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新模式——“以老养老”
时间: 2017-6-29 09:05 发布者: 辣婆婆 查看: 1935 回复: 0
楼主
辣婆婆 ( 小学一年级) | 转载 华西都市报 |
2017-6-29 09:05
|查看: 1935 |回复: 0
转载 华西都市报
大学生建养老中心 推“以老养老”新模式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管理学院学生段冬临和他的团队,秉持“公益养老”理念,推行新型“以老养老”模式,与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办合作,成立了颐年养老服务中心。如今,100余名老年人在此安享晚年。
关注养老问题 渴望介入公益养老产业
一次,在浏览国家统计局网站时,经常参加学科竞赛的段冬临发现,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能否以社会组织形式参与养老?能否成立一家非盈利性的养老组织,实实在在地为老人们服务?该以怎样的模式去发展养老产业?”抱着疑问,段冬临召集到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成立团队。
他们先后奔赴老龄化问题严重的日本以及老龄化增长速度居全球之冠的中国台湾,考察当地养老产业发展情况。课余,他们更是长期往返于成都各大养老院实地考察,养老机构各有优势、特色,这给段冬临团队带来了很大启发。
推行“以老养老”模式意外受挫
经过大量考察调研,在指导老师何琼的帮助下,段冬临团队交出了答卷——通过“以老养老”实现“公益养老”。“以老养老”,就是指让50多岁、具有劳动能力的年轻型老人,照顾60岁以上、生活自理困难的年老型老人。10年后,他们将以累计的照顾时长和性质换取等效的养老服务。
在我国,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让两个陌生人共同生活、互相照顾是件非常困难的事。为了更好适应实际情况,段冬临团队没有照搬已有的“以老养老”模式,而是因地制宜,根据考察经验,自创了“同种兴趣同种爱好下、以圈子经济为基础的以老养老模式”。他们希望把有共同兴趣爱好的老人聚在一起,方便他们沟通交流,减少陌生人之间的隔阂。
然而美好的设想立刻被现实浇了一桶冷水——一位老人困惑地问:“我到你这儿照顾年老的老人,那等我老的时候,你这个组织还在吗?”
“幸福晚年”是每个老人心之所向,在选择养老模式时,他们必定慎重。如何才能打消老年人的顾虑、让他们放心加入到“以老养老”中来?段冬临和团队成员犯了愁。
与政府合作建养老中心 保障老有所养
千思万想不得其解,段冬临再次找到了何琼老师。在老师的建议下,他们开始尝试与政府合作。有了政府的保障,老人来养老就安心多了。
经过洽谈,段冬临团队与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办事处签署了合作协议。2015年6月,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颐年养老服务中心成立,并于2016年6月完成注册。如今,100余名老人在此安享晚年,其中50岁以上老人30余名,60岁以上老人70余名。
颐年养老服务中心实行“以老养老”。老人们一起发展爱好,生活慢慢充实了起来。为了让50多岁的老人更好地为60岁以上的老人服务,团队还会对他们进行统一组织培训。就这样,段冬临团队成为了老人与老人间连接的重要纽带。
作为试点的高新区桂溪街道部分地区由农田发展而来,这里的老人大都是农转非户口,子女大部分去了沿海城市打拼。“一方面,老人在家无人陪伴,比较空虚;另一方面,他们生活节俭,加之行动不便,在家吃饭大多是随便应付。”段冬临说,“颐年养老服务中心能在精神、生活上都对他们有所帮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