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9月27日,经层层审定,《人民日报》在当日第2版发表《中国人民政协代表访问记——常胜将军粟裕》一文,详细介绍了粟裕的生平事迹,说“老百姓们互相告诉着:‘咱们解放军又出了一位常胜将军粟司令!’”,再度向中外肯定粟裕的“常胜将军”之称。粟裕也成为两度被中共中央机关报认定为“常胜将军”的唯一将领,夯实了他确凿无疑的“战神”位置。
常胜将军亦即俗称的“战神”,是对智勇双全将领的一种美誉,可谓战场搏杀与智慧较量中的最高褒奖,需要超常的谋略胆气和显赫战绩,非一般动辄砍杀的草莽武夫或者优柔寡断的书生谋士所能担当。
因为属于常人难以企及的战争之“神”,从而遍览古今,寥寥可数,异常罕见。中共包括10位元帅、10位大将在内的千余名开国将领中,仅有林彪、刘伯承和粟裕3人曾被称为“常胜将军”载诸史册,而见诸最高官方媒体“钦定”封“号”者仅有粟裕一人。
一、口口相传而来的“常胜将军”林彪
林彪出道和成名最早,因在1929年红四军“七大”前后,义无反顾鼎力支持尚不是领袖而颇为孤立的少数派毛泽东,因而成为毛泽东无可撼动的第一“嫡系”,先后获得了红四军军长和红一军团军团长两个极为重要的展示平台。
朱德和毛泽东曾兼领过的红四军和红一军团,相当于国民党军队里蒋介石赖以起家的第一军,是中共赣南、闽西红军的第一主力,由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余部发展而来,承载着分别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第二枪的光辉往事,也承载着江西苏区即中央苏区创始人朱德和毛泽东的荣光,无论人员还是装备的补充,毫无疑问均为优先考虑。
有这一独一无二的上佳平台,林彪较之同一个战场的黄公略红三军或者彭德怀红三军团、董振堂红五军团、寻淮洲红七军团、罗炳辉红九军团,便有更多作战任务和优势兵力上的机会打胜仗,又兼之确有用兵之才,他的声名随之鹊起,逐渐有了“常胜将军”的雅号。
但林彪究竟何时获得这一四字雅号,又由哪些人或者机构授予和记载,却已不可考,或者说没有任何最原始的证据可寻,更多的是口口相传,后来各类书籍上则是崇敬有加地依样画葫芦照抄照转。
譬如多年后的传记《林彪的这一生》中说,1932年二三月的第四次反“围剿”中,在朱德、周恩来指挥下,林彪率红一军团取得黄陂、草台岗伏击战大捷,“战役的全胜,使林彪善于组织大部队、大兵团作战的传闻更加为人们所折服,‘常胜将军’的美名也不胫而走”。
指挥一两万人的红一军团与后来数十万、上百万的东北野战军相比,是否属于“大兵团作战”暂且不论,“不胫而走”则是文人惯用的虚化之笔,意思无非是说,没有文字记录称林彪为“常胜将军”。
书中还说,林彪战后对部下吴法宪传授经验:“我有‘常胜将军’的美名,这并不是我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事实上,我只有一种才能,我绝不把打赢一场战役的机会搞砸,这个机会绝对不能放过。”
不管林彪从何处得来“我有常胜将军的美名”这一说法,持这一说法的又是哪些人,是权威性的全体江西红军还是仅仅几个身边部下,而林彪事实上也并非真正百战百胜,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被迫长征便是例证之一,更遑论期间大大小小的失利之战,但经书籍千篇一律煞有介事一转录,“三人成虎”,林彪“常胜将军”之名都已事实上传播开来。
最早让林彪“常胜”之名从口口相传转变为较为正式文字的人,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他在《西行漫记》一书中说到林彪,“这个二十八岁的红军天才战术家,据说在他率领下的红一军团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败仗”,“奉派前来同他交战的政府军无不遭到他的歼灭、打败或者被其制服,而他自己却从来没有打败过。”
“据说”二字很好地说明之前仅仅是口口相传的特点。而“没有打过一次败仗”的说法,虽无“常胜将军”四字之名,却已有其实。
《西行漫记》使毛泽东在东西方都广为人知的同时,也令林彪美名远扬,其后随着他的地位不断攀升,渲染者有增无减。
国共第二次内战即解放战争时期,林彪初到东北时从过去指挥一两万人遽然到10万余人,大兵团作战指挥尚在熟悉的过程,因而遭遇四平之战后的接连败退,一撤千里。
诸多新近归于林彪麾下,久闻其“常胜将军”大之名的官兵们不免失望,背后嘀咕或者腹诽不已。
《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记载,司令部作战处处长李作鹏对参谋们说:“现在部队对林总意见很大,说他到莫斯科吃了几年洋面包,连仗都不会打了。”参谋也附和道:“说林总怪话的多啦!说常胜将军变成撤退将军和逃跑将军了!”
