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万象] 被银行催熟的美国梦,被银行弄残的中国梦

[复制链接] 地区:
史地哲经
被银行催熟的美国梦,被银行弄残的中国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于君 (小学一年级) | 转载 信托圈 雾满拦江 |
2014-12-2 12:04 |查看: 2933|回复: 0
转载 信托圈 雾满拦江
本帖最后由 于君 于 2014-12-2 12:32 编辑

       导读:流浪汉的美国梦,是被银行催熟的。老家朋友的中国梦,是被银行弄残的。


      

       有位朋友从海外回来,给我讲了个故事。

       现在许多有钱人,把孩子送到美国读书。也有些苦贫族,不甘心输掉命运,东挪西借,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跟富二代们,一较短长。

       就有这么个苦孩子,到了美国之后,没钱买跑车也没钱泡妞,只能找中国留学生合租,连床都睡不起,靠了打地铺对付。

       但苦孩子就是苦,学业未成不说,最后连地铺也睡不起了。最终这孩子被扫地出门,无颜回见家乡父老,只能和流浪汉们混迹在一起,很快就没人再提这个失败者了。

       过了四年,正当留学生们担心回国之后,成不了海龟(海归)变海带(海外归来待业)时,消失四年的苦孩子突然出现了,衣衫光鲜,粗声大气,开着富二代都羡慕的豪车。

       四年功夫……又或者五年,这苦孩子实现了美国梦,发达了。

      

       四年前,苦孩子落魄之初,成为了流浪汉。他不敢往城市里去,怕丢人,就挑着荒郊野岭无人地带走,如果遇到住户,就临时打几天短工。他经常一个星期不理发、不刮胡子,蓬头垢面,形态苍老,活一天是一天。

       就这样过了段日子,他到了一家农场,农场主看他可怜,就决定狠狠的剥削他。

       农场主以远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标准,雇用了他。他毫无怨言,只是感激人家总算给他块落脚之地。他一个人包揽了农场所有的活,玩命的苦干。不懂园艺,他就跟农场主虚心学习。头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到了第二年,他已经掌握了园艺的基本技能,农场主担心他跑掉,也担心吃官司,就给他涨了很高的工资。但他根本不想走,而是开始苦研农艺,他细心揣摩阳光、粪肥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对温度、湿度都有独到的心得。

       第三年,他的农艺技能,已经超过了农场主。

       第四年,他已经成为当地的农艺家,农场主的农场,全靠着他打理。附近一带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甚至有时会有人来向他求教。

       农场主对他很钦佩,就说:你现在已经是当地的居民了,我建议你去银行贷点款,自己也来经营一个小农场吧。

       他说:没错,我会去银行的,但我希望能够多贷点款。

       农场主问:你贷那么多款干什么?

       他说:我要买下你的农场。

       农场主说:Fuck you!

       他回答:Yes!

       双方就这样成交了。

       讲完了这个故事,海外归来的朋友说:你看,这就是地地道道的美国梦。在美国,只要你努力,哪怕是个流浪汉,也能霎间变身成为农场主。只不过,这个苦孩子在美国能够成为农场主,但如果他还在国内……

      

       一个家乡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这位朋友,四十来岁,是看《新闻联播》的高手。每到时间,就坐在电视前仔仔细细的看,竖起耳朵听,生怕漏下一个字儿。

       他发现,央视的新闻联播,农业方面的新闻比重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 —— 商机来了!

       于是他东挪西借,借来他能够借到的所有钱,去郊区租了块地皮,办了个养鸡场。

       他也不懂养鸡,就买了书认真琢磨,给鸡舍安装了固定照明时间的电灯,购置了现代化的饮水机,保持饮用水清洁,让鸡们健康成长,下的蛋也多。

       看他办起了养鸡场,许多人就来参观。请教过一些技术问题后,他的周围突然多了许多养鸡场,形成了当地的规模性产业。

       竞争对手虽然多了,但他毫不在意。他有信心,胜过这些后来者。

       政府也非常重视,经常有官员来视察,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了一项政绩。政府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当地的养鸡规模,要形成产业一条龙,形成产业优势。这让他非常激动,知道自己这一步走对了。

