洒、快乐。俄罗斯社会在上世纪90年代步入老龄化,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年轻人口比例较低也带来了养老难题。
2012年的一份社会报告显示,接受问卷调查的老人中近一半不与子女同住,还有13%的老人既没有孩子也没有配偶,独自一人生活。俄罗斯公立养老院免费但条件非常落后,大部分老人不愿入住。笔者在网上随机一查,几家私人养老院平均下来每月收费近36000卢布(约合人民币3700元),而2015年俄罗斯退休金平均每月只有12400卢布,有些地区甚至不到6000卢布。
因此,很多老人在古稀之年没有条件享受含饴弄孙的安逸生活,不得不自己照顾自己,甚至要继续工作补贴家用。“老当益壮”有时也是一种被迫的坚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