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晚年生活] 燕达养老•九旬巾帼忆往昔

[复制链接] 地区:
我的人生
燕达养老•九旬巾帼忆往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岁月静好 (小学二年级) | 原创 |
2017-5-11 10:26 |查看: 5460|回复: 0
原创
        院子里的李静奶奶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但是作为一个地道的湖北人,她会说豆皮还是她小时候的味道好,这几年不是以前那个味儿了;会说世人称道武昌鱼,都是因为毛主席那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其实还是鳜鱼味道更鲜美;会小口小口地品侄子送来的南方风味的甜酒酿,说家里做的比外面卖的好喝……


南国烽烟起,当年鏖战急
        往事虽远,桩桩件件,却恍如昨日,历历在目。
        时间倒回1946年,在中原“突围”后,当时还不到20岁的李静奶奶“隐蔽”在国统区内(以小学教师的身份谋生)。1947年8月,她又以教师的身份,化装进入大别山。
        此时正值刘邓大军南下,以“兵贵神速”著称的千里跃进大别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似一把钢刀直插国民党反动派心脏,逼得蒋介石急调30万大军来进行全面“围剿”,情势越来越危急。为保护部队有生力量,党中央指示部队中的妇女、儿童、伤患等迅速转移,留下部分兵力继续打击敌人并进一步巩固革命根据地。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战略转移艰险异常。机枪扫射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炮弹在身边爆炸,直升机在上空盘旋,炮火硝烟中,弹尽粮绝却没有大后方支援——这便是当时大别山区的作战形势。除了应对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围剿”,还有地方“小保派”(地方顽固势力)的恣意骚扰,大部队的行进举步维艰。有一次,李静奶奶就是眼瞅着炮弹在自己面前爆炸,背后瞬间枪声四起,老乡赶来通知他们转移,话刚说完,他们迅速撤离,敌人就疯了似地“扑”了上来。
        她最危险的经历,就发生在她进入大别山后的土改工作期间。为极端保密,行进过程中部队不断变换番号,有的还伪装成地方部队。彼时作为土改某一小组组长的李静奶奶,只带了一名通讯员,在艰难完成自己的土改任务后,他们乔装打扮撤离,却意外和组织失去了联络。
        大别山里执行任务的战士,三天内断了联系,基本上可以判断凶多吉少。一连多日来杳无音讯,战友们一度认为李静奶奶他们已经牺牲了。于是,“李静身亡”的消息不胫而走。


常遇离别苦,最谙离别情
        不管外面“李静身亡”的消息被描述得多么具体详细,唯有一人,始终不相信,她就那样“走”了。
        这人便是李静奶奶的丈夫——胥爷爷,他随中原的突围部队来到皖西与二野会师。始料未及的是,没等来期待中的夫妻团聚,却得到了妻子牺牲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将他击中了。
        但战况紧急,他必须随大军转移,奔赴淮海战役的战场。一边是生死未卜的妻子,一边是十万火急的战事,他甚至来不及掉下一滴眼泪,就要投身到血与火的战斗之中。
        一天,两天,三天……没有任何收获,战事越发紧张。作为一名人民铁血战士,他必须压下心中的万分牵挂,把一腔热血洒向战场。他向皖西发了一封电报,恳求组织务必帮他寻找到李静奶奶。
        而此时,李静奶奶和战友在沿途老乡的一路掩护下,艰难突围来到皖西。当驻扎皖西的组织找到他们时,离他们完成土改任务后失联已几月有余。
        说到这里,李静奶奶轻拂柜子上胥爷爷一身戎装的照片,双手有些颤抖。一时间,激动、隐忍、怀念,以及那些或悲或喜、或苦或甜的记忆,瞬间涌上心头。我们问她,革命如此艰苦卓绝,是否后悔过当初的决定,她坚定地说从来没有过,并郑重地告诉我们:“革命是当时唯一的出路。”


乡愁何处达?归“燕”潮白边
        在李静奶奶燕达的家里,还有一些老友的个人传记——没有定价,没有发行编号,仅仅是老友们将自己的故事叙述做了一个整理,她视若珍宝。革命年代的故事太多太多,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有自己丰富的经历、多样的感受。
        除了老友的回忆,她也会看一些养生保健类的文章,发现好的,她会打印出来,和燕达单元楼里的邻居分享。来到燕达后,李静奶奶现学了微信。现在她自个儿和在北京或者湖北老家的亲人联系,基本都是通过微信。我们去她家时候,她还在和北京、湖北的亲人视频聊天。
        她在燕达的邻居有医生,有艺术家,有外交家,有兵器专家等等。大家职业不同、经历各异,却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是燕达“居民”,把潮白河畔的燕达当成自己安度晚年的家园。天气好的时候,在院子里走走晒晒太阳,她还能碰到当年留京的湖北老乡、有共同战斗经历的战友,大家伙聊聊曾经的回忆、魂牵梦萦的家乡味道,在相视一笑中回味一路走来的起伏跌宕、酸甜苦辣,也别有一番欣喜和满足。


后记
        在聆听李静奶奶回忆的过程中,我们也在思考:在我们的养护中心生活中,我们应该为我们的长辈营造怎样的一种生活氛围?回想起李静奶奶在说起儿时记忆时的回味怀念,在品尝甜酒酿时的心满意足,以及她在谈起烽火硝烟时的无所畏惧……也许,这一份豆皮,一碗甜酒酿,一段舍身忘我的记忆,升华出了一种久久难忘的深情,让饱经风霜的心灵变得日益温厚。
        一个唤醒老人心中记忆的家园,带着一抹淡淡的乡愁,让养老多了几分让人眷恋的色彩。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5-1-20 03:52 , Processed in 0.210178 second(s), 3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