       可是忽然有一天,他发现附近出现一家超大规模的养鸡场。其规模之大,比他和他的竞争对手们加起来还要大。

       他当时就震惊了,跟大家一起去参观。到了地方发现养鸡场的设备齐全,先进发达,只是鸡雏的数量太少。但这家规模养鸡场正在四处求购,每天都有一笼笼的鸡雏搬运进来。

       接着,这家超大规模的养鸡场,轻易的从银行贷出了巨款,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周边的小养鸡场,统统挤跨了。

       他的辛苦投资,就这样付诸东流,血本无归。

       此后他东躲西藏,到处躲追债的债主。逃了整整一年,债主已经追得疲了,他又返回来,到那家超大规模的养鸡场前看了看。

       他看到的是人去场空,鸡死笼破。

       直到这时候,他才醒过神来。这家养鸡场,之所以弄成超大规模,目的就是为了套取银行的贷款。钱拿到手了,大家也该分享果实,各奔东西了。

       只苦了他这个较真造势的务实者,辛苦疲累全枉然,为他人做嫁衣裳。

      

       养鸡场事件过去之后,他不甘心,还要绝地奋起,满血复活。又开张了养猪场。

       之所以改养猪,还是他看了新闻联播,发现猪肉的供应出现短缺。如果他打个短平快的话,不仅能弥补养鸡的亏损,还能大赚一票。

       但没想到的是,养猪场建起来后,一切又重演了。

       先是其它人有样学样,都在他周围建立小养猪场,与他展开竞争。接着是政府高度重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来大力推进养猪产业。银行立即准备对养猪大户,加大扶持力度。然后是一家超大规模的养猪场出现,挤跨了所有的小养猪场,套取了银行贷款之后,大家就散伙了。

       朋友说:没办法,你玩不过他们的,他们太聪明了。他们的原则是,你不动,他不动。你若动,他们就等你造势,等到你耗尽血本,把势造起来,银行扶持的时机成熟。这时候他们才会杀进来,人家在银行系统是有人脉的,分分钟就能把款子贷出来,差的只是个项目。

       你做产业,他做项目。

       做产业要点滴累积,辛苦异常。还要冒巨大的经营风险。做项目就简单多了,利用人家在银行的人脉,下山来摘你的桃子。桃摘走,树死了,你血本无亏还无由抱怨。
朋友说,这几年,当地的经济很凋弊,原因就在这里。有些人就是比你有本事,比你聪明,你干什么,他就把什么做成套钱的项目,项目往左,产业往右——怪只怪自己人脉不济,玩不过人家。

      

       这两个故事,家乡朋友的故事,是几年前讲的。当时听了也就听了,总结不出建设性的东西。纵然是写成文章,也没什么意义 —— 毕竟现实就是如此,写或者不写,找不到解决方略,写文章也无济于事。

       但等到最近,海外朋友把流浪汉变身农场主的故事带回来,通过比对,我们就能找到些规律性的东西了。

       流浪汉变身农场主,在中国也不是一定没有 —— 但几率更低。因为国内的银行,是不会成全这类励志故事的。

       老家朋友的故事,在美国绝无可能发生。因为美国的银行,都是私人的,断无可能成为某些幸运人士的人脉,玩这种坑爹的高端游戏。

       流浪汉的美国梦,是被银行催熟的。
      
       老家朋友的中国梦,是被银行弄残的。

       国内的银行,太少、太高端,离老百姓太远。它们是天然的资本游戏高手,与百姓的经济循环圈相疏离。

       美国的银行,数量广众,与地气相接。当然他们逮机会也会玩个次贷危机之类的坑爹游戏。但总体上来说,美国银行已经构成百姓经济生活的一部分,资本之河,在民间悄然流淌,所以才能成就一个流浪汉的美国梦。

       —— 上面这个结论,是在比较中国北京与美国纽约的银行生态,而得出来的。

      

       北京的面积是16800平方公里。而纽约全市总面积是1214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是785.6平方公里。单算土地面积,北京面积是纽约面积的21倍。

       北京市的总人口为2114.8万人。纽约总人口精确到个,是8405837人。北京的人口数,是纽约的2.5倍。

       纽约有银行200多家,北京算上外资银行,也不过40多家。

       银行的营业网点,纽约有5189个。而北京连地铁的取款机都统计在内,大约是2975家 —— 当然北京并非是中国的金融中心,但考虑到北京以21倍于纽约的土地面积,银行网点加取款机,却只及纽约银行网点的六成。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纽约是平均0.15平方公里,就有一家银行营业网点。

       而北京,大约5.65平方公里,才能找到家银行网点或是取款机。

       说到银行营业网点,在中国被称为“储蓄网点”。还有句顺口溜,三条街找不到厕所,一条街就有三家储蓄所 —— 就是说,我们其实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银行营业网点都没有,有的只是储蓄点。只肯把你的钱收进去,却不肯把钱贷给你!