李作鹏早年参加红军,担任过红一方面军司令部传令兵,班长。他和参谋们称林彪为“常胜将军”,同样是基于口口相传,因神秘的传说而产生无比敬仰,又因一时名实不符而失望沮丧与牢骚满腹。
短暂的挫折后,利用东北背靠苏联、一面接敌,蒋介石鞭长莫及,难以增援等等优厚条件,林彪开始逐渐反败为胜,最终扫平东北,挥师入关后按照毛泽东的区域经营安排,又南下席卷两湖两广,成就了一番军人可遇不可求的功名事业。
雪中送炭者少,锦上添花者多。随着鞭锋所指,马蹄到处,林彪“常胜将军”之名被有意无意间再度传遍开来,而且已不仅仅局限于此。
四野参谋长萧克后来回忆说,“尔后直到主持军委工作,尤其文化大革命后,地位更高,名声更大”,林彪被传得神乎其神。诸如“把林彪列入南昌起义第二号领导人;林彪率领起义剩余部队到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苏德战争爆发斯大林召开军事会议,林彪不同意他们的意见,斯大林听了林的方案”等等。
1971年9月林彪坠亡后,声誉一时一落千丈,但走上另一个极端的“批判”反而更使他声名远扬。
1974年12月,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部书籍《剥掉林彪“常胜将军”的画皮》,首印3万册,专门批判林彪并非“常胜将军”;另一家出版社也几乎同时出版了《剥掉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林彪的所谓“常胜将军”的画皮》一书。
此前,林彪原本在公开出版物中鲜有“常胜将军”之称,更多的是查无实据的口传,但湖北人民出版社等正儿八经出书“批判”,反而坐实了林彪“常胜将军”之名。加上“文革”中小学一至十册都有林彪的语录、文章,因而他虚虚实实的传闻家喻户晓,根深蒂固。
“文革”结束不几年,随着电影《辽沈战役》的放映,林彪部分重新归于正面评价,当年的小学生相继步入青年、中年,囿于“应刻效应”,一些人很快成为林彪的“铁杆”拥趸。他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甚至比当年的狂热有过之而无不及。
多年后,萧克犹自感慨地说:“林彪虽已败亡,但多年来造舆论很深很广。”当然,他指的并非“常胜将军”之称本身,而是那些诸多外在虚妄不实的附加物。
二、地方政府匾额中的“常胜将军”刘伯承
刘伯承早在中共建军前便颇有名气,号称“川中名将”,但参加中共红军队伍作战晚于林彪和粟裕,“常胜将军”之名得之也晚。
他早年还有一个令后人膜拜如仪的“军神”之称。1916年因作战眼睛负伤,他到重庆一家德国人开设的私人诊所治疗时,在仅有局部麻醉的情况下,安然忍受医生一刀一刀修割赘肉。
医生关切询问时,刘伯承笑着说“才割了70余刀,小意思”。医生大为惊异,称之为“军神”。
因这一雅号的得来与运筹帷幄或作战指挥无关,又是军事外行的医生个人意见,“含金量”便大打折扣,反不如多年后的“常胜将军”之称。
1947年6月,也就是国共第二次内战第一年即将结束,千里挺进大别山之前,刘伯承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发起豫北战役,作战两个月,歼灭国民党将领王仲廉等部4万余人。
战役结束后,冀南行署负责人代表冀南党、政、群各界,向刘伯承赠送了一块横匾,上书“常胜将军”四个大字。刘伯承接过匾说:“说我是常胜将军,我不敢当。不会是常胜,多数胜就不错了。”(注释)
这便是刘伯承“常胜将军”之称的由来。较之林彪的口口相传,刘伯承便有据可查,但他的“常胜将军”之称远没有林彪的遐迩闻名。其原因是:
一则刘伯承谦逊,当时便说“不敢当”,后来又向《人民日报》记者推荐说粟裕才是“常胜将军”。在他主持南京军事学院会议,部下说请常胜将军刘司令员讲话时,他仍然诚恳地说,我不是常胜将军,常胜将军是粟裕(注释)。
二则刘伯承建国后虽跻身元帅行列,但地位远不如相继升任军委第一副主席兼国防部长、副统帅的林彪,又在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遭受批判,成为最早被打倒的高级将领之一,直至辞世后的追悼会上才公开平反,声名相当长时间内默然不显。
