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海钩沉] 把“文字狱”玩到国外的朱元璋

[复制链接] 地区:
史地哲经
把“文字狱”玩到国外的朱元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脸谱 (小学一年级) | 转载 唐宝民文字坊 |
2014-12-5 14:31 |查看: 2983|回复: 0
转载 唐宝民文字坊
本帖最后由 脸谱 于 2014-12-5 14:33 编辑


       朱元璋是从草根阶层奋斗到皇帝位置上的,参加革命之前,曾经做过和尚、当过要饭花子,因此,虽然做了皇帝,他在心理上始终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感,总怕别人笑话自己的这些经历,所以就产生了极严重的疑心病,总疑心别人讥讽自己,这样一来,便制造了大量文字狱。比如,尉氏县有个叫许元的教渝,在写《万寿贺表》时,用了“体乾发坤”的字样,其中,“发坤”与“发髡”同音,而发髡的意思,就是剃去头发,朱元璋认为许元这是在讽刺自己曾经当过和尚,于是勃然大怒,下令将许元斩首;祥府县的学谕叫贾翥,在《正旦贺表》中用了“取法象魏”四个字,朱元璋的想象是:“取法”,即“去法”的意思,是在讽刺我以前的和尚身份,没说的,处以极刑……近读历史作家张宏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张脸孔》,发现这位朱皇帝,不但在国内大兴文字狱,甚至还把制造了“外国文字狱”,真是旷古未有!

       洪武二十五年,高丽王李成桂上表朱元璋,请朱元璋赐自己一个国号,朱元璋很痛快地答应了,下旨准许李成桂用“朝鲜”为国号。李成桂便派大臣李恬为谢恩使,到南京来上表谢恩。在谢恩表中,李成桂没敢用“朝鲜国王”这个头衔,而是自称为“权知国事”,按理说,这表明李成桂这个人很低调,朱元璋应该高兴才对。然而,猜忌心颇重的朱皇帝却认为李成桂此举是故意对自己不尊重:我已经封你为朝鲜国王了,你还这么写,是什么意思?这不是拿我给的封号不当回事吗?朱皇帝于是勃然大怒,命人将谢恩使李恬痛打了一顿,还不许他骑马回去,让他带着伤一步一步步行回朝鲜。朝鲜离南京万里之遥,一步步走回去,其痛苦可想而知。李成桂是废黜原国王自立的,需要朱元璋为他撑腰,而且朝鲜是个小国,无力对抗强大的明朝,所以受此外交羞辱之后,也不敢理论,只能忍气吞声,而且,怕朱皇帝余怒不消,不得不低三下四地再次派专人到南京谢罪,上了《谢罪表》,说“照得小邦僻处荒远,言语不通,闻见不博,粗习文字,仅达事情。其于制作,未谙体格,以致错误,非敢故为侮慢。”意即我们小国家,文化水平低,不明白天朝上国的文件格式,才生此错误,绝不是小看陛上,请陛下多多担待!朱元璋这才不再追究此事。

       总算平息了这次祸事,李成桂长出一口气,没想到四年以后,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洪武二十九年,朝鲜政府派使臣到南京给朱元璋上表,恭贺皇帝陛下新春快乐。然而,朱元璋在细读了所上的表文之后,认为文中的字句属“侮慢之辞”,有“轻薄戏侮”之态,“不停当的字样多有”……于是,便下令将朝鲜使臣扣押,不准其回国,非但如此,还命令朝鲜政府把起草表文的人押到中国问罪。朝鲜方面不敢得罪朱皇帝,便将起草表文的金若恒押送到南京,听从朱元璋发落。同时,另派专人到南京上表明政府礼部进行解释,说:“大邦僻居海外,声音语言,不类中华,必凭通译,仪习文意,所学粗浅,措辞鄙陋,且不能尽悉表笺体制,以致言词轻薄。何敢故为戏侮,以生衅端。”意思是说,之所以让陛下产生了误解,是因为翻译不通顺的原因,我们真的不是诚心轻侮陛下,所以请陛下原谅我们吧。话说到这个份上,面子也有了,就应该给人一个台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是,朱元璋依然不依不饶,还是把表文的起草人金若恒给杀了。

