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养老路在何方?四种模式突破养老封锁
时间: 2017-12-21 22:45 发布者: 日照我心 查看: 3346 回复: 0
楼主
日照我心 ( 小学二年级) | 转载 养老新动态 |
2017-12-21 22:45
|查看: 3346 |回复: 0
转载 养老新动态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对医疗、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突出。为实现“老有颐养”的目标,在近年来的探索中,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养老机构的发展,并不断创新医养结合制度,着力进行了多种模式的探索,打造了“医养结合”的新亮点。
“医养结合”有一定市场需求
家住芝罘区向阳街道华茂社区的范大爷今年71岁,一对儿女都在北京上班,家中只剩他和老伴。因为人越老行动越不便,身体素质也不如以前。“多亏有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每月都上门开展巡诊,进行医疗护理,每年为我们65岁以上老人进行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让我们觉得有了一个坚实的依靠。”范大爷说。
老有所养、老有善养,是每一个老年人的心愿。然而伴随年纪增大,老年群体往往深受病痛折磨。一份调查显示,近70%的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病,现实是,大多数养老院只能提供养老,而医院只负责医疗,这种“医养分离”的结果,便是老人经常要奔波于家庭、养老院和医院之间。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需要住到医养结合新机构。”业内人士认为,眼下提倡医养结合型结构所适应的老年人,普遍存在两个“过度”,一是过度医疗,即部分老年人到医院想尽各种办法“压床”;另外是过度欠缺医疗,养老机构目前不具备设置医疗机构条件的居多。医养结合,应首先要对老人进行身体状况评估,根据老人的身体失能程度“量体裁衣”。比如,30%左右的老人突发疾病后得到抢救,待生命体征稳定后需要医疗护理;而70%左右的老人通常是患慢性病,身体机能逐步衰退,这类群体是需要一定的医疗服务,即医养结合。
我市探索医养结合4种新模式
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截止到目前,全市255家养老机构中,29处形成较为完善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160处依托周边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合作,护理型床位占比15%左右。
在医养结合方面,我市初步形成4种模式:一是“大养老+小医疗”型,养老为主、医疗为辅,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在原有养老机构引进发展医疗服务机构,满足养老机构对医疗护理、康复训练、紧急救治等方面的需求。如莱州市桃源山庄老年公寓、招远市社会福利中心即属于此种类型。二是“大医疗+小养老”型,即医疗为主、养老为辅,在原有的医疗机构发展养护型和医护型养老机构,构建医疗、养老、照护、康复等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蓬莱市中医院老年养护中心项目即属于此种类型。三是“医疗、养老并重”型,即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并重,综合发展。烟台乐天养老中心、莱山圣莱恩康复医院、烟台凤凰山医院等20处养老服务项目均属于此种类型,将是以后医养结合发展的主要方向。四是“分散养老+医疗网络”型,即利用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为居家老人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养老医疗卫生服务”。按每街道办或每5-10万人口设置1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半径1.5公里外按照每0.5-1万人设置1处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全市共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88个,从业人员3100多人,实现了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
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发展不均衡
据了解,目前,医养结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各个部门独立分管各自权限范围内的工作事项,缺乏一套系统完善的协调机制,致使医养结合往往构想很好,但具体实施存在“落地难”问题。业内人士表示,“比如,企业要想开办养老机构,需先到民政部门进行养老机构审批,再到卫计部门办理卫生许可证,再到人社部门进行医保审批,期间由于相关单位未集中办公,且审批时间、审批手续繁琐,致使企业开办养老机构周期较长,衔接不畅,企业常常处于停滞不前的困境。”
相比建设医院等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存在初期投入大,风险高,回报率低等问题,加之国家对养老机构补贴扶持力度较小,导致了多数投资商不愿投资养老机构,从而转投医疗机构。此外,许多养老机构缺乏高水平的护理人员。在一些层次相对较低的养老机构中,大多数护理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没有相关的行业资质;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工资待遇不高,工作繁重劳累,导致一些优秀的医护人员不断流失,影响了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和信誉。
业内人士认为,医保政策瓶颈是最大瓶颈,“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处于医院和普通养老院之间的‘模糊地带’,按照相关政策,老人在医院住院产生的费用可以报销,而在养老机构接受的护理、康复、医疗等服务无法享受医保报销政策。如此导致很多老人选择长期在医院压床。”
医养结合出路何在
医养结合路在何方?首先,业内人士呼吁首先应建立规范的医养结合联合机制。强化顶层设计,建立规范医养结合联合机制,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简化办理审批手续,可考虑集中办公、一站式服务,使医养结合工作更加具体化、规范化、一体化。同时,加大医养结合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对医疗养老机构的补贴扶持力度,建立更加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和医疗体系,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政策支持,让投资商和老百姓均无后顾之忧。另外,培育和吸引养老行业医护人员。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待遇标准和培训力度,吸引更多的人员从事医养健康养老专业服务,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为医养结合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截至2016年底,烟台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0万人,占总人口的24.5%,比全省高近4个百分点,养老需求旺盛。201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内设护理、康复、医疗等机构的养老场所最高补助100万元,对养老服务机构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占用耕地的免征耕地占用税,境内外资本兴办养老机构享受同等优惠政策,优先供应项目用地。
据悉,目前我市已经落实1125亩土地指标用于养老服务业。在市级层面开展的养老服务产业试点工作中,已筹集到35亿元养老服务产业引导基金,市级留成福彩公益金65%以上用于发展养老服务。养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全市现有养老机构255处,各类养老床位5.56万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达到36.1张,已有城乡养老服务设施1071处,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12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85%。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