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养老机构] 养老院,如何化解“成长烦恼”

[复制链接] 地区:
养老院,如何化解“成长烦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珠珠心意 (小学一年级) | 转载 河北日报 |
2018-4-24 22:40 |查看: 2377|回复: 0
转载 河北日报

  河北省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省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45.9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1.25%。预计2020年,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360万人,占总人口的18%。许多家庭,甚至第一批执行独生子女政策的家庭,已经开始面临养老问题。许多老年人或主动或被动住进养老院。现在的养老院是什么样?住在养老院的老人过得怎么样?养老院又面临哪些“成长烦恼”?带着诸多问题,记者进行了相关调查。

  需求加大与床位闲置现象并存

  81岁的刘小雪老人住进养老院两年多,胖了十来斤。“你看我脸上的肉,都嘟噜了。”3月12日中午,在邢台市平乡县平康养护中心,刘小雪老人拍拍脸颊给记者看。住养老院,是刘小雪自己向儿女们提出来的。老伴去世多年,刘小雪不习惯和儿女一起生活,一个人住的日子,有时一天也不说一句话,整个人都是蔫的。在刘小雪住进养老院一年后,曾劝她“别去养老院给儿女丢人”的亲家,也住了进来。现在刘小雪女儿、女婿来养老院,可以一块儿探望三位父母。平康养护中心创办人马杜红告诉记者,最初创办养老院的想法之一,就是看到身边有很多空巢老人面临养老问题。的确,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4+2+1”模式家庭中,一对夫妻要肩负四位老人的养老责任,往往力不从心,老人入住养老院的需求正在增加。在平乡,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大约为3万人。根据我国“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养老目标,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5—40张。但目前整个平乡有6家养老院,少的50张床位,多的200多张,总供给量只有大约500张。在全省,养老院床位数量缺口更大。

  据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省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45.95万人,需要床位约30万张,但我省各类提供住宿的收留抚养类机构只有1169个,床位16.9万张。而且,除了提供住宿的养老服务床位,这16.9万张还包括了提供住宿的精神卫生服务、儿童福利和保护服务、救助站等社会服务的床位。为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2015年6月,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出台了针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奖补政策:对社会力量新建、改建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给予每张床位4000元建设奖补;对社会力量租赁房产开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且租赁合同在5年以上的,给予每张床位2000元建设奖补。对连续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按实际入住老年人占用的床位数量,给予每月每张床位不低于100元奖补。这一政策促进了城乡养老院数量的增加。但在有些地方,养老院数量增多的同时,入住率却没能相应提高。目前平康养护中心的入住率将近70%,入住老人以能自理、半自理的居多。马杜红坦言,许多重度失能老人想要入住,养老院不敢收。“养护中心护理员只有5名,现在照顾着56位自理、半自理的老人,人员已经很紧张。收住失能老人根本忙不过来。”马杜红表示。县乡一级,许多需要机构养老的老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人面临入院难。城市里民办养老院收住的主要是失能、半失能老人,这个群体大多是有养老金的退休老人,有能力负担入住费,但同样入住率不高。石家庄夕阳红养老院,位于新华区小安舍村,现有床位400余张,入住了240位老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占到七成以上。“家的舒适感是目前大多数养老院无法替代的。”夕阳红养老院院长骆亚男坦言,“目前许多养老院能够做到的只是照护老人吃喝拉撒的生理需求,但对于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难以满足。”“社会养老需求大与养老机构床位闲置并存的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供需的不匹配,如何提升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满足老人多层次的入住需求,是养老院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如何区别城乡养老院的供给特点,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扶植引导,则是政策层面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骆亚男说。

