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直想去一趟古城开封,主要是探望身体欠佳的叔叔,还想顺便游览那里的名胜。
叔叔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从上海“支内”去到开封的,在那里工作生活近六十年,如今年事已高、疾病缠身。今年初夏,我们家族成员一行6人来到开封,向阔别十年之久的叔叔问安,与堂弟堂妹全家叙旧把盏。随后几天堂弟作陪,漫游素有“八朝古都”之称的开封。 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因郑国庄公选此地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初为避讳汉景帝刘启名,更名为“开封”。城中的清明上河园、龙庭公园、相国寺、开封府等闻名遐迩的景点,使其蜚声海外,近悦远来;清正廉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民族英雄岳飞,图强变法的王安石、范仲淹等历史名人,更为这座古城涂上一层醇厚的历史人文包浆。作陪的堂弟是个历史爱好者,也喜欢讲故事,开封城的人文历史、名人掌故随口道来。在堂弟的安排下,我们对景点逐个打卡,还特意去了去州桥遗址。 州桥遗址位于今天开封市的中山路与自由路路口南约50米处,那天上午我们一行游完开封府,走了约一刻钟左右的路程就到了。咋一看,这里像是一个大工地,四周竖着简易围墙,围墙的南面是入口处,里面矗立着一块巨型标志牌,上面有“州桥及汴河遗址公众考古研学示范基地”几个金色大字。往里瞧,“工地”的上方罩着一个巨大的钢架弧形顶棚,顶棚下面隐约可见有一地下坑。购买了参观券,始得入内。我站在护栏外往下看:只见地下长方形地坑深十多米,沿坑壁一侧有人工标记的一层层白线,每一层上面都标注相对应的宋元明清等朝代名称,坑底凌乱地散布着一些建筑构件、砖瓦、碎石、陶瓷片等,工作人员指着一条贯穿大半个地坑、被黄土覆盖着的作业面说:这里就是州桥。接着,他又指向靠近桥面顶端一侧告诉我们:这是刚清理出土的桥面和桥脚部分,近来考古人员通过对州桥周边探坑的挖掘和研究,探知桥面南北跨度约25米、东西宽50米左右,系单孔桥。我们顺着他的指向望去,只见一段相对平坦的桥面,铺列着规整的青石板,青石板泛着浸淫地下弥久的幽光。再往前就是桥脚部分,有石条、石墩垒砌的桥台、地袱等,州桥轮廓,呼之欲出。 初识州桥,是我在少年时期读《水浒传》时,被落魄好汉杨志在州桥卖刀的故事情节所深深地吸引,州桥也一同走进我年少的记忆;再闻州桥,是成人后读到的文献、诗词中。遥想当年,北宋时期这里是东京城御街与汴河的交叉点,州桥处于古都开封的中轴线上,曾经是该地区的交通枢纽和标志性建筑,“州桥明月”是汴京八景之一,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正是汴河大街的繁华景象。北宋诗人梅尧臣的《十三日雪后晚过天汉桥堤上行》诗写道:“堤上残风雪,桥边盛酒楼。据鞍衰意尽,倚坎艳歌留。海月开金鉴,河冰卧玉虬。当年洛阳醉,偏忆董糟丘。” 州桥也见证了北宋王朝的衰败和屈辱:史料记载,靖康之变中,徽、钦二帝及皇后嫔妃等一众人群被金人掳掠到北方时,就是从州桥上经过而一路往北的。南宋诗人范成大目睹百姓在异族统治下的悲惨生活,写下了千古绝唱《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州桥成了大宋王朝永远的痛。 今日再见州桥,适逢建党百年盛世,中原大地一片祥和,这座自1642年被黄河泥沙淤埋了近380年的历史名桥,正逐渐露出容颜,欲向世人一展靓姿。重见天日的州桥,必将再次见证开封城的繁荣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