       让李成桂始料不及的是,这件事还没处理完,另一份表笺又惹祸了,洪武二十九年正月,李成桂派大臣郑总到南京,请求大明给他们颁发诰命、印信,在上表中,引用了商纣王的典故,这下又惹祸了,朱皇帝认为李成桂在上表中提商纣王,是在影射自己是暴君,于是再次龙颜大怒,下令将郑总扣押,并告诉李成桂:“近日奏请印信、诰命状内引用纣事,尤为无礼。以此来使未可放回。若将撰写校正人员尽数发来,使者方回。”让朝鲜方面将起草文表的作者、校对人员连同家属一起押到南京问罪!就这样,郑总、卢仁度等人又被砍了头,成了异国文字狱的牺牲品。朱元璋还下旨教训李成桂:“如今两国之间,秀才每戏弄,不直不正。以小事大,事事都要至诚。直直正正,日头哪里起,那里落,天下只是一个日头。”

       朱元璋之所以总疑心别人讥讽自己而大兴文字狱,是心理上的一种极度自卑情结所致。曾经的“要饭花子”、“小和尚”身份,非但没能带给他“劳苦大众出身”的阶级荣誉感,反而带给他一种“卑贱”的耻辱感,认为那样的经历与自己现在的皇帝身份相比,有点根不红、苗不壮,是一种不光彩的角色,因此,他就特别怕别人因为这两段经历而瞧不起他,进而疑心重重,变得异常敏感。其实,“苦出身”并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的苦难经历在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还成为炫耀的资本,很多从政的人,都在公开场合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大谈特谈自己苦大仇深的经历,把苦难当成了一种光荣,没人以它为耻辱。再者说了,由草根身份登堂入室成为帝王的大有人在,不只是朱元璋自己,朱元璋的那个政治偶像大汉开国皇帝刘邦,就是一个草根,也是一个苦出身,但没见他为此自卑过,也没有像朱元璋那样大兴文字狱;皇叔刘备发迹前是摆摊儿卖草鞋的,人家也没认为这是见不得人的事……由此可见,朱元璋大兴文字狱,不仅仅是自卑,也由于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用张宏杰先生的话讲,“他的心理变态已经严重到十分极端的程度了。”据说,有一位武将,曾经在朱元璋面前大谈特谈知识分子的坏话,说知识分子常常利用所学的知识变着法子骂人,他还举了一个例子,说张士诚原名叫张九四,他厚待文人,结果文人却欺负他,建议张九四改名为张士诚。但《孟子》上说了:士,诚小人也!这是在骂张士诚是小人啊!你看这知识分子有多坏!朱元璋事后查了一下《孟子》,发现果然如此,于是对文臣就特别疑心,以后再读文臣所上的奏章时,就特别留意,看了一遍又一遍,搜肠刮肚地在上面找反动语言,且总能有所发现,因此大兴文字狱。当时的朝鲜,虽然奉明朝为宗主国,但实际上人家是独立的国家,有自己的军队、税收、政府机构,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与明朝是国与国的关系,是平等关系,即使在外交文件上出现了某些不规范的地方,也应该通过外交途径进行交涉,交涉不成,也只能发表一个抗议声明,但朱元璋竟然将外交使节扣押,还要求将起草人及家属抓来问罪,且残忍地将其杀之,可见其变态心理已经严重到什么地步了。

       中国历史上,搞“文字狱”的皇帝有好几个,但“文字狱”玩到了国外的,仅朱元璋一个人。仅冲这一条,朱元璋也算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一帝了。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4-11-26 04:22 , Processed in 0.191983 second(s), 3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