  软硬件配套还需更加人性化

  “一、二层已经住满了,有老人还想住进来,一看三层没电梯,就走了。”马杜红告诉记者,对平康养护中心来讲,眼下最紧要的是给三层小楼装一部电梯。因为没有电梯,养护中心小楼的三层至今空置。问题卡在钱上。安装电梯大概需要15万元到20万元。翻翻养老院的账本,前期建设已经投入了250多万元,现在一个月盈利大约5000元,马杜红算了算,要是单靠利润装电梯,养护中心还得再攒上三年。硬件配置有时因为资金不足无法到位,也有很多时候,资金有了,硬件配了,却因为与老人的需求不匹配,老人不“捧场”。石家庄凌透养老院就面临文娱活动室、康复保健室使用率低的尴尬。棋牌室、书法室、健身室……养老院董事长冯振文一间一间向记者介绍养老院的特色活动室。为这,冯振文没少费脑筋。他还特地请人在三间活动室盘了火炕,想着冬天老人们能在热炕头上打牌、唠家常。但真正经营起来,他发现,由于养老院半失能、失能高龄老人居多,大多数需要依靠轮椅行动或长期卧床,之前购置的许多健身、娱乐设施老人们用不上。反而是养老院的医用电梯、医护床、生命体征监护仪、红外线理疗仪等医用设备,使用频率最高。哪些软硬件设施是养老院的老人和服务人员真正需要的?随着养老服务市场进入者增多,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养老院开始主动研究需求。

  去年,骆亚男就专程去了一趟日本,考察学习当地养老院的设计和管理,还带回来厚厚一摞相关资料。“养老院软硬件的设计,得从人的需求出发。”这是骆亚男考察日本养老院后最大的感受。

  骆亚男在日本考察过一家设在当地社区的,集入住、日间照料、居家养老与康复训练等多种照护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中心。中心共三层,一层是一个多功能的开放性共享空间,设有餐厅、会客厅、浴室、技能训练室、家属护理教室、诊察室等多个功能分区,可以灵活满足附近社区居家养老和日间照护老人的照护需要,二、三层主要供有长期入住需求的老人居住。

  “这种将养老院与日间照护、居家养老组合在一起的养老照护模式在日本是主流,它设在社区,充分考虑了老人渴望融入家庭和社会的心理愿望,也让很多养老设备利用率更高。”骆亚男说。

  当她想把一些专业想法在夕阳红养老院落地时,却遇到新问题。骆亚男看到日本一些养老院每层都设计有一个中央活动区,一百平方米左右的敞亮大开间,供老人参加活动和日常就餐。而这样一个共享区域,国内许多民办养老院都没有或没有充分利用。学习归来,骆亚男想把夕阳红养老院每层也改造出一个中央活动区,但养老院租的房子是老式砖混结构,格局不允许,建筑承受力也有限,最后折中的办法只能是在每层腾出中间两间靠近楼道的房间,打通非承重墙,做成半敞开的公共活动区域。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城市养老院,大多仍是租赁学校宿舍、酒店旅馆、医院等改造后经营,软硬件配套不够人性化,不能完全适应养老需求,但限于既有建筑的结构,养老院许多实施改造的想法无法落地。

  养护人才瓶颈亟待破解

  软硬件设施的改造升级是养老院的眼前工作,但更为长远的发展瓶颈在人才。目前,养老服务人才体系各个环节,都面临人才短缺。最突出的是护理员的短缺。马杜红隔几天就要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一条“平康养护中心招聘护工”的招工启事,招工要求很简单——学历不限、身体健康即可,但一直招不到人。平康养护中心目前的5名护理员,都来自周边农村,他们当中最小的51岁,最大的已经63岁。“护理员年龄偏大,基本算是雇用能自理的老人照顾不能自理的老人。”马杜红说。她认为按养护中心现在的规模,理想的状态是有7名护理员,年龄在40岁到50岁之间。根据2016年1月1日实施的河北省地方标准《养老机构日常照护规范》,护理人员与老人的配置标准为:能自理老人的照护员配置比例为1∶10,半自理老人的照护员配置比例为1∶8,不能自理老人的照护员配置比例为1∶6。养老机构面临的另一个共同问题,是护理员培训难。平康养护中心现有的5名护理员中,4名是小学文化水平,另一名不识字。为了教会他们一些护理专业知识,比如用吸痰仪器给老人吸痰,马杜红经常要重复讲解十几遍。年龄大、难招进、难培训,是养老院普遍面临的难题,这与这份工作的性质有关。在夕阳红养老院,墙上张贴着护理员一天的工作流程,从早晨5时到次日早晨5时,所有的工作按时间段写满一张A4纸,擦身,洗脸,协助老人就餐和大小便、翻身,叩背,换隔尿垫,洗坐便椅,打扫室内卫生,洗餐具……护理员这一职业,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还要时刻保持警觉,防备老人发生跌倒、噎食等意外。不过,辛苦还是其次,这一职业最大的障碍来自观念——端屎端尿伺候人的活,很多人觉得没面子。