三、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和《人民日报》上的“常胜将军”粟裕
“甘罗早发子牙迟”。粟裕虽与林彪同从南昌起义余部的连级军官起步,却因人生机遇未至,长期徘徊于偏师师长或军团参谋长之间。
不过,一旦拥有了重要的展示平台,他便如锥处囊中,脱颖而出,很快获得了“常胜将军”的雅号,时间虽晚于林彪,却早于军中元老刘伯承。
1945年11月,粟裕被任命为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掌管原新四军除长江以南的经营区域,成为蒋介石“卧榻之侧”的心腹之患。
大半年后,国共重新大打,全面开战。粟裕在中共其他战区或者不战而撤、实施突围或者损兵折将时,以3万之军对黄埔一期生李默庵的12万劲旅,首开战胜蒋介石美械装备军队的先河,在苏中地区接连七战七捷,歼敌5万余人,名动天下。
苏中老百姓门上挂起“粟司令打仗仗仗胜,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的对联,随即吟唱同名歌曲,毛泽东也通令全军仿效粟裕战法之外,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不久还公开发表《苏中七战七捷的指挥者粟裕将军》的长篇通讯,称赞说:“他是一个百战百胜的将军”,“粟裕将军成为今天这样一个常胜将军,在广大军民中享有高度威信,是有其历史渊源的”,“粟裕将军成了苏皖军民胜利的旗帜”。
这是中共官方最高媒体第一次“封赠”前方将领“常胜将军”称号,远比林彪和刘伯承的称号来得迅猛和正规。粟裕的声名一时后来居上,盖过久负盛名的林、刘两人。 一年后,陈毅还向毛泽东推崇粟裕,说他“将与彭(德怀)、刘(伯承)、林(彪)并肩前进,这是我党与人民的伟大收获”(注释)。
不仅如此,始终处于战争第一线的粟裕厚积薄发,军事才华犹如井喷泉涌,一发不可收拾。战宿北、打鲁南、取莱芜、攻孟良崮,随后又战豫东、围济南、下淮海、渡长江、击上海,每战必成令人炫目的经典。蒋介石的旧政权随即土崩瓦解,一个新的时代随之开始。
1949年9月,毛泽东即将举行开国大典之际,中共中央新的机关报《人民日报》记者金凤,奉命专程赴中南海采访出席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第三野战军代表团团长兼首席代表粟裕。
与粟裕同住一个院子的第二野战军代表团团长兼首席代表刘伯承刚好在座,向她郑重推荐说:“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优秀,百战百胜,有名将之风,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
刘伯承所说的“百战百胜”,也就是“常胜将军”之意。他恰如其分的介绍,让金凤更有了高山仰止之感。
9月27日,经层层审定,《人民日报》在当日第2版发表《中国人民政协代表访问记——常胜将军粟裕》一文,详细介绍了粟裕的生平事迹,说“老百姓们互相告诉着:‘咱们解放军又出了一位常胜将军粟司令!’”,再度向中外肯定粟裕的“常胜将军”之称。
粟裕也成为两度被中共中央机关报认定为“常胜将军”的唯一将领,夯实了他确凿无疑的“战神”位置。
不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三国魏人李康《运命论》中概述的古国世风,不仅仅停滞在魏晋时代。粟裕超常战争艺术支撑的卓异盛名,随着硝烟散尽很快被“腰斩”。
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他以“反党反领导的极端个人主义者”之名遭错误批判,与刘伯承一道成为第一批被打倒的中共高级将领,“罪状”之一便是《人民日报》上称之为“常胜将军”的采访记(注释)。
粟裕从此蒙冤36年,闲坐冷板凳经年,逐渐淡出众人的视野,多数国人几乎不识他为何人,更遑论当年意气纵横的“常胜将军”了。
直至1994年12月辞世10年后,粟裕才被中共中央军委公开平反正名,他被淡化、转移和磨灭的战功也才逐渐还原本来面目,成为军史的重要“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