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痴迷保健品心理解码
时间: 2016-4-25 15:55 发布者: 我不吸烟 查看: 1748 回复: 0
楼主
我不吸烟 ( 小学一年级) | 转载 太原晚报 记者/李晓琳 |
2016-4-25 15:55
|查看: 1748 |回复: 0
转载 太原晚报 记者/李晓琳
本帖最后由 我不吸烟 于 2016-4-25 15:56 编辑
不知从何时起,"花钱买健康"似乎成了老年人深信不疑的一种观念,保健养生也被天天挂在嘴边,电视上、广播里、街头广告……保健品的宣传铺天盖地,社会俨然进入了一个全民养生的时代。于是乎,一些保健品经销商紧紧抓住老年人的心理大做文章:免费讲座、免费旅游,再加上嘘寒问暖的情感攻势……一个不留神儿,成千上万的老年人身陷其中,神不知鬼不觉,不惜重金买回了成堆的"救命药",这些所谓的神药真的管用吗?恐怕没有几人能够说得清。
痴迷成瘾,不惜重金
家住我市康乐街的吴大妈平日里生活非常节俭,饮食基本不沾荤腥,可买起保健品来,出手之大方令人咂舌,动辄花个万儿八千的眼都不眨一下。面对老人这样的疯狂举动,子女们苦劝无果,束手无策。
“平时工作忙,回家也少,上个周末,我们回去看她,可我妈却顾不上搭理我们,说是去免费旅游,弄得我心里挺失落。等她回来已是下午6点多了,还拎回了三四盒保健品。”吴大妈的女儿告诉记者,其实,她母亲参加的是保健品经销公司举办的产品推销会,只不过打着免费旅游的幌子而已。而且,家里的保健品已快堆成山了,可一听说有“活动”她母亲是必去无疑。有几次,她试图劝阻,母亲不但不接受,反倒是声泪俱下地数落起她回家的次数少,并说买保健品强身健体还要受子女约束,痛斥她不孝顺。“不劝吧,明知道有些保健品就是骗人的。劝吧,也无济于事,真让人无语。我妈就像被洗了脑,真不知道该咋办!”
吴大妈的例子并非个例,如今许多老年人都“痴迷”买保健品。今年72岁的贾大爷身体不错,可家里的各种口服液、胶囊、膏药等都能开药店了。为此,老伴常劝他说,如果身体哪儿不舒服可以去医院,但贾大爷有自己的“老主意”:保健品能治病更好,即便治不了病,吃下去也能强身健体……
部分老年人的“疯狂”行为着实令人费解,保健品的葫芦里到底卖的啥“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孔英紫认为,目前老年人痴迷保健品而引发的身体、心理问题十分常见,有的过分依赖保健品而购买成瘾,有的以此填补心理空白,更有甚者是贪图便宜的心理在作祟……总之,需要家人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精神关怀,劝导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式来对抗疾病等。
从现实情况来说,造成不少老年人在买保健品时上当受骗,其实并不是骗子有多精明,而更多时候是自主意愿主导使然。孔英紫说,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同时,由于家庭规模小型化、子女外出求学、工作等诸多原因,“空巢家庭”日益增多,高龄、独居老人的“孤独寂寞感”成为侵扰他们最大的心理问题。
“你瞧,那些保健品推销员的嘴像抹了蜜似的,妈长爸短地叫着,试想,哪个老人听着不舒心。”如今,许多老人因为缺少陪伴,孤独感陡增。如此一来,一些无良商家“趁虚而入”,抓住老年人需要“被关怀”的心理,隔三岔五嘘寒问暖、送米买面,扮演着子女儿孙“尽孝”,进行长期的“情感攻势”。“老年人对亲情的渴望得到极大满足,时间久了,心理防线不攻自破,至于买回的保健品,权当"感情投资"了。”
正确引导,安度晚年“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感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孔英紫说,除了部分老人想通过买保健品以慰藉心灵,身边还有不少老人是“心病”作怪,成天疑神疑鬼说自己有病,可到医院检查并无大碍。但人老怕死的心理,驱使着他们不惜重金“买命”,轻信所谓的“神药”,给自己心理暗示,以此缓解对死亡的焦虑。他们对保健品格外钟情,戒备心下降,也就容易被忽悠。
孔英紫分析说,其实,社会上举办的所谓的“健康讲座”“会议营销”等,均是商家打出的“心理牌”,以充分满足老年人“被尊重”的心理诉求。与此同时,老年人爱贪小便宜、信息闭塞、对外界认知有误区以及从众心理等,均导致老年人在购买保健品时存在极大的盲目性。
“年轻人有空一定要多回家关心一下家中老人,不要让他们再孤独!”孔英紫提醒:“常回家看看”似一剂良药,不要再让父母被夸大宣传、虚假信息的保健品洗脑,及时了解其心理变化,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病痛,告诉老人保健品不能替代药物,病了还是得去医院治疗。千万记住一点:作为子女,如果你缺位,骗子就可能来补位,要用你的孝心让父母安度晚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