  平康养护中心本来有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护工,勤快有爱心,和老人们相处也融洽,但干了一个多月后就辞职了,因为总有人说这份工作没前途。比护理员更为短缺的,是与“医”相关的更为专业的人才,比如养老院一线管理人员。养老院的一线管理人员,最理想的人选是医院的护士长。“懂一些专业医学知识,又会管人。”骆亚男说,很多养老院都想法到医院挖人,但成功的很少。目前无论从职业晋升潜力还是福利待遇保障上,养老院吸引力都比不上医院。夕阳红养老院护理部主任郭海霞,退休前曾是天津一家医院的护士长。她坦言,来到养老院工作是因为退休了想找点事做,但如果在职,她不会这样跳槽。我省高校也正在加快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

  去年11月,燕山大学康养人才培训中心项目立项,项目定位省级培训中心,包括培训和研究两部分。培训涵盖养老服务业管理人员培训、老年康复培训、老年护理学培训及老年心理辅导培训等方面。科学研究涉及康复学科、临终关怀与老年心理干预及养老政策研究等多个领域。为了让养老院老人有更充分的医疗保障,更广泛的医养结合尝试在我省一些养老院已经展开。平康养护中心2017年被定为平乡县首家医养结合试点养老院,它是当地平康医院向养老服务领域的延伸项目,养护中心和医院就在一个院内,老人们一旦有紧急情况,医生可以及时赶到。事实上,入住平康养护中心的老人们,很多都是平康医院的老病号,而来此养老,最看重的一点就是“守着医院,心里踏实”。平康养护中心主任郭雪秋回忆,一次一位糖尿病老人突然犯低血糖晕倒在屋里,因为守着医院,大夫及时赶到,才得以化险为夷。“老年人意外摔倒及由此产生的并发症,很可能造成生命危险,紧急救助非常关键。养老院24小时有护工值班,屋里还装有紧急呼叫设备,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老人安全。”郭雪秋说。

  近日,我省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河北省养老机构内部设置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符合相关条件者将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这一政策进一步促进了“养”和“医”资源的对接与共享。

  国外靠什么留住养老服务人才

  养老服务人才建设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核心和关键,加强养老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是各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共同面临的问题。国外一些成熟做法,可作为当下养老服务人才建设的参考。

  立法保障人才建设

  日本非常重视法律法规对养老人才建设的保障作用。1987年,日本颁布《社会福祉士及介护福祉士法》,其中,社会福祉士主要面向需要照护的老年人,为他们提供医疗、护理保险、退休金等相关咨询,指导老年人选择合理的照护方式。介护福祉士主要面向缺乏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等服务。从1989年开始,日本实施国家资格认证考试,开启了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向专业化迈进的大门。1992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看护员等人才确保促进法》《社会福祉事业法》和《社会福祉设施职员退休津贴共济法》三大法律,建立了中央福祉人才中心、中央福祉学院、都道府福祉人才中心,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全方位一体化的培训体系。2008年,日本通过了有关确保介护(养老)服务的人才,改善服务员工待遇的法律,要求从业单位必须为服务人员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向员工介绍今后5-10年的工资待遇、升迁职位和发展前景,以稳定养老服务业的人才队伍。

  完善培养激励机制

  在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机制方面,美国非常重视和支持各类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并将服务记录作为学生升学、职位升迁的硬性考察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人们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

  德国由政府出资支持培训养老护理员,学员可以通过半工半读的形式学习老年护理的相关课程,还能额外得到政府的补贴。养老护理员经过培训以后拥有较好的职业通道和完善的职业上升机制,可以在养老机构当养老护理员,可以去医院当护理师,也可以去培训学校做讲师等,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建立分级分层培训体系

  德国养老护理员专业化程度比较高,护理教育分为三个层次:中专、专科培训和大学本科。2003年,德国政府颁布了关于老年护理员的专业法律《老年护理职业法》。该法律详细地阐述了养老护理员的认证条件和资格准入标准,对养老护理员的培训方式、培训模式以及相应的承担责任主体和费用也有详细规定。以德国的大学护理专业为例,开设了护理科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管理学等课程。此外,德国养老职业教育实行双证书制度,学校负责颁发理论课程合格证书,企业(养老机构)负责颁发实践课程合格证书,对护理人员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4-11-24 19:50 , Processed in 0.171375 second(s), 3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