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问,旅居是什么?或者是在得到回答后,投来一副了然于胸的眼神“不就是旅游吗”,非把自己整的与众不同。直到从事旅居行业的时间越来越长,才真正明白旅居跟旅行,旅游有着很大的不同。
朋友中,有几个人在网上天天晒旅游的踪迹,今天在这里、明天在哪里,天南海北,马不停蹄,乐此不疲。每次结束,只是一堆照片,还有需要连歇几天的劳累。对此,我不予评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
还有的朋友在云南买了房,每年去住一段时间,虽然有大部分的原因是为了让房子发挥作用而去住房,否则觉得有点亏。或者选择旅居的方式,不用买房,也跟住在自家似的,像当地人一样生活。但是这种方式却是我认同的。
两种不同的状态,使我在重新审视着人们对旅游的态度。
过去的人们,会把自己的一生禁锢在一个城市,一个街道,一个工厂、一个车间里,生活半径仅仅是自己目力所及之地。而现在,是个“居”与“行”可以合一的时代,我们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生活的地点,用更有趣的方式做自己。
如果坚持只停留在一地,过望眼欲穿的生活,便是最大的碌碌无为。一张一弛才是生活的最佳状态,既然我们有能力选择自己的生活,那不如间歇式地找一个符合自己要求的第二居所或者是“第三空间”,安放自己本无处安放的那颗驿动的心。
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交通、互联网的不断升级,加之个人经济的宽裕,渐进的理念,正在一步步地引领我们从宅居到旅游,从旅游到旅行,从旅行到旅居,每一种方式的改变和升级,都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的升华,意味着人生意义的不同。
何为旅居?简单来说,就是在旅游的同时花更长时间居住在当地,以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在远方安家。旅居更注重沉浸在当地的文化与生活之中,与当地的风土人情融入,同时歇息自己的心灵。
当下,“旅居”已经成为了一个跨越全年龄层的大众话题,从严格意义上讲,旅居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它重新定义了内化的生活方式。
旅居,这种生活方式摈弃了原来的匆匆赶路的结团旅游方式,人们不用再受时间所限而辗转,经常性的换一个地方居住一段时间,去看不同的风景,接触不同的人,过一种别样的生活。
或座山傍水,或桃源闲耕,或坐禅辟谷,或修身养性。寻找多元的环境,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自在的状态,这恰恰与城市水泥森林中的单调与固化相对,能令我们迅速进入放松的生活状态,汲取大自然的力量。
在异地山水间,身体会变得舒展,心情会变得放松,胸襟会变得开阔、头脑也会变得清醒,不知不觉中,那个真实的自己便回来了。
和旅行相比,旅居更从容,更悠闲。而不同的人旅居于同,又与旅居地发生新的化学反应,衍生出了新的生活内涵。从禅学角度讲,心安处即是家园,又何必在乎他乡与故乡?
旅居,或许是都市人精神世界的最佳归途。对于旅居服务机构来说,就是将不可复制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推荐给你,并用舒适宜人的居住空间和完善的配套设施打动你,最后用丰富多姿的民俗文化活动和贴心个性化的服务留住您。这是一群本地人将他所理解的本地生活经验和方式分享给您。
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认为:远离自己熟悉的环境和舒适圈并不意味着孤独,反倒是踏遍千山的脚步和看尽万象的眼睛,让我们能领略到世界更积极的一面。旅居是冷漠社会中一股窜动的暖流,成为了克服现代社会自闭症的一条命脉。
重新设计自己要走的路,让诗和远方展现在自己的脚下。
|