       正如中国的股市,只是个融资市场,而非投资市场。国内的银行,也根本没有针对于民众的金融服务功能。太过于高大上,老百姓指望不上。

       而美国则不然,美国银行都是私人的,都要面对个体客户开放信贷业务。美国人创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银行。而中国人创业,唯一的法子只能是找亲友借钱。

       国内银行在百姓生活中毫无助益,只知一味揽储。所以明明数量不足,大家反而感觉到储蓄网点太多。

       在美国,流浪汉可以变身农场主,就是借助于这些银行的力量。而在中国,这种情况……也并非绝无可能,但运气成份更多一些。

       正因为国内银行拒绝涉入百姓的金融生活,高高在上满脸贵族味,所以才会热衷于玩资本游戏,热衷于大项目套钱。这种状态非但无利于经济的发展,反而只会伤害经济本身。

      

       时下中国经济,房地产暂时没戏了,移动互联网却炒得异常火热。

       而在美国、在德国等国家,根本无人听闻移动互联网。这种情况害得凯文·凯利一趟趟往中国跑,只有在中国,他老兄才能找到知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 因为国内银行,完全是聋子瞎子,在经济生活中起不到有效助益。相反,天使投资人的介入,为移动互联网产业输入了资本,所以才会造成移动互联单边独热。

       徜如果,我们拥有数量足够的银行,诸多银行于竞争中,必然会放下身段,开展个人信贷业务,那么,现时火爆的,绝非是移动互联一枝独秀!

       在美国,任何人想要创业,都可以直接去社区银行申请贷款。这就保证了民间资本的有效流通。而在国内,大量的民间资本,或是进入股市、或是存入银行,甚至被迫远走海外,找不到个能够与底层百姓相连的出口。资本找不到项目,憋死!百姓见不到资本,苦死!一方面是庞大的金融资源闲置,一方面是百姓苦无出路。只有几家大银行店大欺客,没有危机意识也没经营意识,一味的把呆账坏账推得老高。

       早在房价飙高猛进时,把房价降下来的诉求,总是被房产大咖的恐吓所吓倒——徜房地产倒了,整个经济都会受到拖累!而且中国的经济也将失去引擎!

       现在许多人把移动互联网,视为新的经济爆发点。实际上,真正的经济引擎是民间融资行业,一旦这个产业的闸口被打开,必将释放出强大的生产力。

      

       小额贷款的火爆及鄂尔多斯沦为鬼城,是中国尝试民间融资的一个开始。但这个开始只是资本寻找出口的一次蠢动,鄂尔多斯当地并无落地产业与融资业对接,导致这个游戏沦为无源之水,最终只是自己玩自己,玩到崩盘散伙。

       金融资源的释放,必须要与需求构联为一体。

       有人担心一放就乱,届时高利贷满天飞,追债的黑社会当街对砍——这种想法纯粹是自己吓自己,要知道银业原本是底层经济的一个固有链条,只是因为早年的愚蠢,才导致这个链条的断裂,这也导致了国内经济循环体残缺,百姓丧失了相应的资本权利,无法获得资本的帮助改变命运。

       管制不会永久,权利迟早恢复。

       迟早有这么一天,庞大的民间资本会流入到下层社会,与百姓的创造欲望对接。形成一个健康有序的庞大经济循环圈。这一天是迟早要来的,无论拖延多久,它就在前方。

       徜如果选择大学城创办民间融资银行,采用美式管理,对大学生创业提供资本扶持。比如说在北京的北大清华周边,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然后逐年扩大试点,这应该是个让民间资本落地的初始办法。

       说到底,国内几家大银行,因其庞大无朋,决定了它们只具有监管与总量控制的功能。强迫它们去玩不擅长也不喜欢的个人信贷,必然是玩成资本游戏。而民间融资的缺失,导致了中国经济的短板。抑制了经济发展,也阻碍了百姓获得财富与幸福。

       或许现在,是加长经济短板,给民间资本以出口的最好时机。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5-1-21 01:56 , Processed in 0.175872 second(s), 3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